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纤维质量监测机构职责和任务的思考

2019-11-28 06:41周炳顺闫英辉吴丽
中国纤检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生服纤维制品床上用品

文/周炳顺 闫英辉 吴丽

随着市场监管部门机构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纤检机构在取消监管职能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组织优势,更好地服务服从省市场监管工作开展,服务河北省纤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大局,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市场监管局乃至很多纤检机构亟待解决的课题。经过对河北省纤检机构履职情况、产业情况等方面的调研,作者对纤检机构改革后,如何有效履行职能进行了初步思考。

河北省纤维纺织服装产业基本情况

河北省是纤维、纺织服装大省,全省纺织服装在产业布局上以区域形式呈现,培育了包括邢台清河羊绒、邯郸磁县童装、邢台宁晋婴幼儿服装、石家庄晋州纱线、石家庄晋州和衡水饶阳学生服、石家庄藁城和唐山滦南的絮用纤维制品、保定高阳的毛巾纺织等为主的重点产业区域县区。截至2018年底,全省纺织服装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95家,主营业务收入880亿元。

另外,河北省400型棉花加工在册企业有250多家(申报经营的120余家),棉花产量曾一度占据全国内地省份前三名。随着国家纺织纤维产业政策调整,纺织纤维产业西移,内地棉花产量出现较大幅度滑坡,但棉花产量仍位居内地省份前列。基于农民传统的种植习惯、技术水平和优越的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只要政策稍有调整,棉花产量会大幅回升,届时,全省棉花加工企业定会星火燎原。

聚焦重点民生关注,建立质量监测工作机制

多年来,河北省纤检机构认真履行纤维及制品质量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并落实了各项监管制度,落实了大中专院校学生公寓床上用品质量监控制度,开展了絮用纤维制品“进校园”“进社区”“进工地”的“三进”消费警示宣传活动,认真落实原国家质检总局178号令《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条例》,开展了针对学生服的“双送检”质量监控工作等,以上工作促进了纤维纺织服装行业的质量提升。同时,在纤检机构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成熟的切实可行的监管工作经验,培养了大批纤维纺织服务行业技术人才,科研水平、实验室技术能力、检验检测水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有的还达到了相关领域国际水平。

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本着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保障人民群众“衣着”安全的定位,纤检机构下一步职能定位应立足于纤维纺织服装产业质量监测,突出民生关注领域,做好絮用纤维制品、学生服、婴幼儿服装、羊绒制品、毛巾等纤维、纺织品质量监测工作;同时,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为纤维、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标准、技术的宣传培训工作。落实好国储棉出入库、新疆监管棉、内地棉仪器化公证检验以及山羊绒公证检验等工作。具体如下:

1.做好大中专院校学生公寓床上用品、民政救灾用絮用纤维制品及医疗单位、宾馆饭店床上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测工作。学生床上用品质量安全一直是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家长关心的问题。2002年以来,原质检总局、教育部4次联合发布文件,提出建立和推进学生床上用品集团购买监控制度,不断加大联合监管工作力度的要求。《质检总局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落实学生床上用品集团购买质量监控制度的通知》(国质检执联〔2014〕475号)要求:各省份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公共财政的支持,将集团购买学生床上用品的质量检验的成本纳入当年省级政府为民办实事计划。几年来,河北省纤检局积极协调省教育厅,认真落实集团购买质量监控制度,通过对企业的产品进行检验检测,监督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确保大中专院校学生床上用品质量安全,“黑心棉”基本杜绝。今后,应围绕新的工作职能,将大中专院校学生公寓床上用品纳入质量监测范围,通过质量监测,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服务,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认真做好民政赈灾物资质量监测,服务灾区群众。关注医疗单位及宾馆饭店床上用品质量监测,确保絮用纤维制品质量安全,防止恶性事故发生。

2.扎实做好学生服质量监测工作,创新“双送检”制度。原质检总局《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78号)于2016年3月31日颁布实施,其中对学生服质量要求做出了全面规范,要求学生服实行“双送检”制度。由于纺织服装行业进入门槛过低,科学技术含量相对不高,导致学生服企业良莠不齐。目前送检学生服企业约120家,全省各地市均有覆盖。其中有规模较大、设备先进、制度健全、质量可靠的企业,也有家庭作坊式企业。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缺乏产品质量观念,同时由于产品利润低,未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及送检,直接销售给中小学生,给全省中小学生健康带来很大隐患。因此,通过做好质量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学生服质量状况,积极为企业提供质量建议,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是我们的重要职能。

3.认真做好婴幼儿服装、童装质量监测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虽然近几年婴幼儿服装在国抽、省抽质量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是仍然存在产品档次低、知名品牌少、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部分产品存在着色牢度不合格、绳带不规范等技术问题,因此对婴幼儿服装的质量监测刻不容缓,不能放松。应围绕婴幼儿服装重点产业地区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工作,定期开展质量监测工作,并为企业提供标准、技术咨询和服务。

4.围绕重点产业县,积极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突出做好清河羊绒制品、高阳毛巾及纺织品的质量监测工作,为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县域经济及产业升级服务。

此外,要扎实做好棉花公证检验及组织管理工作,助力国家宏观调控大局;积极配合、服务国家宏观调控,认真做好国储棉出入库、新疆监管棉、内地棉仪器化公证检验及组织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全国羊绒检验体制改革,做好羊绒公检工作;继续做好棉花颜色级实物标准制作工作;服务全国棉花产业大局,为全国棉花经营企业及检验机构制作棉花颜色级实物标准。做好省内纤维标准的制定、修订技术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标准的宣传培训。强制性标准的宣传、培训,使企业了解并掌握强制性标准的重要性,提升质量意识、执行意识,守住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建立质量监测工作保障制度,为职能履行奠定基础

为确保质量监测等工作职能的有效履行,要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规定,形成质量监测工作的制度体系。

(一)建立纤维纺织服装质量监测工作规划及年度计划制度。根据质量监管工作的要求,结合纤维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监测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

(二)建立质量监测经费保障制度。质量监测工作既是质量监管工作的基础,也是服务企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确保纤维纺织服装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应建立一种以财政支持为主的长效的质量监测经费保障制度。

(三)建立质量监测实施规范。在参考国家及省级质量抽查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纤维纺织服装质量监测工作的一系列实施细则、方案、规范、制度,确保质量监测工作有序运行。

(四)建立质量监测报告制度。根据监测结果,定期为省局提供全省纤维纺织服装产业质量报告,为市场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监管决策依据。

(五)建立质量监测信息发布制度。根据群众需要,搭建信息发布平台,建立信息发布制度,指导群众消费。

(六)建立质量监测预警制度。根据质量监测结果,立足监管工作、立足服务民生,建立质量监测预警制度,消除安全隐患。

(七)建立企业宣传培训制度。经常性地开展对企业的培训,提升企业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标准。

(八)完善棉花、羊绒公证检验等各项制度。

猜你喜欢
学生服纤维制品床上用品
《床上用品》新标准浅析
湖北黄石纤检分局开展赈灾救济絮用纤维制品质量专项检查
菏泽纤检所积极开展学生服监督抽查工作
baby请睡个好觉——《机织婴幼儿床上用品》国家标准于2017年12月1日实施
上海市学生服监督抽查工作践行实录
中纤局开展2016年学生服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床上用品合格率为100%
贵州纤检局开展冬季及“两节”期间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查
专家帮您远离“黑心棉”
浙江省纤检局组织开展全省纤维制品产品标识专项整治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