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具身认知

2019-11-26 03:22蒋伟民
江西教育C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具身认知初中生物

蒋伟民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不能从概念到概念,而应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体验、探究、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具身性认知。借助“生物史知识”“生活化知识”“实践化活动”“趣味化实验”等,发掘学生的生物探究潜能,激活学生生物思维的潜质。具身认知不仅是一种生物学习方式,更是学生的“生命实践”的活动方式。

關键词:初中生物    生物学概念    具身认知

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学知识的诞生、生长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生物学能力,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体验、探究、思考。换言之,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具身性认知。通过具身认知,获得对生物学知识的透彻理解、灵活运用。

一、借用“生物史知识”,引导学生具身认知

生物学知识的发展史能给教师的生物教学以启示。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蹈人类探索生物学知识的关键步子,激活学生的史学创造。生物学科史首先是一部思想史,其次是一部实践史,它能揭示人们思考、探究生物学问题的鲜活历程。

比如教学《鹅颈瓶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温著名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实验历程。首先,学生会产生两种猜想:其一是肉汤自身会产生细菌;其二是肉汤自身不会产生细菌,细菌只能源于外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对比实验。首先出示两个烧瓶,其中一个是普通的烧瓶,另一个是鹅颈瓶,然后分别注入肉汤。接着加热,直到将肉汤煮沸,保持十五分钟的沸腾时间,其目的是杀灭肉汤中的细菌、真菌等,同时让一些杀不掉的细菌、芽孢等通过狭窄的瓶颈喷出。然后静置观察。几天之后,一瓶中的肉汤已经明显变得浑浊、变味,而鹅颈瓶中的肉汤还比较澄清,没有明显的异味。通过实验,学生能发现瓶子中肉汤变质的原因,因为空气中的细菌等进入了肉汤,而不是肉汤本身产生了细菌。换言之,细菌是由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通过对比实验,一方面能验证生物学假设,形成生物学结论;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能力。同时,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探究过程,就能更好地理解“对比实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借助“生活化知识”,引导学生具身认知

初中生的生物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紧密的关联。作为教师,可以借用生活中的事例丰富学生的认知,进而让学生感受、体验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理解生物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可指导生活。

比如教学《种子的结构》,笔者课前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搜集一些种子,比如蚕豆等,并要求学生提前一天浸泡种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眼睛观察,用手操作。学生要摸索种子浸泡的温度、环境等。为此,学生需要向家长、向老师询问种子浸泡的相关的知识。通过浸泡,学生剥开种皮,分开子叶,进而认识种子的结构。这个过程,并不是依靠教师的说教、强制的灌输,而是依靠学生的生活化感受、体验。学生会主动对照,理解课本中的图片并认识各部分名称,进而掌握种子在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学生尽可能详细地观察种子萌发的细节,详细观察种子发芽、变化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生动的,也是丰富的。如此,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观察,对生物学知识将更加亲近。

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许多的原型,与生产实践等息息相关。作为教师,要利用生活原型,引导学生直观、生动、感性地进行生物学认知。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实验,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描述更加贴切、形象、生动、有趣。

三、借助“实践化活动”,引导学生具身认知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可感、可视、可听的教学媒介,为学生的生物学实践奠定基础。在实践中,学生能主动地进行猜想、探究,提升自我认知的水平。

比如《家庭酸奶的制作》这节课中,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实践。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前,可以先查询相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的配料、步骤、注意点等。在实践中,不同的学生做成了不同的酸奶,有的加入了糖,有的加入了蜂蜜,还有的加入了葡萄、樱桃等水果,因而风味万种。当然,在制作过程中,也有学生遭遇了失败。为此,我们在学生实践后在班级举行了一场关于制作酸奶的交流会。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探讨酸奶的制作。学生有的用手机将制作过程拍摄下来,有的提炼出制作酸奶的注意点,有的帮助其他失败的学生分析原因,从而归纳、概括制作酸奶的注意事项。笔者让学生总结注意点,吸取失败的教训,回家后再次展开实践。这样,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助推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制作《家庭酸奶制作》的小报。由于有了实践,因而学生的制作的小报图文并茂,有过程、有心得。

在实践中,学生积极动手,主动分析思考,在实践中展开研究。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提示,从而促进学生的实践走向深入,最终获得知识、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借助“趣味化实验”,引导学生具身认知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不仅仅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更是对生物学思维提升、素养发展、学力提升的需要。

我们知道,鸟类在滑翔飞行时,其两翼会产生很大的升力。那么,这种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模拟实验,即让学生准备一张长、宽分别为15厘米和5厘米的纸片,然后让学生将纸的一端贴在下嘴唇,让纸条下垂呈现成一个弧度,这就是模拟鸟翼外形。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沿着纸条上表面缓缓吹气。如此,学生就能直观观察到纸片上扬。在学生展开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认识鸟翼,即上凸下凹的形状,剖面呈流线型。当气流从一定的仰角吹过翼型时,就会因为气流速度差而产生一种压力差。具体而言,就是鸟翼上方气流速度快、压力小,而鸟翼下方气流速度慢、压力大,从而有效地将鸟翼托起。根据“伯努利原理”,所以将飞机的机翼制成流线型。这种趣味性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物理学知识。

外在的生物学操作为内在的生物学理解提供了“外援性帮助”,而内在的生物学理解为外在的生物学操作提供了“内源性支撑”。只有通过内外相融的生物学实验,才能实现学生生物学学力的提升和生物学素养的发展。

基于学生具身认知的生物学教学,要充分发掘学生的生物探究潜能,激活学生生物思维的潜质。促学生动手,助学生活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生物学力,发展学生生物素养的核心目标。对于学生的生物学习来说,具身认知不仅是一种生物学习方式,更是学生的“生命·实践”活动方式,是一种生物学的存在方式。

参考文献:

[1]张辉.论“体验型”教学在知能转化中的载体作用[J].教育艺术,2002(05):25-27.

[2]方红, 顾纪鑫.简论体验式学习[J].高等教育研究,2000(02):82-84.

[3]张成军.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猜你喜欢
具身认知初中生物
具身认知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教学反思
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同步行为对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
身体对心智的塑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启示
具身认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