教学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6 10:52
文学教育 2019年34期
关键词:王安石原则分析

李 玲

一.启发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探索独立思考,自觉的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在课程内容方面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学习任务群二的主题是“当代文化参与”,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一位语文老师在这个学习任务群的指导下设计了一节语文课,课题是《穿越文学的兴起于评价》,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每组学生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在课下查找资料总结学习成果,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成果交流。学生经过课下的查找资料,对穿越文学的兴起原因,穿越文学的优点意义以及对于穿越文学的冷思考这三个方面都进行了分析探究。教师在学生随机发言时,也让学生将回答问题的角度进行总结,最后概括出分析当代文化现象应该从哪些角度入手。在这节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中,教师就充分的遵守了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性原则。教师给学生研究角度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总结学习成果,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确定学习方向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自己学习自己探索。课堂上教师的行为又充分的做好了启发者这一角色,根据学习者回答问题展示学习成果的角度总结出在分析文化现象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既是对所学内容的概括总结又是对更广泛学习内容的延伸和指导。另外,老师的选题也是颇有深意的,当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穿越剧和网络小说深受高中生的喜爱和追捧,所以“穿越文学的兴起与评价”这一选题既和当代生活相联系,又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对穿越文学的研究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对穿越文学这种文学样式的兴起和评价有了全面的认识,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对高中生如何对待穿越文学也产生了教育意义,对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就是在这样一节语文课中不知不觉进行的。

二.系统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系统性原则也叫循序渐进性原则,是指教学根据所传授的学科知识的内容在逻辑结构以及学生能力发展、知识掌握顺序、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高中的学习对学生提出了新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017年语文课程标准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了“语文教学任务群。”。高中语文根据学习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将高中语文划分为18个学习任务群,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明确和系统。例如学习任务群一是“整本书的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宽阅读视野,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思考和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个任务群主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还有学习任务群五是“文学阅读与写作”,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位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学习任务群的设立以研究一类文章培养学生一种能力为目标,以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原则,打破了原有教材中按照文章类别编写的模式,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更系统、更集中。

三.巩固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使之长久的保存在记忆中,有需要时能够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巩固性原则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运用的一种原则,以长春市第103 中学刘瑜老师的《以泊船瓜洲为例赏析诗歌的炼字》教学实录为例。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教师提出问题:在泊船瓜洲这首诗中有哪个字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经过不断锤炼才确定的?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是“绿”字。老师又问这个“绿”字好在哪里?学生继续回答:“绿”原本是形容词,但在这里用作了动词,表达非常生动、形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又回答出了“绿”字的使用让全诗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老师接着追问,结合王安石的人生经历想一想,“绿”这个字除了表示颜色,它还代表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后来总结出“绿”字还代表未来,代表希望。这时老师问同学们,王安石在开始作诗之时是否知道自己的心境和想表达的情感?学生回答知道。老师补充道:“文以载道,立意先行。王安石在作诗之前就已经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他在不断换字的时候,心境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由此揭示出这就是古代诗歌中的“炼字艺术”,突出本节课内容的主题。学生对炼字艺术有了初步的体会,但是理解并不一定深入,在实际生活中也不一定会应用。于是老师紧接着设计了“让学生试一试炼字艺术”这一教学环节。老师出示苏小妹、苏轼、黄庭坚三人的典故,让学生为“清风()细柳,淡月()梅花”这句诗填上合适的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出一位代表展示本组讨论结果并说明所选的字表达的意思。经过讨论,每小组都展示出了自己小组的成果,第一组是“清风拂细柳,淡月没梅花”,第二组是“清风迎细柳,淡月印梅花”,第三组是“清风吻细柳,淡月染梅花”,第四组是“清风吹细柳,淡月遮梅花”。四个小组的同学都给诗句填上了他们心目中合适的词语,而且能够阐释原因,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充分理解了什么是诗歌的炼字艺术,而且在实际操练中还学会了应用,起到了对所学内容的巩固作用。这种教学设计就是巩固性原则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对语文教学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四.量力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原则,是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指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是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要教的知识不是学生看一眼就能掌握的,而应是那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思考经过训练以后才能掌握的知识,即所谓“跳一跳,摘桃子。”依旧以刘瑜老师在给学生上的《以泊船瓜洲为例赏析诗歌的炼字》这节课为例。六年级学生对于《泊船瓜洲》这首诗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他们对这首诗歌所传递出的情感认知仅仅停留在“思乡”这一层面上,这种感情的表达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老师过多的讲解。但是除了思乡,这首诗是否还包含其他感情呢?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忽略了这个问题。教师如果考虑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王安石本人的人生经历,诗中蕴含的感情学生是可以领悟到的。王安石曾经主张变法,但是在变法推行过程中由于一些举措的不合时宜和执行时的不良运转,使百姓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也遭到了大地主阶级的强烈反对,王安石被罢免官职。后来王安石又被复官,这首诗就作于王安石复官归朝的途中。王安石为国家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然而被贬,此次复官前途未知,而且一把年纪却远离家乡,生死未知,王安石此时心中也是既无奈又纠结的。所以语文老师在带领学生分析诗歌情感时,不应该只停留在诗歌的表面,而是应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对诗歌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让学生彻底吃透读懂所学内容。这种对诗歌感情的挖掘在选材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理解能力范围内进行,这样的教学才是符合量力性原则。

