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019-11-27 22:23
中学政史地 2019年9期
关键词:理性课外高中生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时代应运而生的一大热词,已经成为教育实践领域的一大热点,旨在探讨如何让学生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另外,高中政治教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力图使学生提高社会理解能力和参与能力,从而确定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逐渐成为政治教学工作的重大命题,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能够获得政治认同,培养理性精神,重视法治意识,提高公共参与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社会能力。由此可见,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贴近生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外实践,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一、选取典型案例,培养政治认同素养

政治认同不仅与学生的政治素养水平、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理想信念的建立息息相关,而且关系到国家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因此,政治认同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素养。那么,如何让高中生获得政治认同呢?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其次,也是最直观有效的,就是进行典型案例分析,通过正面宣传和反面剖析引导学生把握和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例如,在教学《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凸显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性,首先,我利用视频和图片展示了海湾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的场面,通过视觉冲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然后,引导学生学习本节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由此可见,利用典型案例可以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具体化,借助典型、直观的案例分析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从而获得政治认同。

二、设计生活化问题,提高理性精神素养

高中生处于人生抉择的关键时期,需要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正确选择。但由于高中生的价值观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对社会及人生的看法,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因此,提高高中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帮助其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职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素养呢?在笔者看来,要培养理性精神素养,可以设计生活化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使其在思考中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理性精神。

例如,在教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内部联系、外部联系、必然联系,首先,我设计了一个生活化问题:以“一个人”为例,怎么体现内部联系、外部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之后,同学们进行了思考并纷纷举手回答。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由此可见,用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理解能力,形成理性思维,从而培养理性精神素养。

三、组织课外实践,培养公共参与素养

我国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每一位公民都要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去,真正享受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公民权利。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接班人,更要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履行参与义务。然而,目前我国部分高中生在参与公共事务时表现出参与常识缺乏、参与能力不足等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教师要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参与的重要性,提升自我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社会参与素养。

例如,为了让学生提高公共参与能力,培养公共参与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如:地铁站的文明创意。首先,让同学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运用站点空间、车厢内外、到站用语、地铁卡票等,为“打造文明地铁”出点子。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学会倾听与表达,学会尊重他人。由此可见,组织课外实践,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公共事物中去,激发学生的公共参与之情,提高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从而培养公共参与素养,让学生成为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次升华。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领域各项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当今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首要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教学现状,这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理性课外高中生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小满课外班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