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海南省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2019-11-27 02:25李莹莹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海南省乡村振兴

李莹莹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特色小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海南省特色小镇规划创建工作推进积极,成效显著。通过分析海南省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特色小镇建设提出建议,从强化政策引导、突出特色产业和加强智力支撑三方面入手提升海南省特色小镇建设层次。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小镇;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特色小鎮建设始于浙江省的发展经验。2015年底,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浙江省“特色小镇”指出:特色小镇建设“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海南省提出打造“美丽海南百千工程”,重点建设一百个具有特色产业的小镇和一千个适宜居住、发展和旅游的美丽乡村。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有机融合,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建设特色小镇的价值

2016年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各个省也纷纷出台文件,从政策上和资金上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一时间得到了有效进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决策自从在十九大上被提出后便作为我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指南针和总抓手,这一战略决策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心改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举措,其目标和方向是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而特色小镇建设旨在通过发展具有特点的小镇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就地就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一致性。

特色小镇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兴旺。建设特色小镇,依靠当地资源或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并根据特色小镇的标准对其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有利于提高小镇竞争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的目标一致,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二是建设特色小镇能够促进生态宜居。特色小镇强调“三生融合”,即生活、生产、生态三者有机融合,强调打造既适宜生活又适合产业发展和旅游的小镇。特色小镇要求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严禁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发生,打造自然纯朴的乡村生态宜居氛围。三是有利于乡风文明建设。特色小镇的建设必然伴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和旅游业的进步,在过程中必定使村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村民不断接受外来事物和现代文明的影响,有利于破除陈旧思想观念。四是有利于加强乡村治理。特色小镇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支持的项目,通过对小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大力推进,促使小镇改变“脏乱差”的环境状况,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提升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五是能够促进生活富裕。通过振兴小镇特色产业及旅游业,能够有效提升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影响下,发展特色小镇能够实现农民就地就业,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2 海南省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与问题

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黎苗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发展特色小镇得天独厚的优势。自2016年以来。海南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开拓海南新发展前景的重点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

2.1 海南省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海南省自确立建设百个特色产业小镇以来,始终坚持按照每个小镇都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一批扶持资金、一套支持政策措施的原则,旨在建设一批“重点在特色、关键是产业”的特色小镇。海南省规划建设的特色小镇主要分为以特色产业为引领的小镇和以旅游业为主的旅游小镇。

一是以特色产业为引领的小镇。海南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大致主要包括热带特色农业小镇、渔业小镇及其它类型的小镇。桥头琼台农业小镇是典型的热带特色农业小镇。作为海南农业产品中的领头品牌,桥头地瓜不仅在产值上能让农民直接受益,而且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效益,形成独特的地瓜旅游文化。逢地瓜采收之时总能吸引大量外地游客自驾前往。渔业小镇以谭门南海风情小镇为典型,潭门小镇渔家风情浓厚,从最初的水上渔家,发展成为今天能停靠上千艘大小渔船的港口。其他特色产业类小镇如会文佛珠小镇、福山咖啡文化小镇等。福山咖啡文化小镇功能定位清晰,以福山咖啡为主打品牌和主要特色,每年举办国际咖啡师冠军赛,旅游宣传到位,年游客量可达46.8万。

二是以旅游业为主的旅游小镇,包括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小镇如铺前民国骑楼小镇、以生态旅游为主的小镇如东郊椰林小镇、以民族风情为旅游特色的黎苗文化小镇如会山黎苗风情特色小镇。铺前民国骑楼小镇以百年骑楼老街为依托,通过铺前百年骑楼文化、溪北书院等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铺前通过骑楼遗址重点突出了小镇的文化内涵,同时小镇的建设规划尊重和保护了历史遗址,延续了历史文脉,使历史脉络清晰可循。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小镇大多数以热带自然风光为主,例如东郊椰林小镇位于别名“椰乡”的文昌,小镇以典型的椰海风韵为主打特色,重点营造原生态的热带风情,让人们真正拥有回归椰乡大自然的生态家园的归属感。

2.2 海南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人才紧缺。在海南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的缺乏是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从小镇机关单位到镇上各类企业,都存在人才严重缺乏、人员学历层次低、业务不熟等问题。在编干部基本以大专学历为主,且干部年龄普遍偏大,迟迟不退休导致岗位无法接纳年轻人员进入。平均每个镇的大学生村官人数达不到小镇总机关人员的10%,尤其在西线的小镇,大学生村官的数量更少。如在会文佛珠小镇中,互联网人才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小镇的特色产业发展。会文佛珠小镇作为是国内最大的佛珠加工及销售集散地,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佛珠小镇小且单一的展销平台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人才的紧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会文佛珠产业的发展。

