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提升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9-11-27 22:23
中学政史地 2019年9期
关键词:图表文字历史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实际上是对史实的理论化学习,即,将历史事件重新梳理并做更加深层次的定义和了解。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呈现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能力三方面的平衡与冲突。只有实现运用方法、转化知识,才能从思维上实现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一、历史解释的内涵分析

历史解释实际上是一种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前提,对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事物从理性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最终做出评价的过程。而解释这个词,本质上就是对历史事件的评判。本文所讲的历史解释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辨别并应用个人语言或文字表达进行评判的能力。

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阅读能力对于高中历史学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对史实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在教学中获取相对应的知识,为历史解释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

首先,在通读中收集重要的信息。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学生接触到史实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读,使其在了解史实的同时,从文章中提炼一定的主旨大意,便于在后续的精读中加深了解和印象,尤其是对时间、地点、人物三个关键要素的掌握,从关键词汇扩展到事件,形成联想记忆,最终实现对历史内容的学习。例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文涉及了非常多的朝代更替,在学习中,学生必须将各朝代区分开来,从而发现或探索历史中政治制度的变迁,继而获取到关键信息,学习到对应的知识。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所学会产生思考,或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实现进一步的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会得到论证,记忆会加深。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三、通过分析历史材料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从历史材料的类别上来说,历史材料包括历史图片、图表材料以及文字表述性材料。由于历史解释需要以一定的参考资料作为依据,因此,帮助学生加深对已有历史材料的分析和理解程度,是提高其历史解释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历史材料,教师采用的材料分析方法也有所差异。以历史材料中比较常见的图表材料和文字材料为例,在分析这类历史材料时,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图表材料来说,应当从图表中的文字、数据、时间节点等信息中寻找有价值的资料信息,只有从图表信息中的各个方面入手,才能达到全面了解图表信息内容的目的。而对于文字表述性的材料来说,要对其展开有效的分析,就要先对文字内容按不同的层次结构进行归纳整合,将同类信息集中起来进行理解。另外,在对文字材料的分析中还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关键词往往是反映一段历史材料核心内容的关键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一段文字材料中的关键词,以这些词汇为引导,展开对全文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不同文字表述中的内在含义进行分析,这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的一个锻炼过程。当学生掌握了不同形式的历史材料分析方法后,就能够做到对材料内容的全面理解和认知,从而将其转化为个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方式来进行历史解释。对历史材料的分析过程,就是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转换能力的过程,对提高历史解释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历史解释能力的提升还是要建立在学生对历史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上。因此,教师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关于内容的教学上,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然后运用有趣的、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完成引导,进而实现对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在脑海中形成历史事实的表述习惯和条理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

猜你喜欢
图表文字历史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新历史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