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家私厨美食的那些事儿

2019-11-28 02:39刘海燕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蒜薹腊肉排骨

刘海燕

【课例叙事】

这堂课是我在“薪火”创课组交的第一份作业。在经历过一段时间最新写作理论的“狂轰滥炸”后,我脑子里牢牢记住了两组关键词:过程指导,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于是抱着“过程指导,完篇写作”的初衷设计了这堂写作指导课。

关于话题,我的想法很简单——中学生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一定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身为老师的我设身处地地回忆一下,很容易就能想起中学时学校小卖部货架上陈列着的那些美食,而人至中年的我再也没吃过小卖部面店那么好吃的红油肉丝面。大的方向确定了,从哪个角度去介入美食呢?太泛太俗了不行,纯粹介绍美食肯定也不行,必须得让话题有点深度,于是最终选定了“私厨美食”这个小方向。因为私厨美食的背后,是家人,是一份沉甸甸的爱,还有每个家庭对生活的不同信仰,甚至还有地域文化的影子。这是一个具有延展性的话题,大有可为。

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调整,我一共上了三次课,每次的学情不一样,所以出来的效果是有区别的。第一次课先后在自己的两个班上,我让学生回家调查后来写,课堂上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分享,也能写出不少关于美食的细节,但是到了“反思”的难点环节,部分学生就跟不上了,模仿例文的痕迹较重。于是我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加强了难点部分的过程指导,得到了科组老师的认可。第二次课是薪火创课第二小组的研讨课堂,虽是借班上课,但这个班的语文素养很好,在没有要求课前调查的情况下,很多學生都有很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分享环节争先恐后,热闹非常,下课了还有学生抱怨自己举手了老师却没有叫到自己。课后,小组指导专家朱建军教授和伙伴们对我的课给予了肯定,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次课是“薪火”创课全组的公开课,出于前两堂课的信心,我没有提前布置调查作业,直接在课堂上跟学生们分享美食话题,出乎意料的是,我的课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学生对这节课提出的美食话题似乎不感兴趣,自然对于随即而来的美食写作任务也就迟迟进入不了状态。这节课是早上第一堂,专家教授们都很期待,结果我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课一上完,倪老师和伙伴们纷纷肯定了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流畅,在过程指导方面对大家很有启发意义。感激大家的鼓励之余,没有侥幸,也来不及顾及自己沮丧的情绪,我反复思考梳理,问题到底在话题上,还是过程指导不到位呢?真正好的课堂设计应该是有广适性的,不可能换一批学生会有如此巨大的效果差异。想到这里,我冷静下来,一再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设计。上午几节课结束后,在场的荣维东教授、朱建军教授、郭家海老师等几位专家教授分别给予了点评,主要从需进一步明确文体和精简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在跟专家教授们进行充分的交流甚至辩论后,我得出几点心得:

1.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美食话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但是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不一样。前两次的课堂,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家人,包括父母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有给自己制作美食的经历,这种情况下,老师在话题上加以渲染和引导,在关键的写作难点上指导到位,自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而第三个学校的学生居住的小区,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无暇为孩子做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家里的阿姨做饭给他们吃,或者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出去吃,一家人共同进餐的机会都不多,更别提什么私厨美食了。在这种前提下,“私厨美食”简直就是一个伤心的话题,何来开心的分享呢?从这个角度来说,缺少生活体验的写作,就是无源之水,无米之炊,硬性要求必定导致虚假写作,虚情假意,最终的导向性可想而知。

2.在写作文体的确定上,这次写作指导的预热准备部分容易引起误解,让人以为我是在指导写一篇说明文。这个问题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大家还是认可本次写作指导抒情叙述性的文体性质。有同伴提出,是否可以将第一部分调查环节的分享交流和写作去掉,但我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坚持自己的意见,第一个环节是为了充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包括食材要求、选择秘诀、制作过程与技巧等内容,看似与后文的内容没有直接关联,但都是在积累写作素材,为全篇写作的细节描写奠定基础。试问,一个连美食的制作流程都不熟悉的人,能写出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吗?我始终相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文章的细节出现真实性的问题,整个文章就不可能打动人。

