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2019-11-26 11:54凌小惠吕建荣
绿色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保护对策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

凌小惠 吕建荣

摘要:对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保护区内设立重点监控点位和前端、增加布设红外相机,提升动态监测管理能力,以实现对鸟类资源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Q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20-0044-02

1引言

陕西化龙山国家级保护区位于陕西省最南端,是巴山北部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区内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条件优越,孕育了丰富的鸟类资源。鸟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平衡及环境保护能够起到“指示剂”的作用。随着国家生态保护政策的逐步完善,保护措施的逐步强化,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鸟类的生存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采取多重保护措施不断加强鸟类保护,鸟类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受人为活动区域扩大、环境污染、鸟类栖息地破坏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对野生鸟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野生鸟类科研监测水平整体较低,缺乏鸟类监测站及鸟类救护站依然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依托项目支持开展鸟类的监测及救护,对保护和丰富大巴山鸟类资源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2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2.1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镇坪两县,大巴山北麓地区。保护区地理位置独特,地域环境相对封闭,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为主,属北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拥有原始、完整、典型的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孕育了极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鸟类资源十分丰富。

2.2鸟类种质资源丰富

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多次综合科学考察和专项鸟类调查。目前发现保护区共有鸟类资源16目53科251种,约占陕西省鸟类的53.26%,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金雕、白肩雕2种,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黑耳鸢、赤腹鹰、雀鹰、凤头蜂鸟、凤头鹰、红腹锦鸡、白冠长尾稚、红翅绿鸠等25种,有陕西省重点保护鸟类苍鹭、中自鹭、红翅凤头鹃、红朱雀等9种。

2.3鸟类栖息地生境

根据多次的科学考察结果得出,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栖息地的主要生境类型有:河谷农田、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寒草甸。其中落叶阔叶林因受人为影响较少,植物郁闭度较高,鸟类种类和数量较其他生境丰富。高寒草甸地区因海拔较高,低温气候天数较多,适应生存的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少。河谷农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三种生境类型生活的鸟类种类和数量介于落叶阔叶林和高寒草甸之间。

2.4鸟类资源监测和保护

保护区长期开展动植物资源监测,制定固定巡护路线26条,机动巡护路线50条,安装野外红外相机30部,并配备监测设备如GPS、高清望远镜、照相机等设备,通过邀请高校专家教授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训,职工掌握了一定的鸟类设别、监测知识,在开展巡护的过程中,采用定点观测法、样线法、样点法、红外触发相机技术进行调查,记录鸟类数量、活动状态,以及鸟类栖息地生境、种群数量,积累基础的鸟类调查数据。

鸟类分布生境多样,对环境变化较敏感,在保护区开展鸟类资源保护和对策研究,对大巴山地区鸟类的种类、数量和栖息地等的研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对化龙山保护区来讲,不仅能发现鸟类的变化趋势,而且能揭示物种的变化趋势,对生境变化和生物性保护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3化龍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保护现状

3.1鸟类资源数据积累不足

鸟类监测的周期性较长,需要在长期的过程中积累大量的数据资料。野生鸟类活动范围广、变化大,需要长期不间断的监测和观察。但目前,化龙山保护区的鸟类资源研究还仅仅停留在本底资源调查的水平上,对保护区鸟类生境选择、鸟类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的研究仍然十分欠缺。如何在鸟类本底资源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解和认知森林植被群落不同演替阶段中的鸟类组成,不同鸟种对生境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及其生境特征对小生境下鸟类群落组成的影响,为研究鸟类资源保护与探索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提供第一手翔实和可靠的资料,将是保护区下一步鸟类资源保护工作重点。

3.2鸟类监测调查较单一

目前保护区鸟类监测调查重点以日常巡护记录和红外相机监测结合的常规调查方法为主。按照保护区二期总体规划构想,拟在保护区内的浪河、正河垭等处几处重要区域建立鸟类观测站,配备相关科研监测设备,并定期开展监测采用样线法、样点法、小区直接计数法及运用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开展长期隐蔽监测,研究化龙山保护区内野生珍稀濒危鸟类种类、数量和活动规律、生境,以及鸟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3.3鸟类资源保护存在一定局限性

化龙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后,管理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内群众对资源的索取,同时也限制了当地村民生产活动的区域,但是当地群众“靠山吃山”观念短时间内无法转变,生产生活对山林的依赖性仍然很强,给保护区的资源保护管理带来了难题,如何解决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此外,由于保护区所处的位置较偏远,工作人员在巡护中发现或接到周边群众报告野鸟因伤病或迷途需要救助的情况时,由于保护区和地方林业部门目前没有建立配备一定救护设备设施和掌握基本救护知识的工作人员以及临时性救助中心,只能对病伤、迷途的野鸟或幼鸟进行简单的处理和管护,效果不理想。野鸟救护水平低下,在国家现行生态保护政策下,这些都是保护区当前急需开展的重要工作。

4化龙山保护区鸟类保护对策建议

4.1珍稀濒危鸟类的保护

在保护区建立智能野生动植物保护监测预警系统,在珍稀濒危鸟类生活地区,通过设立鸟类监测站,布设重点监控点位和前端、红外相机等方式,加强对保护区内珍稀濒危鸟类的保护,通过数据监测和分析,提升鸟类动态监测管理能力,并积累大量的监测数据,通过数据库进行整合,实现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

4.2积极开展珍稀濒危鸟类保护宣传

开展鸟类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宣传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保护野生鸟类的法律意识,发动全社会力量爱鸟护鸟。强化交流及技术人员培养,增强鸟类资源保护专业技术力量,通过聘请专家讲课、组织技术人员外出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单位技术人员的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并加强巴山地区技术交流与协作,全面学习先进的监测技术方法,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通过争取能力建设项目促进保护区内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科研水平软实力的增强,推动保护区更快更好地发展。

4.3建立鸟类研究档案和模型

建立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鸟类档案和化龙山鸟类物种生境关系模型,研究鸟类生境、迁徙规律。及时对伤、病鸟进行救助,搭建救护平台,补上化龙山乃至安康地区鸟类救助研究的短板。并通过对接收伤病鸟类资料的统计分析,了解掌握相关鸟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探索野外生存环境的致危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鸟类保护决策、战略、区域联防保护措施,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4.4开展鸟类监测和保护培训

开展化龙山保护区内野生珍稀濒危鸟类日常监测,组织珍稀濒危鸟类监测基本知识、技能培训,并与当地林业、动管部门合作,探索伤病鸟救助救护体系,制定野生鸟类救护流程,使保护区内野生珍稀濒危鸟类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保护。

4.5珍稀濒危鸟类繁育

在鸟类资源保护过程中对保护区重点保护鸟类开展繁育、长期监测和数据资料准备;促进珍稀濒危的野生鸟类种群的扩大,提升保护区管理能力和科研水平,加大资源保护力度,确保珍稀濒危的野生鸟类种群生存安全及其它野生动物资源种群数量持续稳定的增长,开展长期的研究和监测工作。

猜你喜欢
保护对策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海南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仡佬族语言濒危程度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西藏山南地区耕地保护现状及对策探讨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