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电子实训课对高职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养

2019-11-27 02:25张玲娜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张玲娜

[摘 要]职业学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和职业技能的主要阵地,实训环节则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对电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在电子实训课程中,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应将工匠精神渗透于教学过程当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劳动大军,弘扬英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并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工匠精神;电子实训;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也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劳动大军,弘扬英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里所说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职业精神。就是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品质的综合体现,即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所能形成的,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淀,需要循序渐并持续不断的积累和培养。

高职类学生,对于工作岗位不熟悉,他们需要花费相当长时间,来适应新工作岗位的需求。而实训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电子实训教学,是电类专业学生工作的一个场所,在进行电子实训教学时,除了对学生电子产品装配训练的重视外,还要教授学生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切实贯穿于日常的实训教学当中。

1 在电子实训课程管理当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在管理上,模拟企業采用 5S 管理方式: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5S 活动源于日本,它指的是在生产现场中,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进行相应的 整 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等活动,为其他管理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它是日本产品在“二战”后品质得以迅猛提升,并行销全世界的一大法宝。由于用罗马字拼写这几个日语词汇时,它们的第一个字母都为S,所以日本人又称为5S。5S定义是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与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以外,其它的都清除掉。目的是为了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误送。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目的为了将不必要的物品断然地加以处置,这是 5S 的第一步。整顿(SEITON) 把留下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目的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找寻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地积压物品。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这是提高效率的基础。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目的是为了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清洁(SEIKETSU) 维持上面 3S 的成果。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和培养主动积极的精神。采用5S的管理方式,在进行每个实训课题的时候,学生都要按要求,摆放好工具,实训实验器材,耗材,实训结束后,每天清理工作岗位,整理工具、器械归位,打扫好实训室卫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 在实训操作上,从操作细节入手,以严格严谨的精神要求学生

工匠精神最突出、最重要的博弈之道,就是贵在“严”字当头。严谨的作风、严肃的态度、严格的纪律、严密的规章制度。作为工匠,首先就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确保人身和产品的安全。其次要严肃对待每一个细节的变化,严密注视生产过程出现的各种情况,一丝不苟,分毫不差,丁是丁,卯是卯,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践行 “产品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只有“严”字当头,才能制造出品质一流的精品。例如,在电子产品装配训练时,严格按照电子产品可接受性行业标准来进行操作,实训设置几轮逐步增加难度的实践操作训练,在进行实训操作的时候,就要按照行业规范的要求,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工艺文件要求、规范进行操作,要求学生做到严谨、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

3 在教学上,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度

运用实训课堂的时间,有选择地播放小视频,介绍对各行业的技能人才的事迹,可以播放大国工匠的事迹,也可以用本校当选为西安工匠的学生的亲身经历,来诠释工匠精神,教育影响和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每个成功的背后,都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从而培养高职学生吃苦耐劳、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并让其在平常的实训过程中,不断地练习,严格要求,反复琢磨,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际行动来体会工匠精神。

4 通过顶岗实习,将工匠精神的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

到企业中去进行顶岗实习,真实的工作情景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态度的最有效途径。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真正了解到企业对于电类专业的要求,除了职业技能上 的要求,还有职业素养的要求,将平时的实训课程学到的技能运用于实习当中,把学校培养的工匠精神诉诸企业实践中来,从而实现从知识、技能到素养高度融合,把工匠精神实践化、具体化。

5 小结

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时代的要求,祖国教育人才的需要,职业院校应率先践行,竭力培养我们国家的英才、专才和技能型人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竭力培育工匠人才,努力把工匠精神融入学习工作生活中,从而为实现技能梦、职业梦, 进而与全社会一起实现中国梦做出职业院校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孔荣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14).

[2] 王菊.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摭探[J].成才之路,2019(07).

[3] 陈永花,蔡炳育.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9(06).

[4] 唐丽.“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

[5] 张文颖,马维鸽,岳丹,等.试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工匠精神培育[J].湖北林业科技,2017(06).

[6] 程展鹏.从技能本位到工匠精神: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困境、选择与途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06).

[7] 姚家春.论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4).

[8] 张清涛.古代工匠精神与现代职业素养的契合性[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6).

[9] 李儒银,李宁,孔凡凤.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实践教学的策略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4).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