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角度浅析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

2019-11-27 02:25杨涵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融资难发展困境中小企业

杨涵

[摘 要]随着当今经济坏境的不断发展,缺乏金融机构的外部支持、自身能力不强,中小企业对于融资问题的困难体现尤为明显。同时,由于缺少股东支持、缺乏合格抵押,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之下很难获取资金。处于高强度监管的背景之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难点问题再次凸显。本文分析了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之中的融资困难原因,对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经济的快速增长过程中,中小企业的作用在市场中的体现不言而喻。中小企业对于目前的就业大环境来说,为全国80%的就业问题作出了改善调节;发明专利的70%也是基于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型企业同时为财政发展创造了更大部分的财政收入。但从实际情况入手,我们可以明显地得出结论,对于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实际上也需要更多精力去适应。“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所在。

1 在融资方面难以突破的原由

中小企业难以筹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定的共同点,同时不同的企业有着个体的差异性。从以下情况来分析,可以得出难以取得融资的多方面原因:

1.1 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做担保

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是企业作为融资渠道的主要方式,同时能够通过这两种方式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中小板上市公司对于公司的要求是股本不得低于5000万元,同时,创业板也对公司资产有着3000万元的要求,两种筹资方式对于资本的要求过高,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不能满足。

使用信用贷款,是中小企业作为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传统的金融信贷业务需要严格的企业授信审核,其中,资产的规模又是最重要的审核条件之一,特别是对于固定资产(房屋、机器设备)的规模限定。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资金的有限性,能够作为抵押担保的规模有限,资金的获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到限制。

1.2 企业对风险的预判能力不强

由上分析我们得知,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难以得到股东的青睐,各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又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于企业风险的预判有着一定的缺乏。二是企业对于本身的信息披露不够完善、充分,导致对于风险本身,金融机构无法作出精准的判断结果。使得信贷收回的可能性不够明确,这也是金融机构投放资金低的原因。

2 近些年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

2.1 缺乏股东大力支持

企业在缺乏股东支持的情况下,没有信用背書这一条件。筹资困难自然成了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一是地方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管理上,大部分选择忽略。对于发展激励政策不够明显。二是政府涉及高压力去监管,相比之下,其他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政府需要拿出更多精力去分管引起重视的大型企业。

2.2 股权融资道路受阻

中小企业主要通过新三板,实现企业自身的股权融资。其中的方式有上市、增资扩股等。但是一般情况下扩股的条件很苛刻,显而易见的是股票的价格被低估了。

图1近三年中小企业融资比例

从图1近三年中小企业融资比例来看,处于新三板的质押处在十分饱和的状态之下,而正是由于政府的大力监督之下,多方位的筹资渠道被限制。

2.3 其他筹资渠道急剧收缩

股票、债券等常用方式之下获取资金,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金融机构贷款、银行保理等方式筹集资金,通过这类方式填补资金空缺,调查结果发现,这些渠道在管控之下也有着明显的缩减。

小额贷款在经济环境的影响之下高速发展,进入了发展稳定期。在近些年随着金融政策的快速收紧,贷款企业的数量在大幅度缩减。2017-2018年的增长速度明显降低,金额也不断减少。

2017年之后的银行保理业务的发展进入平缓期,至2018年底,银行保理业务的规模大幅度缩水,较2017年同比下降47.8%,业务规模遭遇“腰斩”。

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全国P2P网贷贷款余额1.53万亿元,环比下降0.38%;机构数量2163家,环比下降0.64%。其中贷款余额中,还有大量投资于现金领域,不直接投向工业企业。

支持企业“输血”的各渠道在金融政策的压缩之下快速萎缩,企业融资的能力被严重地影响,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筹集方面是十分巨大的。

2.4 其他因素

分析得出,2018年的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显示出的资金难以融通等问题,还基于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差异化支持不够完善。缺乏相关的政策对于企业进行支持,更缺乏政策关爱。

3 政策建议

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政策措施的改动进行改善,虽然不能根治难题,但可以通过此缓解,应对融资难等问题,政策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 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专门管理机构用以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并以县级为“起点”,在此之上建立综合管理部门,以这些机构搭建协调工作机制。但是目前所成立机构却存在多方面问题,一方面其并非主管机构,另一方面缺乏约束考核,面对中小民营企业很难起到解决困难的作用。中小企业在缺少股东支持的情况下,传统的信贷很难为其投放信贷。因此,需建立专门的部门去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缺少股东支持的问题,为其融资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与支持。