3.写作过程的指导上,还需进一步精细化处理,真正做到给学生的写作搭好桥,步步为营,精心设计。这一点上倪老师提出的台阶式写作教学示意图和郭家海老师的写作量表都给了我很大   启发。

【学情分析】

找到美食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还不够,如何突破传统的写作指导思路,深入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搭建支架,这需要一切以真实的学情为出发点。生活经验的匮乏和写作经验的不足自然是需要考虑的两大方向。具体来说,细节描写和由物到人再到情的抒情方式是学生写作上的难点,写作过程指导中需以此为教学难点并加以突破。

【教学设想】

“激活吃货的生活经验,抒发独特的生活感受”是本次写作训练的目的。所谓“我手写我心”,初中生作文最要紧的是情感真挚,美食的话题必然是学生感兴趣的,但感兴趣是一回事,将感兴趣的话题写出心里话又是另一回事。指导过程大致分两步,首先要“看美食是美食”,接着要“看美食不仅是美食”,从而让学生突破“心中有感想,下笔却无言”的写作尴尬境地,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

课前让学生调查“私厨美食”的制作过程,仔细观察记录,并按要求拟定一份“制作清单”。有了这个基础,学生交流时才有话可说,能很快进入课堂情境,而真实的生活情景也为后面的细节描写和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是需要深入生活的,只有深入生活才有深刻的生活体验,面对生活的姿态才能实现从“远观”达到“体验”的突破。

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过程指导要细到什么程度?设计时自然是考虑得越周到越好,实施时视学情而定。如何突破由物到人再到情这一写作难点?一开始我想到的就是范文指引,自己写了几篇范文,逐步引导和示范。写作能力强的学生确实能有所启发,但写作基础弱的学生还是不能突破难点,于是增设了进一步剖析抒情范例的过程指导。

【学习准备】

学生提前回家调查,填好一份“私厨美食    清单”。

【课堂实录】

环节一,调查美食,激活经验

师:昨天让大家回家准备两到三种自家产的私厨美食清单。

(展示如下)

任务单1 美食制作清单

美食

名称 食材 制作 我的口味偏好(最喜欢吃谁做的,为什么)

所需

食材 私厨

秘诀 制作

过程 私厨

秘诀

师:今天咱们请两位学生来跟大家分享一下。选你最喜欢的一种就可以。爱吃是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谁愿意来分享?

生:我来。我家最好吃的私厨美食是我妈妈做的排骨炖黄瓜。一般都是土豆炖排骨,但是我妈妈喜欢用黄瓜炖排骨,她说女孩子吃黄瓜美容,而且黄瓜吃了不长胖。(生笑)原材料有葱、姜、料酒,还有黄瓜、排骨。排骨要切得特别小,这样比较入味,而且一口气吃那么多,小块点儿不容易长胖。(生笑)黄瓜要切大块点,不容易炖烂。大致的制作方法,排骨焯水在锅里加调料炒熟后,放入黄瓜加水用小火炖,水快开的时候加入干贝素,提鲜。口感偏好方面,黄瓜的软硬程度自己控制。我们家都是湖南人,喜欢加点自制的腌辣椒调味,黄瓜也会煮得特别软,还有排骨的汤汁可以用来制作泡饭,配点自制的酸豆角,非常好吃。(自己咽口水笑,生笑)

师:果然是私厨美食,有独特的做法和口味偏好,食用时还配了好几样家乡的特产。这道美食还兼有美容养颜健康的功效,太赞了!还有谁想分享一下?

生:我来。我是北方人,北方人做菜调料比较多,而且我比较喜欢吃肉,所以老家菜里头我最喜欢荷叶鸡。做起来很简单。

师:简单?谁来做呢?