其次是建设持续动力不足,具体落实困难。一是缺乏长远而整体的规划。许多小镇只是被授予了特色小镇的名号,但实际目前尚未规划,总规与控规不协调,总规未出,控规无法实施。例如铺前民国骑楼小镇,特色小镇项目目前仍未规划,百年骑楼老街上有的建筑已破旧不堪,亟待修缮。二是资金严重缺乏,且资金分散。特色小镇项目没有专项支持,主要以社会资本为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不能满足小镇建设。三是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小。征地难度大,土地赔偿价格低且价格无差异化。四是政府对特色小镇建设指导不足,建设过程缺乏上级单位专业指导。五是政策方面亟需调整,如项目审批周期太长,导致特色小镇建设效率低下,又如基础设施部门的协调力度不够,另外还存在小镇建设因当地政府领导换届而缺乏政策延续性的问题。

最后是小镇特色不鲜明、规模过小。在海南省特色小镇中存在多个黎苗文化小镇,包括三亚市的青田黎苗族文化小镇、琼海市的会山黎苗风情小镇、东方市的东河黎锦文化小镇、陵水县的黎安海风小镇等七个小镇,但实际建设过程中却没有突出该小镇与其他黎苗文化小镇的不同之处,“黎苗文化模式”同質化严重,缺乏创意,很多小镇设计互相模仿、小镇建设普遍照搬生态旅游模式,景点形式单一,未能将具有海南特色的黎苗文化融入旅游建设开发中。且海南特色小镇普遍存在规模过小问题。例如琼海市黎苗文化特色小镇,政府出资支持当地建设后,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村庄的基础设施,但是仍旧未能打造出规模成熟完备的黎苗风情小镇。在该小镇中只有政府设立的若干苗族特色村寨招牌,苗家乐、旅游公厕较少,系统虽已成型,但规模过小。

3 海南省特色小镇引领乡村振兴的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具有一致性。积极推进海南省构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对于夯实产业基础、促进城乡融合、引领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支持力度。第一,在特色小镇的建设、开发和运营过程中,要构建“三位一体”的科学管理模式,即做到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后期监管。在规划中明确各个小镇的旅游特色和产业发展定位,做到科学规划,规划先行,为小镇在今后的建设中提供有效的指引和保障。第二,要增加规划用地。增加产业用地指标,提高规划建设用地投入强度。要健全农村地区流转政策,并确保政策指导到位。第三,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政府资金投入确保到位,并通过市场化运作,规范开展PPP项目,积极探索合法融资渠道,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第四,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确保路网畅通,交通便利,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如会山黎苗风情小镇知名度虽然在外,但却由于路网不通、镇区仍然处于未开放状态等问题导致外地游客自驾前往却交通不便。第五,缩短行政审批周期,行政审批加强“放管服”改革。要开设特色小镇建设专用绿色审批通道,加强基础设施部门的协调力度,从各个层次简化流程,提高建设效率。

二是明确建设初衷,进一步突出特色。特色小镇建设应该是在其本身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地用心培植发扬而不是刻意地套用移植特色和模仿建造。国家发改委要求强调特色小镇质量。要确定主导产业,打造独特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无论是以自然资源还是以民族文化抑或是以产业特色为特点的小镇都应进一步挖掘其独具一格的特点,用心挖掘新的规划理念,创新规划路径。找准特色固然重要,更要凸显特色。要积极推进特色产业与旅游业、休闲娱乐产业相融合,通过优化产业政策、构建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打造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等创新形式,形成高效的产业集群,加强自身特色。例如会文佛珠小镇借助互联网推介平台,致力打造互联网+特色产业的风情小镇。另外要对自身特色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推广,提高特色知名度。如潭门南海风情小镇积极利用自身特色开展宣传活动,利用省市平台宣传小镇面临南海、深水良港、政治意义等特殊优势,并通过举行祭海仪式等特色活动吸引游客。

三是积极引进人才,提供智力支撑。人才是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灵魂和核心。目前,负责海南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是村镇一级领导干部,需要引进具备相关技能知识的管理人员与其进行协调管理。要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从人才吸引、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三方面着力。要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第一是引进和培养互联网人才。要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促进互联网知识与技术的广泛普及,并从外界引进互联网人才。第二,海南特色小镇的建设缺乏农业技术人才。海南省特色小镇中农业特色小镇占较大比重,迫切需要引进农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热带特色农业发展增加技术指导。第三寻求高校资源。通过切实有效的校企合作项目、高校挂职锻炼项目、优秀在校生实习等形式促进小镇实现产学研的结合。通过与高校合作,用“特色”吸引人才,有利于吸纳全省甚至全国高校优秀人才资源为海南特色小镇建设贡献智慧,同时也为海南省的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注入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勇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西特色小镇发展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07).

[2] 高郡.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的发展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3).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海南省乡村振兴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