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探讨

2019-11-26 13:27邓苑如
文学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内容摘要:自新课改以来,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教学价值在当今提倡素质教学的时代逐步得到肯定,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导读法带来的新问题对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而若导读法能与诗意语文教学结合运用,便能使之扬长避短,呈现优质的语文教学课堂。因此,揭示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对认识优质语文课堂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探讨意义。

关键词:钱梦龙 导读法 死海不死 谈骨气 语文教学

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内涵是: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个基本理念的指引下,从“自读、教读、复读、作业”的四方面的实际操作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基于导读法与传统“注入式”教学大不相同,导读法对语文课堂的着重点不再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而是站在学习者这一新颖独特的角度上,使得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在新课改后,其独特的魅力逐渐凸显,同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导读法在教学上的突破、导读法带来的新问题以及导读法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对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以下简称为“导读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导读法在教学上的新突破

導读法在当代众多语文教学流派不断更换的浪潮中仍能驻足,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1961年叶圣陶先生在写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中提及:“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其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育之成功。”这与导读法的“三主”理念十分契合,而导读法更把它实打实地运用下来,并为语文课堂教学呈现了一节节典型的课例。究竟导读法有哪般魅力长久不息地吸引着一线教师?

首先,在于导读法的主体突破。当下语文教学广受推举的一点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这一点,正是来源于导读法的“三主”。事实上,传统课堂常用讲授法,老师一味讲诉大量的知识,学生因而形成无法迁移的惰性知识。基于此,新课改的实施毋庸置疑是对导读法肯定的最好证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将课堂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交给了学生,而老师在课堂中扮演引领、激励、授业的角色。在《死海不死》的教学实录中,钱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让他再想想,他很聪明,我相信他很快就会想出来的”到“那么结果会是怎么样呢?”到“再想想”乃至“对啦 ”[1]P166-185从这一教学小片段可知,钱老师并没有提出极易或极难的问题,而是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充分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在导读法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生生间探讨从而深入的思考,让课堂“活”起来,学生更是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把呆板的知识化成“活”水。“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自钱梦龙先生提出后,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并被写入语文新课程标准之中,并且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想,可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穿透力和震撼力!

其次,在于导读法成功运用“螺旋式的提问和质疑艺术”。提问从古至今都是课堂上的重要教法,一线老师亦常用提问进行教学,但是收获不佳。究其源,一是一望而知式提问,老师采用教学机诈,为了提问而提问,不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无法获取新知识,反而在已知知识的舒适范围内得到错误的“成就感”;二是蜻蜓点水式提问,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即可获得答案,出现对问题的解决浅尝辙止的现象,难以进行深度学习。然而在核心素养的时代,循序渐进和深度螺旋式的思考更具倡导的意义。《谈骨气》一文对初三学生而言是可一望而知的内容,但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无疑到有疑,发现新问题,如“作者为什么没有按照年代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等问题,进而由学生再次讨论得出答案,再次达到“无疑”。[2]P285-293导读法对老师运用的问答教法亦要求进行螺旋式的提问,避免重蹈传统教学的覆辙,同时能够引发学生螺旋式的思考,从而提问新的质疑并解决,实现“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不断探索知识的新视野,这也正与朱熹“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的观点一脉相承。

最后,在于导读法能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供了科学手段。语文导读法的提出与钱梦龙先生的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钱梦龙先生的国学成绩长期优秀,来源于他独特的学习方法:在老师讲新课前自己先消化课文,听课时边听边把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互相印证、比较,细细揣摩老师讲文章的思路和方法。[2]P7如果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抽象的教学理念,而本文所阐述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导读法,无疑是具体的实践方法之一。在《谈骨气》的教学设计中,布置作业一环节要求:“完成作业前,可以从网上或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的资料”等。在明确具体的学习方法后,让学生自觉进行拓展学习,导读法要求学生“自学”,即学生能初步接触课文并对其所预习有所思考,形成自己的疑问,上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事半功倍。导读法在理念和“自读”等方面,以长期的导读法课堂为载体,培养独立的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二.导读法带来的新问题

导读法带来因学生吸收能力的差异,造成两极分化的新问题。基于对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死海不死》、《谈骨气》、《雁》等课堂实录的解读过程中,反馈出一个现象:课堂上仅部分同学积极回答及提出新问题,仍有部分同学跟不上节奏,这会造成班级的两极分化。教育学中阐述教学应该遵循长善救失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优差相参的集体学生,提两头、促中间也是倡导的教学理念。而导读法的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辨力、自制力要求较高,这较适合语文基础好的同学;而对基础薄弱的同学提升的难度显然有难度。导读法虽让教师的可操作性强,但学生的吸收接受能力差别较大,基础好的学生提升成果较明显,而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显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从《死海不死》一课堂实录中,生1、生2、生3的回答问题频率大大高于其他学生,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这三位同学也能很好地进行回答,这依靠的是学生自身的好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导读学习,提升效果明显;而对于课堂中基础较薄弱、较少参与问答的学生,通过导读法课堂收获多少、运用程度却无从准确进行考察。

不仅如此,导读法带来的巨大的学习量,易出现增加学习负担的新问题。导读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较高,易增加学生的压力。自读过程中需要学生去查找问题;教读过程中借助老师的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复读中要求学生去温故而知新;作业中需要学生再次查找问题。在整个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涉及自制力、自学能力、时间、学习量等因素众多,会给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学生造成一定的身心压力;且导读法的收获是需要长时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学习过程,如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导读法的“四式”进行割裂,或者在短期学习中出现付出和收获的不对等的情况,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王崧舟老师的的诗意语文课堂是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教育,是素質教学的理想境界;而导读法却运用了另外一种做法——主动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没有使得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学习,而且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如何扬长避短地实施与借鉴导读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阐释中说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P2因此,众多学者把枪口对准导读法“重工具、轻人文”这一弊端,这样是不是意味着语文课程可以放弃人文教育?

不可否认的是,导读法肯定语文课程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然而在运用导读法教学的课堂中呈现出来的却是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现象。导读法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虽然没有削弱语文课的教育功能,但无法到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润物细无声”理想境界。导读法的课程有一个固定的思路:语文课堂可以从探究“什么?”(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怎样?”(作者怎样证明他的观点?)“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进行论证?)三个问题教学,《谈骨气》也是其思路的一个课例体现。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内容,目的性和工具性较强,但却难以进行“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教学;其次,导读法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读,对人文性的体现仅在课堂尾声的教学中。如此看来,导读法重工具、轻人文。

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典型,诗意语文没有让学生按照“什么”“怎样”“为什么”进行明确的学习,而是通过老师的引导,把学生带到诗意的境界。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学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也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4]P11王崧舟老师的《两小儿辩日》更是诗意语文的典型课例,先是同桌辩斗,接着是指名辩斗,然后是师生辩斗,最后是全班辩斗,学生随着老师的语速加快,情绪也自然越来越投入,趣味盎然。如此辩斗能让全体学生都能更好地融入课堂,减少学生之间的差异;更不用时时紧绷神经,较轻松就能跟上老师步伐,便可轻易掌握课文意境,预习量不大、课堂节奏轻松,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明显的是,诗意语文教学是一种与导读法有同有异的教学方法,取诗意语文的利来补导读法的弊岂不两全?

导读法和诗意语文教学的相结合,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又使得语文课程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兼之的语文课程教学,得导读法的独特魅力、也得诗意语文教学的特色,让学生体味语文的不同魅力,更为学生带来更全面素质教育体验。

参考文献

[1]钱梦龙.钱梦龙课例品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王崧舟、林志芳.诗意语文课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介绍:邓苑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16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学生)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