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马丁·斯科塞斯那样伤心

2019-11-27 09:19韩浩月
环球人物 2019年22期
关键词:商业片塞斯游乐园

韩浩月

好莱坞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下文称马丁)一段关于漫威电影的评价,最近在国际影视圈掀起巨大波澜,导演、演员、影迷,支持者与反对者……围绕他的话,有了一场可能永远没法分出胜负的争论。

“漫威电影不是电影”,这个颇为标题党的说法,其实并非马丁本意。他说电影时,使用的英文原词是“cinema”,虽然也有电影的意思,但更多时候会被理解为“学院派的艺术电影”。因此,这次风波可以被解释为,马丁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导演”,对占据主流的商业片进行了炮轰——归根结底,还是艺术片与商业片之争。

之所以舆论反应强烈,除了受众普遍对cinema的理解有偏差外,还在于马丁另外一句挺狠的话,他说漫威电影“更像是主题公园或者游乐园”。电影是造梦工具,主题公园或游乐园是造梦场所,但在部分影迷群体将电影神圣化的氛围下,主题公园与游乐園的说法,显然有了“小儿科”的成分,这恐怕才是真正让商业片创作者与漫威影迷感到不快的地方。

为了回应海啸般涌来的质疑,马丁在《纽约时报》又发表了一篇长文,进一步对电影的定义与发展、内涵与外延等进行了解释。但解释归解释,绝不是澄清,马丁没有让步,他仍坚持认为以漫威系列为代表的商业电影所拥有的霸主地位,已经让导演的身份不再重要,电影创作的公式化在取代电影类型的多样化,一些独立导演在失去资金、失去演员、失去市场……“光是写下这些,就让我非常伤心。”

伤心的不只是马丁,还有那些看着他电影长大、变老的观众。他们支持马丁,更是在支持英格玛·伯格曼、让-吕克·戈达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等一长串出现在马丁文章里的名字。他们伤心,是因为那种被认为“保守”的电影审美,那些曾经无比坚定的情感立场,那些让人激动的“美与冒险”,都在一股无形而巨大的潮流冲击下,有了摇摇欲坠的迹象。马丁的声音,更接近于“起来”“醒来”的呼唤,只是他能够唤起共鸣,但无法阻挡共鸣本身也被淹没。

马丁谈的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与问题。中国也正经历着商业片全面碾压小众电影的状况。无论是占领业界要塞的著名导演,还是通过拍摄一部电影成功跻身亿元或者10亿元票房俱乐部的新生代导演,在拥有了资源与市场号召力之后,无不投身于热火朝天的商业电影创作,在这片潜力无穷的市场上巩固地位、抢占地盘。那种功成名就之后仍然愿意回到电影本位、用探索精神进行冒险性创作的电影作者少之又少。

电影所承载的人文精神,正在被娱乐功能所取代。一个充满科技、智能、幻想、无穷力量感的电影宇宙,给无数观众带来了开心、憧憬、希望……这当然是电影,但确实不该是电影的全部。

在走向未来的途径中,必然有越来越多的人产生类似马丁这样的伤心或者失落。电影只是一方面,人们会更多地发现内心与情感的角落坍塌之处。过去太多关于美与爱的定义和经验,会顺着坍塌之处流失,怎能不令人发出像马丁那样的担忧声音?

猜你喜欢
商业片塞斯游乐园
游乐园
我们来看一些文艺佳片压压惊
浅析近十年来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发展态势
《湄公河行动》主旋律的商业片
“橡皮筋先生”世间罕见
复制人
成功密码是1:125
快乐游乐园
成功密码是1:125
成功密码是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