生:我妈妈做的。先把鸡的内脏去除,剩下空壳,把生姜放入鸡肚,去腥解腻,再用酱油、盐和一点点味精把鸡全身都涂一遍,这样放薄荷叶上调味会比较好,还要放香菇,建议买干的泡一下,比较香。米用香米,倒到鸡肚子里用牙签扎好,再用荷叶包好上锅蒸一个小时左右。因为我比较喜欢吃软糯的,所以要蒸一个小时,正常的话四十分钟就可以了。

师:这个美食也很有特色,描述了独特的口味偏好,比较喜欢吃软的。这位学生也是很会吃的美食专家,以后你肯定也能做出特别好吃的美食。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老师爱吃的一道菜——蒜薹炒腊肉。这是湖南人的典型菜色。这里跟大家分享几个私厨小秘诀。蒜薹一定要嫩,要选嫩黄色的,腊肉要精选肥瘦相间的“五层楼”,这是我们老家的说法,是说一层肥一层瘦的上好五花肉。炒到什么程度,要看自己的口感偏好了。也可以加入其他的配菜,比如木耳,但不要太多太杂,会影响口感。我个人比较喜欢蒜薹炒软一点,腊肉切薄一点,不要炒得太干,所以我妈做这道菜的时候会先炒腊肉,(腊肉肥的部分)炒到透明后盛上来,接着干煸蒜薹,再把炒好的腊肉放进去,这时锅边洒点水“咕嘟”一会儿,菜会更入味。我看很多学生都流口水了。(笑)接下来你们把自己昨天回去写好的美食制作清单在组内分享交流,时间3     分钟。

(生交流)

师:这里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文字版的蒜薹炒腊肉的制作过程和私厨秘诀。

(屏显)

腊肉焯水洗净切片,蒜薹摘去老梗后切成小段,红辣椒切斜片备用。1大匙油锅中烧热,放入腊肉爆炒至透明,再放入蒜薹和红辣椒,加入调味料翻炒均匀就完成了。蒜薹要嫩(嫩黄色),腊肉以肥瘦相间的“五层楼”为最佳。

我喜欢蒜薹炒软一点,有点干煸的感觉最好;腊肉要切薄片,不能炒太干。所以老妈会把蒜薹和腊肉分开炒,出锅前还会在锅边洒点水翻炒一下,更入味,也能避免上火。

师:大家发现这段话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

生:第一段把食材要求和制作过程合二为一来讲,第二段包括了食材选择秘诀和自己的口味偏好、制作技巧。语言很简洁。

师:分析得很好。那么接下来,请学生们也把自己最喜欢的美食写在写作任务单上(展示任务单)的“任务一”环节,注意语言一定要简洁哦。时间同样是3分钟。

(生修改)

师:好的,接下来我们对照评价量表进行组内互评。

评价量表1

标准 评价 建议

☆☆☆ ☆☆ ☆

语言是否简洁(180字以内)

是否描述清楚了食材要求

是否描述清楚食材选择秘诀

是否描述清楚制作过程

是否描述清楚制作技巧

是否描述清楚自己对这道菜的口味偏好

(生组内互评)

环节二,描写细节,营造场景

师:跟学生们分享了美食的制作过程,是不是脑子里早已出现了一幅品尝美食的画面?现在这道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已经端出来摆在你的眼前,你深吸一口气,举起筷子正要下手……别忙!拍个照发个朋友圈分享一下再吃嘛!独乐乐不若与人乐,想象一下那个色香味俱全的样子,把它描述出来,讓大家也跟着一起流流口水吧!这里有一个表格可以打开学生们的思路,提供描写的多个角度。老师还写了一个示范的例文:

参考角度 具体描述

正面

描写 视觉 形状 示例:

纯白的盘子里,腊肉肥瘦相间,肥的透明、瘦的红亮,蒜薹嫩黄可人,再配上鲜红软香的湖南红椒,无疑是一道视觉的盛宴,让人食指大动。

一块腊肉入口,幽幽的烟熏味道瞬间从鼻腔到口齿间再滑入胃里,肉质Q弹有韧性,越嚼越香,香浓馥郁的口感让味蕾得到极大的满足和挑战,让人觉得空口吃这样一道菜是一种原罪,必须配上一口米饭,让饭菜在口齿间亲密接触,再生出软糯浓稠的滋味来。

颜色

光泽

嗅觉 气味

味觉 前味

中味

后味

侧面

描写 独特感受

其他人的反应和感受

师:看着就好吃是吧?(笑)学生们赶紧写,把你的美食体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5分钟时间。(生写)小组内交流,互相看看谁写的美食最诱人?

