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读书之道

2019-11-28 07:58陈秀梅
小读者 2019年21期
关键词:板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陈秀梅

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酷爱读书,于读书上也颇有心得。他认为,学习的成就并不在于天资是否聪慧,而在于自身的刻苦努力以及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

第一,他提倡慎选精读。应当先选定一本书,然后反复阅读,有的书他甚至读过几十遍。直至真正懂得了书中的道理,才肯把这本书放下。他在《板桥自序》中说:“板桥居士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惟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他极不赞成那种走马观花式的读书方式,匆匆一阅,其实心得全无。他曾写信对儿子说:“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

第二,要善于抓住要点、善于探究、勤于发问。对此,他认为:“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所穷。”意思是,读书犹如挖井,掘得越深水越清。

第三,他认为,喜欢读书当然是好的,但切不可死读书,最终为书所困。书中所写的内容,一定要经过认真思考,不可全信,要有自己的判断。他说:“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复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主张乎?岂复为后世小儒所颠倒迷惑,反失古人真意乎!”

第四,读书须由浅入深。他认为:“读书能自刻苦,自激愤,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意思是,读书当循序渐进,从善如流。

第五,当多读书外之书。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是一本大书,气象万千,喜欢读书的人,切不可游离于外。对此,他说:“板桥非闭户读书者,常游于古松、荒寺、平沙、远水、峭壁、墟墓之间。然无之非读书也。”意思是,旅游可开阔眼界,常出去走走,翻阅一下社会这部大书,能够感知百姓疾苦,洞察世间万象。切不可只是闭门读书,同时也要关心天下大事。

第六,他认为,读书是一件极清雅的事情,对于环境应当是有所要求的。回忆往昔,他曾说:“板桥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日在竹中闲步,潮去则湿泥软沙,潮来则溶溶漾漾。水浅沙明,绿荫橙鲜可爱。时有鲦鱼数十头自池中溢出,游戏于竹根短草之间,至足乐也!”读书当有好的环境。夜深人静之时,灯下夜读。一杯清茶相伴,静谧无比,书香萦心。

第七,交流读书心得很重要。读书宜有三五好友,切磋读书心得,探讨书中道理,交流思想感悟,这便是读书的趣味所在。

猜你喜欢
板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陆海之纵
板桥情(外一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全家过年抢红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典出何处
“松竹”图里话板桥
板桥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