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里的声音唱出来
——浅谈幼儿合唱活动

2019-11-27 14:58孙丽丹
读与写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动作幼儿园

孙丽丹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中心幼儿园(兴越分园) 浙江 绍兴 312000)

合唱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而在幼儿园开展合唱教学,不仅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同时它对培养幼儿合作、协调的集体主义观念、组织纪律性、注意力、倾听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教育力量。在明确合唱对孩子发展上的不可小觑的作用之外,我们也将在开展活动时进行了几个阶段进行实施。

1.喜欢唱

为了让孩子喜欢合唱,我们从欣赏入手,充分感受音乐及合唱的美。我们经常在一日生活中提供给幼儿欣赏音乐的机会,如点心、用餐、入睡前等时间段,尤其餐前活动时间我们会安排每周2—3次的优秀合唱曲目欣赏。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欣赏优秀的合唱表演或老师直观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范唱,满足孩子视听觉的需要,让孩子在欣赏中去感受、去聆听、去了解合唱,在听不同音乐形式的作品同时了解合唱与其它音乐形式的区别,感受合唱中优美和谐的音色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幼儿园音乐合唱教学也是如此。因此在开展合唱教学活动中,教师选择一首幼儿喜欢的、有兴趣的歌曲尤为重要。同时,还应该考虑音域合适,曲调流畅,歌词上口,速度适中,结构简单的歌曲。如我们现在正在排练的《爸爸妈妈听我说》,因为它的歌词内容反复很多,也很清楚明明白白,讲出了孩子的心声,所以孩子们学起歌来不仅能很快的记住歌词,学会歌曲,而且兴趣也很高。

2.会唱

唱歌是以声音为基础的,正确的发音方式和气息的运用让孩子不但能唱的更优美,还能保护好嗓子不受伤害。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在唱歌时,颈部青筋凸起,面部涨红,特别是在他们情绪高涨时,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这时喉部紧张、用力,时间久了,就会损伤幼儿的嗓音。这很有可能就是在合唱中直接地进入教唱环节,而将练声这一环节省略。其实我觉得练声这一环节在歌唱教学中很重要。通过调查表我发现我和我们许多老师的观点都一致。歌唱教学我们要求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如让孩子用说话的力气来唱歌;让孩子用好听的声音让大家能听见。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要从小班就开始培养。因为幼儿园的歌曲接近于口语,例:我爱我的小动物、我上幼儿园,“5、3”用得特别多,这两个音基本接近口语,所以有了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加上我们运用轻声学唱法,孩子会形成用自然声音演唱的习惯。如出现高声喊叫式演唱时,让孩子对比着听。让她们通过模仿而学习。日常的歌唱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把发声练习作为重要环节,运用各种简短的模式进行发声练习。

在孩子们进入中班阶段我们在班中开始实施“趣味练声”。“趣味练声”不但让孩子喜欢,更让孩子学习了如何有意识的唱。就在我们常用的练声中,第一条是“LU”,也是因为开口音比较难掌握,用lu练声,容易统一发声,特别适合初学的幼儿。第二条是“LA”的发声,教师和幼儿是用对唱的形式,老师唱“li”,幼儿接唱“la”。第三条是“gua”的发声,以青蛙叫为例,既有趣味又让幼儿牙关充分打开,达到练声的高潮,此音要求幼儿用跳音演唱,让幼儿感知声音的控制魅力。

3.创意唱

创意新意的合唱形式也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是幼儿最乐意接受的形式,为了提高合唱教学活动趣味性,在歌唱活动中也可以将创意游戏渗入其中。比如让幼儿熟悉指挥的动作,我们是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幼儿明白,指挥的指示动作代表什么意思。

另外,身体动作的参与是幼儿学习音乐最自然的方式,因为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所以合唱活动中的动作表演,成了幼儿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歌曲演唱活动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姿态、表情,用此来表达歌词的内容和音乐形象。边唱边做动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对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促进动作发展、增强节奏感、在感情的表达上都有一定的好处。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乐。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的价值。让我们的孩子在形式多样的合唱教学活动中,尽情地畅游于音乐王国中,让美妙的音乐永远伴随孩子,让孩子想唱就唱,唱出心底的节奏。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动作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