评价量表2(细节描写)

标准 给个评价呗 建议

☆☆☆ ☆☆ ☆

是否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

是否正面侧面相结合来描写

是否写出了独特的感受

是否让你读了想流口水

是否能让你想象出这道菜的样子

(生分享交流)

师:有学生说,老师吃起来容易写起来难啊,能想到的东西都写得差不多了,感觉还是没把那种感觉写出来,怎么办?没关系,除了直接写它的好吃,咱们能不能也从其他方面来写出美味的感觉呢?学生们想一想,我们对一种美食的感受往往与品尝这种美食的经历有关。尝试回忆让你记忆犹新的一次品尝这种美食的经历。闭上眼睛重回当时的场景,并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屏显)

任务单2  营造场景写经历

参考描写角度 具体描述

相关物件 杯盘形状、颜色

餐桌

餐饮环境 地点

时间

天气

光线

是否有特殊之处 特殊场合或节庆日

特殊吃法要求

美食制作者的言谈举止

一同进食者的反应感受

自我的独特感受 当时的感觉

回想时的感受

(生写)

师:小组内交流,互相读一读,再现回忆中的场景。互相提修改建议。

(屏显)

评价量表3(场景描写)

描写角度 评价

☆☆☆ ☆☆ ☆

美食相关的物件

餐饮环境

是否有特殊之处 特殊场合或节庆日

特殊吃法要求

美食制作者的言谈举止

一同进食者的反应感受

自我的独特感受 当时的感觉

回想时的感觉

(小组讨论,修改并分享交流)

环节三,索物寻迹,反思情感

师:好吃的食物那么多,为何我们偏爱这     一种?

生:我妈妈经常给我做这道菜。我不高兴的时候、考试考得好庆功的时候,我妈都做这道菜,百吃不厌。

生:我奶奶已经去世了,我想起这道菜就想起我的奶奶。

生:牛肉丸是我们老家潮汕的特产。

师:我想咱们班五十名同学,每位同学应该都能讲出自己独特的体会。这个体会与一个字相关——“情”。刚才同学们说的,有亲情,有故乡情。那咱们要怎么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呢?

(屏显)

母亲的爱啊,如同那精挑细选的一层一层的腊肉,在岁月的锅中被翻炒成透明,在青的蒜薹和红的辣椒的映衬中,散发出淳朴而独特的香味,怎么吃都不会腻。

师:学生们从这段话中看出了什么?

生: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爱比作“精挑细选的一层一层的腊肉”。

生:还有一个,“岁月的锅”,这是暗喻。

生:“青的蒜薹和红的辣椒”是指什么?

师:问得好。有学生能回答吗?

生:那是配菜。

师:这位学生回答得很专业,蒜薹、辣椒不就是配菜吗?配色增香还吸油解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整体地来看这段话。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腊肉、锅、蒜薹、辣椒,都是这道美食的原材料,在这段话中都与“母亲的爱”连接在了一起。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些原材料分别与“母亲的爱”有何关联。

(分析过程并展示结论)

本体(抒情物) 喻体(抒情对象)

选择抒情物 提取抒情物的属性 进一步提取抒情物的属性 对接的情或物

腊肉 精挑细选、肥瘦相间;盐腌熏制,工艺复杂 需要用心 母亲的爱悉心体贴、无微不至。

香味浓烈,有刺激性;

爽口不腻(选择恰当的炒制方法及配菜) 淳朴而独特 母爱给人的温暖和抚慰。

锅 历时久远、翻炒食物 时间、历练 母爱在岁月中沉淀,牢固不摧。

青的蒜薹、红的辣椒 配菜 配色增香,吸油解腻;映衬主要食材 生活的次要方面(挫折不顺;偶尔的小插曲)。

师:学生们发现了这段抒情里有什么秘诀?

