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困境与超越

2019-11-28 08:07魏晓俊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工具理性学科素养

魏晓俊

当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学者和一线教师有着特别热衷的工具理性取向,我们不禁要问: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究竟是;遵循课程的逻辑、教学的逻辑还是信息技术的逻辑?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应不止于工具理性的思维,理应实现对工具理性的超越。因此,重新审视和反思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现状、问题及价值,是彰显语文教学生命力的应然追求。

一、信息技术影响语文教学的逻辑和路径

对有关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文献进行分析,笔者将其归纳为技术应用和理论研究两个层面。

首先是工具资源层面,各种新技术、新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按照工具的应用类别,可以分为语文教学软件、语文学科工具软件和语文网络教育平台。研究者全面地分析了各种媒体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优势。研究者对工具应用的关注,呈现了从简单嵌入到整合教学、从课堂应用到课内外结合、从单一演示到互动可视化的特点。起初,一线语文教师主要在介绍一些课件以及演示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课程可视化工具、课程模拟仿真、课外学习平台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其次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理论研究。研究者关注到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经不单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而是涵盖了课程学科体系的整体变革,包括课程教学观念、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设计以及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范围和深度在不断拓展,也无形中映射着教师不同的整合观。持有什么样的整合观,其根源在于教师的技术认识论。

当前,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存在三种不同的技术认识观。一是自然科学下的技术整合观,持这种观点的教师,聚焦于各种媒体、工具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不断介绍和推广应用各种工具、媒体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从教学资源的开发、加工到课内外平台的应用都得到了教师的关注。二是社会学视角下的技术观,信息化教学不应只关注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更应关注人与技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近年来,语文学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得到了广泛重视,各种教学资源的可视化、模拟化及学习平台实现了对语文知识的化抽象为直观、化被动为主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人类学下的技术整合观,教师在控制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被信息技术所控制。信息技术的应用本是促进教学主体的发展,但却出现捆绑教学方式和教学主体的异化。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误区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诸如降低了教师的成就感、过度依赖各种技术手段、忽视了学生主体、技术异化问题等。[1]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理性反思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还处在初步应用整合阶段,在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着工具理性至上的逻辑观念,导致师生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场域中变得僵化。当前,工具理性思维下的语文教学表征为工具崇拜的教学思维、教学过程的技术控制、教学主体的双向圈囿。[2]

1.工具崇拜的教学思维

受科学主义效能观的影响,现代教学过程俨然成为一种技术控制的过程,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功能被放大,部分教师过度重视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课堂教学盲目凸显技术的作用,甚至崇尚“工具至上”“技术至上”。各种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轮番上场,使得课程教学陷入了工具理性的陷阱。语文教学原有的课堂问题感、教学情景感被打破,随之而来的由技术化环境、资源组成的严密系统,失去了原有的课程教学本真,也降低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媒介技术的更新演变不仅造成了教师的教学困惑,也让我们不禁思考教学合理性的价值诉求。信息技术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工具、技术都需要人来使用,语文教师对技术的认同以及教学思维才能决定课程教学的生命力。

2.教学过程的技术控制

当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语文教学后,教学过程体现了显著的技术控制秩序。多媒体课件、网络教育平台的强势引入,以其声光色的多重感官刺激迅速占据了课堂生态中心地位,語文教学领域原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为被各种信息技术所控制的“客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场域替代了师生的互动交流,结果是教师对技术过分依赖,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课程教学俨然成为技术控制秩序下的过程演绎,教师成为技术控制过程的“执行者”,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总之,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还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如果只是“重技术轻融合”,就难以真正地达到技术应用的目的。

3.教学主体的双向圈囿

信息化教学的生命力应以对信息化教学主体的关照为前提。信息化教学只有回归“以人为本”,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而近年来,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强势介入,破坏了原有的课堂生态,造成了教学主体地位的失落。从教师主体来看,教师原有的教学语言被可视化、模拟化的技术所替代,课堂对教学媒介的依赖关系取代了对教师的依赖关系,教学媒介成为控制教师课堂行为的枷锁。从学生主体来看,在技术效率最大化的思维统领下,学生温顺地接受技术的灌输行为,失去了教学原有的生成性和多元性,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毫无生命力。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建立在对信息化教学主体的关照,还原真实的个体,体现教学的生成性,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除此之外,如何对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能“只用不评”,要以关注教学主体的发展为评价旨归。

三、超越工具理性: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何以有效

反观语文教学领域的信息化实践,信息技术强大的变革力量并没有在教育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新技术的不断更迭更是让教师疲于应付,我们不禁要问:语文教学活动究竟是要遵循学科教学的逻辑还是信息技术的逻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最终发展旨趣,也是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基本旨趣,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样应该不断追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发展因素,这四个因素着眼于实现人的发展,体现为语言素养、思维素养、审美素养、人文素养四个因素的内在耦合。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实现对工具理性的超越,应根植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意蕴,重新审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价值追求。只有当信息技术真正观照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时,信息技术才实现了对工具理性的超越。[3]

第一,“语言建构与运用”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工具性功能,旨趣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语言的建构是学生进行语言知识和能力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完成语文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超越工具理性,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表征为基于语言建构目标导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基于目标导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树立语文学习的追求目标,从而引导学生产生语言学习的积极行为。语文教师要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内在感悟,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把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合理尺度,把不同媒介的优势聚焦于帮助学生建立对语言文字的思考,实现对学生语言建构能力的培养。面对各种新媒体和新技术,语文教师应当树立合目的的技术价值观,以学生语言的建构为教学旨归,敢于“用技术”和“去技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致力于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达到培养学生语言建构能力的目的,真正厘清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实现对信息技术工具性的超越,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思维发展与提升”和“审美鉴赏与创造”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性和审美性,旨趣于基于问题解决的语文学习。学生思维的发展能促进语言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自觉追求。审美的鉴赏关系到学生精神的发展和追求,这其中包含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和追求美的过程和能力。超越工具理性,为实现学生思维和审美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表征为问题导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基于问题导向的语文教学要求把学生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应该致力于对具体教学问题的解决,推动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借助信息技术认知工具为学生提供建构学习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意义建构。语文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既不能以阻碍或者排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原则,又不能盲目地依赖信息技术从而造成对语文教学“问题感”的禁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生命力应展现在具体的问题解决、知识建构中,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合理性。

第三,“文化传承与理解”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性,旨趣于个性与文化的和谐统一。“文化传承与理解”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包含对本土文化、国际文化、生活文化和自然文化的理解和關爱。超越工具理性,为实现学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表征为整合的文化价值生成性。生成性强调以动态的观点来审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价值观,包含了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价值实现。教师主体的价值生成于实践中的教学机智,是教师教学个性化的生成。学生主体的价值生成于学生的持久发展,而非短期的技术效率。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生成性,应关注教学主体的价值,教学主体的价值不应被信息技术所占有和消耗,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的。

语文教学过程要回归人文素养的价值性,基于教学主体的自然生成,冲破信息技术工具理性的枷锁,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平衡,实现对生命主体的观照,从而真正提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万青.基于核心素养谈语文学科培养目标[J].语文建设,2017(8)。

[2]朱德全,吕鹏.大学教学的技术理性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18,39(8).

[3]王云峰.试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语文建设,2018(4).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8SB062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中小学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CCA16019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工具理性学科素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超学科”来啦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