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课程过程性考核体系设计与实践研究:以苏州大学为例

2019-11-26 07:39贺亚娟
山东化工 2019年21期
关键词:苏州大学随堂期末考试

徐 芳,贺亚娟,马 丽

(1.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2.苏州大学 文正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过程性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范式[1],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强调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性考核是与过程性教学相应的一种有效的教学考核方式,它是基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和建构主义理论[2]。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具有多元性、差异性、创造性和开发性,要找到适合所有人的考核标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建构主义理论则认为单一的考核方式并不能起到准确的评估作用,强调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3]。关于课程过程性考核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本科生课程过程性考核研究[4]、某门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方案[5]、某专业的过程性考核方案[6]、国外课程过程性考核经验借鉴与启示[7]以及过程性考核的信息化实施方案[8],等等。文献调查表明:国内有一些具体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方案研究,但主题还比较分散,在通用的本科生课程过程性考核体系设计、过程性考核的信息化实施方案等方面尚缺少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苏州大学的过程性考核试点工作于2013年启动,先后制定了《苏州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和苏州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在前期研究访谈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借鉴现有研究成果按课程性质设计了本科生课程过程性考核体系,以必修课《信息描述》为例实施了该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科生过程性考核实施的经验启示。

1 本科生课程过程性考核体系设计

过程性考核体系的设计思路主要有:按课程性质设计和按学科专业设计等。考虑到研究的可行性和考核体系的可操作性,本研究按课程性质设计本科生课程过程性考核体系。

1.1 苏州大学本科生课程体系

苏州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考虑到公共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的性质相当且学分数量很少,在设计过程性考核体系时将对其进行合并。

表1 苏州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

不同类型的课程,有不同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因而其考核方式也应该有所差异。陈棣沭等人的研究发现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主要由课堂参与、班级测试、问题提出、设计任务、小论文、家庭作业、第一次中考、第二次中考、第三次中考、期末考试等组成[9]。陆根书等的研究发现在本科生课程考核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是考试,有78.9%的课程使用;其次是作业,有43.9%的课程使用;第三是论文,有29.4%的课程使用;使用课堂参与、讨论汇报、实践操作进行考核的课程占比分别25.6%、19.4%和19.4%;使用报告、问题集、提纲摘要、连续评价等方法进行考核的课程所占比例介于5.0%~9.4%之间[10]。

1.2 按课程性质的本科生课程过程性考核体系

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访谈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参考现有研究成果,设计了按课程性质的苏州大学本科生过程性考核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苏州大学按课程性质的本科生课程过程性考核体系

(1)通识课。通识课的过程性考核主要以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家庭作业与随堂作业、讨论汇报为主,加上课堂表现和课堂测试。(2)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的过程考核主要以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讨论汇报、小论文、课堂表现、问题集等,着重考核学生小组讨论、团队合作、课堂互动的能力,以便帮助其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3)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通常都是全校通选的大班课,考虑到可操作性和不同公共基础课的特点,本研究按照思政、数学、计算机、英语设计了四类公共基础课的考核体系,主要以1/4学期考试、期中考试、3/4学期考试以及期末试为主,加上在线课程学习、课题表现以及随堂测试,计算机类的课加上作品展示类汇报、上机,英语课加上配音、朗读等语音考核等。(4)大类基础课。过程性考核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小组讨论汇报、家庭作业与随堂作业、实践操作、课堂表现等。(5)专业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的过程性考核主要以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小论文、小组讨论汇报、问题集等为主。问题集是国外很多高校常用的教学工具,如: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地学习、熟悉、思考课程的知识,解决经典的问题。它的操作是任课教师讲授完某些章节内容后,设计一些适合讨论的、进一步思考的并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列表,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课外查找资料,提交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6)专业选修课。选修课的过程性考核我们主要设计了案例分析、小论文、小组讨论汇报、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家庭作业与随堂作业等。(7)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过程性考核方式我们主要设计了课题表现、案例分析报告、小论文、在线课程学习、家庭作业与随堂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

2 本科生课程过程性考核体系的实践

为了检验本研究设计的本科生过程性考核体系的效果,我们尝试性地在2018-2019第1学期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信息描述》采用了过程性考核方式。《信息描述》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所以配有18学时的实验课,加上理论课54学时,共有72学时。

为了对《信息描述》课程进行过程性考核,我设计了包括课堂表现(5%)、随堂测试(5%)、实验(20%)、期中考试(20%)以及期末考试(50%)的考核体系。课堂表现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课堂互动、课堂纪律等评分;随堂测试主要是在讲完机读目录格式的图书和期刊信息描述相关知识后,给出图书和期刊实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描述,然后请学生将描述结果写到黑板上,现场进行讲解与评估;实验主要包括6个实验:图书馆目录检索与利用、ISBD格式的信息描述、MARC格式的图书信息描述、MARC格式的连续出版物信息描述、图书检索点的信息描述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信息描述,其中第一个实验是分组完成,其他实验都是单独完成;期中考试是开卷随堂考试;期末考试是闭卷考试。

该课程的考试总评成绩情况为:该班共有学生17人,90分及以上的5人,占29.4%;80分到89分的10人,占58.8%;70分到79分的2人,占11.8%。成绩的分布较为合理,一定程度上表明该课程的考核体系较好地评估了学生的表现。此外,该课程该学期的学生评教分数为92.82,比2015-2016第1学期没有实验课的89.94提高了2.88,从良好级别上升到了优秀级别,这也一定程度上表明该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效果更加受到学生的肯定。

3 本科生课程过程性考核实践的经验启示

通过以《信息描述》课程为例的本科生课程过程性考核实践,我们发现过程性考核的实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该重视本科生过程性考核实践的准备工作。过程性考核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考核及其准备工作方面,设计考核体系、随堂测试题目、编制实验大纲、评阅实验报告等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班级人数多的课程,即使配备了助教,实现起来也并不容易。

(2)应该注意到过程性考核是一件系统、长期的工作。本科生课程过程性考核体系是否有效,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多次检验与对过程性考核体系的不断修改,才能逐渐地让过程性考核体系趋于最优。因此,高校在实施本科生课程过程性考核时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为理想的时间周期来保证过程性考核体系的顺利实施。

(3)本科生过程性考核需要信息化平台的支持。例如:在线课程学习,除了国内外的各种在线学习平台(中国大学MOOC)以外,最好还有学校的视频学习平台以及发布课件、学习资料、公布过程性考核方案、考核反馈、在线互动与交流等功能平台(如:学校的课程中心、蓝墨云班课平台等)。

4 结语

近年来,国内高校也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性,并且先后启动了过程性考核试点工作,但尚处于尝试的初级阶段。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现有过程性考核的研究成果,按课程性质设计了本科生过程性考核体系,以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信息描述》课程为例,应用了本研究设计的过程性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科生过程性考核实施的几点经验启示。希望本研究可以吸引更多的学者参与到本科生过程性考核领域的研究中来,推进国内本科生过程性考核的实现,为培养具有创新性精神的卓越本科生提供考核与评估方法的支持。

猜你喜欢
苏州大学随堂期末考试
向着期末考试,冲刺!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期末考试
“功”随堂练
“压强”随堂练
亏格4 周期纤维的陈数结果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期末考试
Unit 1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
Unit 2 STEP BY STEP 随堂通Sectio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