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邂逅中欧班列

2019-11-28 10:55
大陆桥视野 2019年6期
关键词:班列中欧司机

计算机的能力在过去二十几年中取得了巨大的飞跃。1995年,一台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每秒能够执行1000亿次算术运算;今天每个合格的手机都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意味着计算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人工智能的时代正以迅猛的势头即将到来。

欧盟委员会早在于2018年4月就宣布投资15亿欧元用于开发人工智能(AI),其根本目的是将这一技术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

近几年人工智能广泛运用到物流产业并直接参与到物流环节之中,在物流上的功用不可小觑。就电子商务而言,销售额的逐年递增说明了消费者对电商行业的需求和肯定。该行业的便利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是消费者选择电商的必要条件,因此,物流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可以更好地结合季节、天气、交通等因素,准确预测和分析物流成本,及时设置或调整物流方案,避免延误和错误发生。这样一来,物流部门的管理者就不需要把时间投入到这一部分,而是只要做到适时管控就可保证物流链的稳定可靠。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巨大的竞争优势,从而比对手做得更快更好。

德国物流企业DPD还开发了一种智能语言助手,通过语音指令可以控制和跟踪货物数据。除此以外还有配套的电子邮件系统和机器人问答系统来完成整个智能语音助手的工作。预测2020年,这种系统将用于处理85%的客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在物流的传统领域中,人工智能也可参与销售预测、采购计划的设计、数据采集、货物调度和库存管理等等。这些环节均需要人工的参与,虽然简单,却耗费时间,投入精力较大。而机器人的投入却能改善这一点,真正做到随时随地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输出。

几十年来,卫星系统一直在跟踪卡车、火车和货轮方面做出很大贡献,获得了大量的数据。现在就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更高效地处理这些已有数据,帮助大宗远程物流进行进一步的线路优化和改进。

以集卡为例,除了事先对线路进行优化之外,更有较高的能动性。这时人工智能就可实时分析道路的情况,帮助司机获取信息并及时调整,还能降低司机的驾驶风险和疲劳感,对于缺乏经验的司机很有帮助。当然,对于司机的培训必不可少,新科技只有掌握在“智者”手中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术语是非常抽象的,因此也令大众感到害怕。人们普遍担心机器人可以长期取代工人,甚至可以获得优于人类的优势。事实上,人工智能的使用也确实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失控,因为很多“决定”都留给了机器而非人脑。我们必须要意识到人工智能无法感受,无法具备创造力甚至能动的判断力。

在未来,人的任务和工作将转向更复杂和更具创造性的方面。然而人工智能可以取代单调和重复的任务,让人们专注于其他任务。这样的分配方式才能使人工智能的运用发挥到最佳。期待更多的科技公司可以关注物流产业,为物流界研发出更为实用的人工智能产品,再助一臂之力!

中欧班列行业也不缺乏创新者,一个欧洲的团队正在默默努力,他们在做一个叫FreightMenu的中欧班列平台,也在试图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中欧班列的工作方式,让中欧班列的工作更有效率。在多语种多环节的工作环境下,哪怕一个小小的问题也可能因为长尾效应变的不可控,人工智能和发展高质量中欧班列的邂逅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们未来会持续关注FreightMenu团队的进展。

(来源:探索新丝路)

猜你喜欢
班列中欧司机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
中欧民间大使——季波
画与理
老司机
老司机
凭什么
斯洛文尼亚:上帝宠爱的中欧人间天堂
建筑师行迹中欧
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抵达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