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探析

2019-11-27 02:25王伟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王伟伟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这是我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指南针。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资源日趋紧张,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如何让农业实现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破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以重庆市永川区农业绿色发展为例,在分析当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永川区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2019年4月3日,由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主持召开农业绿色发展研讨会,发布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8》,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新时代背景下,永川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聚焦三大产业、四大园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1 永川区农业绿色发展现状

1.1 农业产值稳步增长

目前,永川现有耕地面积49802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92亩。2018年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7.8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47.7万吨;油料播种面积17.4万亩,油料作物2.4万吨。蔬菜播种面积42.7万亩,蔬菜产量70.1万吨。出栏生猪69.9万头,出栏家禽1605万只,猪肉5.3万吨。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4元,比上年增长9.0%。

农业总产值稳步增长,2018农业总产值90.1亿元,较上年增长了6.6%。按其产业结构看,各产业发展增长不一,种植业实现产值5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林业实现产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畜牧业实现产值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2.59%;渔业实现产值6.9亿元,比上年下降2.82%;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1.2 实行人才认定,不断提升科技推广应用

為了实现农业科学发展,提升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永川区通过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等,提升农民科技水平,服务农业绿色发展。第一,培养农业绿色发展人才,进行相应的人才认定。目前全区现有农村实用人才总量4.8万人,2019年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13人(中级39人、初级74人)。第二,实现农业机械化。截至2017年,全区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14.8万台(套),农机化总动力达到33.2万千瓦。2018年全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达47个,水稻的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达8.5万亩,大幅降低了水稻种植成本。第三,发展品牌农业。截至2018年,永川共获得“三品一标一名牌”认证的农产品240个,无公害农产品159个,绿色食品41个,有机农产品9个,地理标志产品12个,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9个。

1.3 加强农业绿色环境治理

永川区政府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第一,水土治理方面。在全区1576平方公里,涉及16个镇、7个街道,进行水土污染治理,在农业产区防治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9年3月,永川区临江河上游小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已建成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共治理水土流失16平方公里。第二,绿色生活环境方面。通过实施农村户厕改造11600户,新改建镇村卫生公厕117座;配套完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93%以上;建成投运镇街二三级管网,镇级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3%和75%。

1.4 依托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依托黄瓜山、圣水湖、八角寺、九龙河四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板桥食品加工、石笋山等12个区级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二是做大做强“种苗云港·星创天地”“吉之汇”众创空间等农村创业孵化平台,通过提供免费创业工位、创业项目论证及风险评估等方式,为乡村人才创业提供“管家式”服务,降低农村创业门槛。全区累计建成各类农村创业孵化平台22个,累计孵化企业3500余户。三是推动“旅游+农业”融合发展,持续打造“乡村时光”农家旅舍品牌,推进农业现代化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本区依托黄瓜山梨、青峰油菜花、来苏水稻等产业形成了一批乡村旅游景区,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2017年接待游客1037.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17亿元,分别占全区总量的65.12%和54.31%,较上年同比增长26.1%和36.71%。

2 永川区农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绿色农业发展意识

当前,大部分农业生产者都缺乏绿色生产的理念。一方面只想通过农药、化肥等方式实现农产品的增产、增值,而忽略了环境保护。如永川区种植农业发达且颇具规模,但全区农业化肥、农药施用量较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较低,局 部区域存在潜在风险,目前全区3.323万亩耕地受到污染。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水平还相对较低,规模化水平相对较弱,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推广。

2.2 未能得到足够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

农业是第一产业,但随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相对降低。对于绿色农业而言,新品种的研发、新种植模式的推广都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离不开政策与资金层面的扶持。政府的投入力度不足,一方面阻滞了永川区绿色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难以获得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影响了绿色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

2.3 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强 ,发展维度偏窄

永川区农业绿色发展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程度仍然比较低。现有的龙头企业发展相对滞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显著。而融资难也制约了农业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进而影响了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带动效应。如永川区乡村绿色旅游项目多而散,未形成有效联动,还存在精品少、整体品质不高、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绿色全面发展。

3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议措施

3.1 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农民既是农业绿色发展的直接参与者,也是直接受益人。第一,通过宣传与培训,提升农民素质,使农民真正了解和掌握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第二,政府主体部门要及时做好本区域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优化农业产业化布局,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公司+农户”型、“合作社+农户”型、“农业+电商”型等,拓宽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3.2 发展科技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

农业的绿色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撑,一是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培养一支农业科技服务队伍,为研发新品种、探索新模式、构建新宣传路径打好基础。二是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改造升级,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如永川区的食用菌无土栽培推广,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在乡村振兴中也起到了保护农业环境的作用。三是建立产、加、销产业链,对产后包装和深加工,提升产品经济附加值,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3.3 做好龙头企业,多维度发挥其带动作用

首先,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打造一批本土化、规模化的农业企业集团,为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做好引领。其次,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因地制宜,建设现代农业园,并以点带面提升农业基地建设。最后,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大力推广“农业+旅游”“农业+文创”等形式,“引城入乡”,以“农业+文化+旅游+商业+户外”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精品项目,构建乡村绿色产业发展新体系,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全面升级。

[参考文献]

[1] 张永华.基于乡村绿色发展理念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驱动力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04).

[2] 王云华.“双生”循环系统下的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路径探析——基于生态与经济的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3] 李桂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哈尔滨农业绿色发展探析[J].北方经贸,2019(05).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