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传承人郝淑萍艺无止境 传承创新

2019-11-28 03:22本刊通讯员
四川劳动保障 2019年10期
关键词:淑萍蜀绣针法

五彩斑斓的丝线,在一块软缎丝绡上绣成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作品,韵致优雅,细腻深邃。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郝淑萍作为蜀绣代表性传承人,在这一行已经耕耘了50 多个春秋。

“蜀绣已融入我的生命,而我的生命也全部绣进蜀绣里了。”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见证了蜀绣半个世纪的兴衰变迁。

郝淑萍出生在一个蜀锦世家,1959 年进入成都工艺美术技校蜀绣班,边学文化边学蜀绣技艺。她先后师从老艺人万春廷学习蜀绣锦纹针针法,拜师老艺人乔子平主攻人物刺绣针法,拜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肖福兴为师传习花鸟走兽,师从老艺人刘绍云专攻古代人物、锦纹针……老师和师傅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使郝淑萍逐步了解了蜀绣的起源和整个历史,把握了蜀绣传统技艺的延续和发展。

在郝淑萍的从艺生涯中,还有幸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永兴等老艺人的技艺点拨,得到著名画家朱佩君、赵蕴玉、岑学恭、郭汝愚、张士荣等老师的直接指导,使她的技艺有了进一步提高。她不断琢磨怎样运针、如何上色,还收集资料、照片,观看画展、花展,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文化修养,为创作出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蜀绣作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83 年春,是郝淑萍刺绣生涯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她绣制的“双面芙蓉鲤鱼图”在中国出口商品基地专厂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展出,受到对外经济部的好评,获得荣誉证书。上世纪80 年代末,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来川访问时,郝淑萍的单面绣《五条水草鱼》被作为礼品赠予李光耀收藏;郝淑萍和恩师还共同绣制了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她指导绣制的大型双面绣《九寨沟大熊猫》也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赠送给澳门作为回归祖国的礼品。

蜀绣早在西汉时期就享有“蜀中之宝”美誉。蜀绣的精髓在于针法,一共有十二大类100 多种的针法,其特点为平齐光亮、车拧到家、丝理对路。郝淑萍的《红楼群芳图》便用了80 多种蜀绣针法,耗时3 年多,刻画了《红楼梦》中88 位人物及大观园里的“黛玉葬花”“宝琴立雪”等情景。

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郝淑萍工作的原成都蜀绣厂改制,不少人都离开了这行,而她却坚守了下来,义无反顾地租下一间铺面,开设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凭借着自己在蜀绣行业的名气和精湛技艺,郝淑萍将蜀绣这一传统技艺带向了市场,承接图稿设计、产品绣制、产品装裱等全部生产流程。

在郝淑萍大师的工作室里,挂满了她几十年来从事蜀绣技艺创作的作品,有舞姿曼妙的飞天仙女、雍容华贵的宫廷仕女、充满异域风情的丹巴姑娘。中国传统画中的山水花鸟和芙蓉鲤鱼以及国宝熊猫也是郝淑萍创作居多的题材,绣品中的鲤鱼活灵活现、动感十足,有着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神韵。熊猫绣品色彩浓重,溪水青石翠竹,熊猫神态各异,还能看出熊猫绒毛蓬松的质感。

为将蜀绣做大做强,郝淑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刺绣艺术家的眼光探索蜀绣艺术的发展创新,她的座右铭是“艺无止境,传承创新”。工作室开创了油画单面绣,这是蜀绣技艺的又一重大创新。在以后的几年里,她在传统绣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创新了“平手拉花针”,与学生们重新设计了许多图案加上乱针绣等手法,创制了虎、猫、狗、仕女、熊猫双面异色异样绣,又与时俱进绣制了“昭君出塞”“川剧脸谱”等作品,把蜀绣的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推动了蜀绣的传扬,为古老的蜀绣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郝淑萍说:“蜀绣要想更好地传承,就不能死死盯着传统产品。借鉴其他绣种的针法和题材、不断创新非常重要。” 她介绍说,蜀绣的图稿,过去只有传统的工笔画,现在增添了水墨画、油画、水粉画等,用丝线和刺绣“语言”进行再创作。此外,蜀绣的针法也不是一成不变,过去蜀绣没有交叉针、大乱针、小乱针,这都是从苏绣针法学来的,还向湘绣学了鬅毛针,绣动物皮毛更加逼真。通过向湘绣、苏绣借鉴,郝淑萍开发出了蜀绣的双面异色绣、异形绣。

郝淑萍绣制的作品获奖30 多项,绣品被中国、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法国等多家大型博物馆收藏,她还曾赴欧美、东南亚等国及地区做表演,在国际社会上成绩卓著。她先后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四川省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等称号和荣誉。

“该拿的荣誉我都拿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发掘和培养真正热爱蜀绣的年轻人,让这门手艺代代相传,发扬光大。”郝淑萍表示,“传承人”既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她将自己的生命全部织进了蜀绣里,一定要让这门古老的传统工艺世世代代相传下去。

现在,除了每年承接几幅定制作品外,郝淑萍把更多心思花在培养学生上,目前工作室有30 多名学生,已经培养了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9 人、成都市工艺美术大师6 个,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 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 人,指导的职业学院蜀绣专业各年级学生屡次在各种级别的比赛和大展中获奖。

尽管郝淑萍的头衔不计其数,她最看重的却是“蜀绣传承人”。她表示,我现在的学生中,“90 后”就有18 个,“希望”在年轻人身上。郝淑萍说她还想培养1 到2 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将蜀绣技法传承下去,让传统的工艺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工作照|

|樱花鱼 |

|荷花情|

猜你喜欢
淑萍蜀绣针法
永恒的梁祝 永远的蝴蝶
一代鸿儒王应麟
月湖书生徐时栋
安靖蜀绣湿地公园优化策略
乔淑萍:山城儿童的守护神
成都郝淑萍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传承创新发展 让蜀绣艺术瑰宝永放光彩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新蜀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