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9-11-26 03:22王培培
江西教育C 2019年1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情感

王培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首先应当培养和磨炼出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颖悟的心灵,是学生内心对教师最细微的感情色彩。”课堂就像一场音乐会,教师是乐师,学生是乐器,乐师在演奏之前,都要把琴弦调好,否则不会有好的演奏效果。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的重要阶段,是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要立足道德与法治课堂,调正学生情感,教学生懂得为人之道,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基于情感基础,用情感催生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

一、善用艺术语言,拨动情感之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教会学生懂得人的情感。”积极的情感是认知和行为的催化剂,有了积极的情感才会激发道德行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许多教师通常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知识,而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较少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以致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师生关系不融洽。有效教学是以积极情感为前提的,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内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亲近和信任教师,促使他们带着愉快的情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工具,教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聪明的教师善于运用艺术化的语言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言语艺术,运用艺术化的语言,拨动学生情感之弦,激发和鼓舞学生,使学生实现品德的内化与自我提升。例如,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教师通过“猜猜她是谁”的游戏导入,请学生讲讲自己父母的故事。多数学生讲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言谈中饱含着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而有位学生的言语中却流露出自己对父母的怨恨:“自从有了弟弟后,妈妈就把爱全给了弟弟!”愤恨的语气反映出她未能体察到父母的感受。为了让她改变对父母的错误看法,教师没有直接批评她,而是巧妙地深入她的内心世界:“是啊,换作是我,也会和你一样不开心。”这位同学的脸色渐渐转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了弟弟,妈妈的精力自然分散了。”教师话锋一转道:“可是,有了弟弟,妈妈就变得更加辛苦了,对吗?”“是的,妈妈不仅要带弟弟,还要天天送我上学。”这位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在教师的巧妙疏导下,这位同学终于体会到了父母的难处,慢慢抛弃了心中的积怨,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二、学会观察倾听,沟通师生情感

“情感表现在人的眼中、脸上和语言里。”要有效沟通师生情感,教师要具有读懂学生情感的本领。观察与倾听是洞悉学生情感的两个重要途径。教师要学会观察,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去捕捉情感信息;要学会倾听,炼就耳听八方的本领,从学生的言语中读取情感信息,在倾听中获得教育的契机。观察与倾听可以让教师有效把握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仅用肉眼观察世界,而且用心灵观察世界。”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教师既要用肉眼去观察学生外在表现,又要用心去审视学生的内心,这样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从而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例如,在教学《我不耍赖皮》一课时,教师安排了辩论赛,组织学生围绕“是否要遵守规则”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教师认真观察细心聆听,把控方向,及时调控学生情绪,和学生实施沟通,引导学生在激烈而有序的辩论中明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

三、引领实践体验,体贴他人情感

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实践,设身处地地体验感悟,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引领学生实践体验,开展换位思考,从而真切体会他人情感,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和思想境界。

托尔斯泰说过:“把自己體验到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能仅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引导他们开展角色体验,学会换位思考,感悟和体会他人情感,并将高尚的道德情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例如,在教学《我不耍赖皮》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规则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旅游情境模拟和交通规则小游戏,让学生真切地体验违反旅游规则和交通规则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和后果;教师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感受不遵守规则给他人造成的伤害。学生将心比心,以情怡情,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灵深处。

“情”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命线,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以“情”字贯穿始终,要做学生情感的调弦师,调好学生情感之弦,奏出美妙的道德乐章。

(作者单位:山东省滕州市龙泉街道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情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