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带给我们的正能量

2019-11-27 07:03裴道华
读与写 2019年17期
关键词:钱财论语态度

裴道华

(广西合浦廉州中学 广西 合浦 536100)

《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和学生们的对话,谈话涉及范围很广,涉及到对长辈的"孝"、交友、对待钱财等等方面的儒家思想。高中语文课本选编了《论语》的一些篇章。笔者作为任教高中语文十几年的教师,感悟很多,深刻体会到《论语》内容丰富与积极强大的精神力量,对教师、学生感染力很大。笔者从几点谈谈《论语》带给我们的正能量。

1.关于"孝"的看法

1.1 孔子说的"色难"。我们认为孩子长大后挣大钱,给父母买补品、漂亮衣服甚至是车子房子,这就是"孝顺"。但孔子认为"孝道"中最难做到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的态度。子女对待父母,给他们精神上的愉悦,不因他们跟不上时代而嫌弃,给他们人格上的尊重;不因他们年老行动缓慢而不耐烦;不因他们年老多病而给他们摔脸色。学生们纷纷发言,反省自己对父母不好的态度。学生们都是被宠爱着长大的,也很爱父母,但大部分学生表示对父母说话总是很急躁、冲动。有个男同学举个例子给大家听。他知道妈妈爱吃鸡腿肉,他把鸡腿肉夹给妈妈,妈妈就推辞说不爱吃,让他吃,他就觉得很生气,对妈妈大声地说:"让你吃,你就吃。你真是啰嗦!"这件事就不欢而散了。这个男同学无非是想孝顺妈妈,却觉得妈妈不懂他的心意。好意被他的凶恶态度抹杀了。大家的讨论后,这名男同学说以后自己一定把心意好好地说出来,妈妈也就会高兴地接受他的心意的。

1.2 孔子说到应该委婉地劝告父母的不足之处。。孔子说"事父母几谏……劳而不怨。"这就启示我们在父母做错事的时候,应该保持恭敬的态度委婉地劝谏他们。不是一味的愚孝,应该要劝说父母改正错误,但态度要恭敬,语言不要太过直接。现代社会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人人讲究平等。很多时候面对父母的错误,我们子女更容易得理不饶人,不耐烦的直接批评他们,甚至大声呵斥他们的错误,搞得我们的父母不知所措,甚至连连向孩子认错。

1.3 孔子说到子女应该好好的听从父母的安排。虽然这个说法过于偏激,但对于我们现在的高中生却是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的。父母爱孩子,总是为他们做长远考虑的。笔者班学生对于这个说法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一女同学谈到自己有早恋的情况,妈妈发现后,苦口婆心从各种角度说明高中生谈恋爱的危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自己真是情到深处无法自拔,听不进妈妈的任何话。后来自己受到了伤害,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在同学面前开始自卑起来。但妈妈同样也无条件的包容接纳了自己。高中生思想还不成熟,见识也不够广泛,适当地听从父母的安排是很好的。

2.关于交友观念方面

2.1 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孔子的学生子夏说"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论语》,讲的其实就如何提高个人的修养问题,而诚信就是一个人修养自己的一种品质,就是人和人之间要守信,朋友则更是如此。一个不诚信的人,任何时候他说的话、做的事,别人也是半信半疑的。笔者班里的学生在讨论这个问题时非常热烈。无一例外都赞同子夏的观点。但更有学生提到了孔子对于"诚信"还有补充。孔子说:一味的讲诚信,不分对象、情况也会害人害己。可见《论语》里的思想不是死板的、迂腐的,而是有血有肉的、灵活的。我们的学生学习《论语》是有辩证地接受的。这对于他们为人处事有很大的帮助。

2.2 朋友之间讲究一个"恕",说的其实是要体谅朋友的错误或者困难。孔子说:有一个字,我们是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实践的,那就是这个"恕"。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都可能会有糊涂犯错的时候。那么当朋友有困难或者犯错时,我们要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就容易体谅别人。孔子说的"子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告诉我们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施加给他人,同时自己希望的,尽可能施恩给他人。那么推己及人也就容易原谅朋友的错误了,在朋友困难时也容易伸出手帮一把了。

2.3 朋友之间还要讲究一个词,那就是"距离"。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独立的意识。人与人相处,太远了容易生疏;太近了容易产生摩擦,生出矛盾。所以朋友之间也要有适当的距离,关系才能既甜蜜又长久。孔子的学生子游说"朋友数,斯疏矣",说的就是朋友交往没有距离,那么关系很快就会疏远了。这真的是很有哲理啊。这个说法不仅适合朋友之间、恋人之间,也适合下属和上司之间等等。

3.关于对钱财的观念方面

中国人爱说 "恭喜发财"、"财源广进"……说明"财"是我们人人喜欢的。寒窗苦读十几年,最后所求不过是升官发财,做生意也是为发财……那么对于钱财,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论语》里对钱财的论述也是能带给我们很大启发的。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归结起来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就让笔者联想到一个故事:一个穷人天天出去外面大吃大喝,醉醺醺地回家并且向妻子炫耀。妻子问他,和谁一起吃喝。他回答说都是富贵之人。妻子很怀疑,于是有一天偷偷跟着他出去,却发现他是到坟间到处向别人乞讨祭拜剩下的祭品。如此不要尊严的丑态让妻子都为他感到羞耻并且感到所托非人。对于钱财,通过正当的方式取得是《论语》提倡的精神。《论语》不反对获取钱财。我们不要以为圣人孔子是死板的。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是一个例子。他经常通过贱买贵卖的方式赚取差价,那是他眼光极好,善于把握商机,并不做有损他人、社会的事。

一部《论语》真的是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正能量呢。在这里笔者只是从孝道、交友、钱财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还有很多很多的为人处事的哲学等待我们亲自去发现。

猜你喜欢
钱财论语态度
如何读懂《论语》?
钱财与声名
北在哪?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石崇炫富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