二是对担保机制进行建立与完善,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有效保障与支持。通过减免税收、补贴奖励等手段对融资担保机构进行扶持,以此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使其能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是推动中小民营企业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快速发展,做大做强。通过不断强化中小民营企业自身实力,通过横向、纵向一体化全面发展,释放其在范围与规模上的优势,以自身实力的体现来获得资金青睐与支持。

3.2 提升抵押担保能力

中小民营企业如果处于既没有抵押品支持,又没有股东支持的情况下,其自身会很难得到在资金方面的青睐。因此,抵押担保能力的提升在中小民营中显得尤为重要。其一便是抵押品的合格范围需得到扩大。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提出,可以将應收账款、知识产权、存货、机器设备等作为担保抵押品向金融机构融资,其在资金获取能力方面可得到充分提升。其二其在担保抵押机制方面充分创新。相关部门如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要时刻关注行业以及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根据其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抵押品与担保品的范围和种类,在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时,要以风险可控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充分加强资金投放能力。

3.3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首先,在搭建企业风险识别模型时,金融机构充分考量其不同维度与变量;其次,在模型调整与优化方面,要充分对不同企业所在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刻画,最后,以建立的模型为基准,在此基础上对中小民营企业所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定价。如今,信贷投放模式在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中面对着巨大挑战,与此同时,信贷投放模式在面对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存在时也得到创新的可能。金融机构应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改变传统思维,充分发挥其在信贷投放中的作用,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此加强风险识别与定价能力。基与此,面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存在的问题,上述策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3.4 打通资金融通渠道

长短期因素的叠加最终导致中小民营企业形成融资困境,近年来。中小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大、越来越困难,这与当前越发严格的监管大环境有直接关联。银行保理、小贷公司、网贷平台等经过多年发展的业务,积累了很多的问题,既包括市场因素所构成的问题,也包括体制因素所构成的问题,不能指望通过一次行动就能完成所有本该分期完成的事情,要给予这些业务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用以修正,面对目前的情形,应采取下述措施:

第一,在表明信贷支持力度上要进行加强。对于当前表内信贷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采用下述政策,以此提高表内对中小民营企业信贷的投放能力。

第二,在风险资本占用方面,要通过差异化的政策来对待给予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例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中风险资本风险权重在政策性银行中的权重是0%,那么这样的优惠政策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是否也是可靠且可实施的。

第三,在越发严格的监管环境下,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非传统融资渠道,例如网贷平台小贷公司等,然而最为重要的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便是来自于这些非传统融资渠道。在金融市场中,融资的层次划分是十分明显的,其只有具备大量抵押品的国有企业,且还需具有股东强力的支持情形,才是传统金融机构主要服务的对象,而且资金成本还相对较低。然而面对存在股东支持与缺少抵押品的中小民营企业,所具备的风险相对来说较大,其所获得资金的渠道基本只能通过非传统融资渠道来获得。面对被金融监管所强力冲击的非传统融资渠道,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供给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银行保理、小贷公司与网络平台经过前期的清理整顿,其业务已经明显进行了放缓,在风险问题方面,也是得到了充分暴露。

4 结语

在当前防风险、去杠杆、严监管等政策形势下,对中小民营企业不仅要平等对待,还要有所侧重。当然,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监管要千方百计满足其合理的融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有求必应。一方面,要坚持风险把控的前提和基础,不能违背市场原则。另一方面,要结合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实际采取差异化的政策,如果是流动紧张造成的经营困难,政策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如果经营业务和管理能力出现问题,政府就不能兜底,要实现市场出清。

[参考文献]

[1] 华红梅.金融去杠杆对中小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J].新金融,2018(05).

[2] 齐金钊.新三板股票质押融资规模下行[N].中国证券报,2018(A09).

[3] 刘筱攸.银行理财委外投资规模下降[N].证券时报,2018-07-10(A07).

猜你喜欢
融资难发展困境中小企业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
基建投资预算贴合工程造价控制阶梯化管理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