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就是指教学要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以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讲的《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实录为例。第一课时从整体上对课文进行了感知,明确文章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又从文章中的作者的描述中概括出了刘和珍君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二课时课堂导入时,老师让同学们复习回答刘和珍君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在回答完问题之后,老师继续让学生思考上节课师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分析刘和珍君形象特点的?然后继续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在考试中如果有关于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该怎样作答?学生回答。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该按照以下的原则作答:首先,分析人物形象必须立足文本。第二,先总体概括出所分析的人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逐一列出。最后,用文中的具体事例为例进行分析。学生在明确答题大致格式时,老师继续强调这类问题特别普遍,在考试中肯定会遇到。一篇语文课文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最直接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另一个是掌握答题的技巧,培养应试能力。范老师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原则。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分析刘和珍君的人物形象是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是属于理论层面,在复习提问时让学生思考人物性格类的试题该从哪些角度入手,就属于实践层面,既让学生在课文中会分析。在考试中又能会答题,两种能力在一堂课中学生都能提高,而且能力的形成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并没有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这就是一节语文课最好的呈现方式。

六.因材施教原则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以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讲的《纪念刘和珍君》第三课时教学实录为例。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很深奥难懂的,高中生在学习鲁迅的作品时也有很大的难度,但是老师在第三课时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时运用的因材施教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跟上老师的思路,深入分析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分析描写刘和珍遇害经过的地方,教师进行了如下设计:分析作者复原学生被害经过的意图是什么?老师首先问这段话注重描写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是遇害经过的细节。教师追问,作者为什么要描写的这么细致,直接写成“学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被打了一枪,没有便死,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不可以吗?学生笑,说不可以。教师继续说,“从背部入”你能想象出当时的场景吗?学生和士兵是否有搏斗的过程?学生回答:“没有,从背部入说明这些请愿的人并不知道自己要中弹。”教师继续说,那这场谋杀是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吗?学生回答:“不是,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教师总结,这场谋杀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有刺激揭露了执政府的暴行和反动文人的谎言和对大众的欺骗。在这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循循善诱的。学生对于鲁迅先生晦涩的语言很难理解,于是教师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换了一种通俗易懂的说法,这样学生马上就能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根据课文难度的不同,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对课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就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运用。

教育学原理是对教学经验和教育规律的总结,对语文教学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应用这种教学原则,从而让学生的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王安石原则分析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北陂杏花
分析:是谁要过节
梅花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回头潮
初夏即事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