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19-11-27 15:02胡达平
读与写 2019年34期
关键词:示意图课本科学

胡达平

(江苏省淮安市开明实验学校 江苏 淮安 223001)

观察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探究技能。在生物教学中,观察能力的使用范围最广泛,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学会捕捉观察对象,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1.科学引导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做中学”的过程。学习科学是一个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是学和做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去做,这样会激活孩子潜意识中学习科学的本能和欲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科学的最佳状态,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这就是“做中学”的重要价值。因此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做中学”。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中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学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中首先学生都是怀着兴奋地心情走进实验室的,那教师怎样控制学生的心态、把握好教学呢?这是教师就要因势利导、趁热打铁,而不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的语言引导要科学、简洁明了,交代清楚每一个结构的名称、作用、用法;使用显微镜时要交代清楚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注意什么,怎么看……。

还比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有一个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那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图示,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让人觉得非常的清新宜人。让人不解的是绿叶上有文字、有箭头、还有加号,也就这些组成了光合作用的过程。这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每个箭头的指向不同,它的意思也就不同;每个箭头的位置不同;它的意思也不同;其中加号又表示什么呢?这些同样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引,以达到观察的目的。

2.动静结合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想象的空间,自由的空间。只有对学生收放有度,动静结合,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调控作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教材中有许多精美的插图,让学生很感兴趣。但如果在这些精美的插图之外,我们能让学生动起手来,我想更能让学生观察透彻,还能增强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中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这一环节,课本中给出了方法:一、从米饭、馒头或面包上取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上,滴上一滴碘酒。观察米饭、馒头屑、面包屑发生了什么变化。二、取一些鸡蛋清,分别放入两只烧杯里,其中一只加入少量开水,并迅速搅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三、拿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纸上出现了什么现象?用牙签蘸很少一滴食用油在白纸上,与压过的花生白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课本中给出了这样一些方法,而且每种方法之后都有插图供观察。这时我们就不要为了图省事就不让学生动手了,相反,像这样与我们生活贴近的东西、学生动手都能做好的事情一定要让他动起来,只要他动了,她就能观察到,只要他能观察到就会留有深刻的印象。看到花生他就能知道能榨油,看到鸡蛋花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样就真的能与生活贴近,更能增强他对生物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激起对生物学的兴趣。许多同学在做过之后都说好玩,我们暂时不去讨论他的这个好玩的深度,最起码,我们知道他对这门学科有一定的“热度”。静静的观察和边做边观察相结合,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灵活变通

在教材中有些插图较为复杂,又有些内容只有大段的文字表达,这样一方面极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简化原图,或设计出形象、直观的生物简图。因为生物简图对所表现的生物学事实切中要点,鲜明醒目,对揭示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具有突出的表现能力,所以我们要灵活变通的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看图、读图,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手头的各种模型、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如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一节“观察血液循环的途径”部分,有一个血液循环的示意图,另课本要求根据人体循环示意图,并参考信息库中的相关内容,描述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流动途径及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在讲述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就做了一个小小的变动,将课本的示意图在黑板上直接用文字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表示出来,再结合课本的示意图及信息库中的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观察血液循环的途径,另找出其成分的变化在一旁标示出来。就是做了这样一个小小的变通,学生理解起来,观察起来就容易多了,而且知识点掌握较先前有所好转。

4.仔细抓特征

演示是生物学科中最常用的一种的教学方法。而在教师演示的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仔细的观察,且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就拿花为例吧,在学习花的结构时,有很多教具供我们教师使用,但无论是挂图、模型、或者说是实物,它都非常的吸引人,因为她是美丽的,惹人喜爱的。这些首先就体现在花瓣上,但一朵花的结构主要结构是不是花瓣呢?一朵花的结构除了花瓣还有哪些呢?这时我们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花瓣虽美,但不是花的主要结构。另外雄蕊、雌蕊的数目各是多少呢?这里又要求我们的观察要仔细。当然这里又与教师的科学引导分不开,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定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将观察能力上升一个层次!

要想使生物教学达到新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我们必须重视生物教学中蕴含的能力,把它们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适时向学生介绍、点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体验、体会,逐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示意图课本科学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科学拔牙
“三定两标”作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