生:比喻要想用得好,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连接点必须要选好。

生:用比喻来抒情,先要选择恰当的抒情物,再提取抒情物上与抒情对象相关的属性。

(抒情路径总结)

选择抒情物→提取抒情物的属性→对接生活中的相关物或情

师:刚才同学们归纳得太精彩了。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再来看以下两个文段中的抒情,就觉得很簡单了。

(屏显)

1.我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人生啊,就如同这盘蒜薹腊肉,要想得到生活的青睐,你必须把自己炼成那精挑细选、肥瘦均匀的上好五花肉,再经过盐腌、熏制,在岁月的锅中被翻炒成透明,才能在青的蒜薹和红的辣椒的映衬中,散发出淳朴而独特的香味,让人越品越有味。只有历经过生活洗礼的人才会明白,这是成长的滋味,也是幸福的滋味。

2.故乡的滋味,在母亲端上餐桌的蒜薹炒腊肉里,在外婆精挑细选邮寄给我的上好五花腊肉里,也在乡亲们像旗帜一样成串挂灶台上的油光黑亮的腊肉里。这道源自故乡的美食穿越了时空的阻隔,在岁月的锅中被翻炒成透明,在青的蒜薹和红的辣椒的映衬中,散发出淳朴而独特的香味,怎么吃都不会腻。

师:接下来请学生们结合自己选择的美食的实际情况,写一段抒情的语言。时间5分钟。

(屏显)

评价量表4(借物抒情)

标准 评判 建议

☆☆☆ ☆☆ ☆

物的属性提取是否合理

情是否叙述明白

物和情的链接是否顺畅

(生写作并分享交流)

环节四,修改润色,缀连全文

师:刚才我们围绕“美食”的相关主题讨论了很多素材,现在我们把这些素材汇总,看看有些什么惊喜。

(展示“魔方多面体”美食主题题材库示意图,并示范)

食材选择:蒜薹要嫩,腊肉要肥瘦相间的上好五花肉。 外观口感:腊肉肥的透明、瘦的红亮,蒜薹嫩黄,湖南辣椒鲜红软香。香浓耐嚼,很好的下饭菜。 地域/时令特色:腊肉是湖南的特色食物,熏制过程复杂。/过年。

制作过程:可根据口味偏好调整。 相关特色场景:年前制作腊肉;过年吃腊肉(猪血丸子炒腊肉的地方特色菜)。

共同用餐者的表现:身为北方人的丈夫每每对我老家的腊肉赞不绝口。 美食制作者:外婆、乡亲熏制腊肉,妈妈炒蒜薹腊肉。 独特感受:母亲的爱;生活的磨炼;思念故乡。

(生在任务单中绘制题材库示意图)

师:示意图绘制好以后,请勾选素材,串联思路。同学们思考一下,哪些素材是必须的?

生:“外观口感”的细节描写。

生:地域、时令或场景方面的特色。

生:自己的独特感受,议论抒情。

师:细节和独特之处不可少。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个性来。同样五分钟时间,大致勾勒提綱结构就好,课堂上不需要写得太细致,课后咱们再补充。

(生写提纲结构)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自己这节课的美食“鉴赏”成果。你来!

生1:我最喜欢的是我妈做的甜酸排骨。妈妈喜欢用花边的圆盘来装荤菜,仿佛这样会让人更有食欲。排骨的香味如同小鱼勾引着我。

师:打扰一下,文章的标题是什么?

生:我的专属美食。

师:好的,继续。

生:那香味引得我直咽口水。排骨肥瘦正好,再淋上鲜红酸甜可口的汁,一口咬下去那叫一个满足,瞬间就能感受到独特的肉香在嘴里迸发。排骨有几处炸得焦焦的,酥香焦脆的口感还在齿间徘徊,一股酸酸甜甜的滋味又从舌尖传来。先酸后甜,最后酸味和甜味在口腔蔓延。母亲的爱就如同甜酸排骨的汁,酸而又甜,简单而又复杂。那一块块精挑细选的排骨是母亲用心的象征,那鲜红的汁是母亲热烈的爱,那炸得焦脆可口的排骨是母亲对我的了解。

师:好,非常好!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呢?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加一个事例:你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给你做的排骨?比如说有一次考试考得不好,回家不开心的时候,妈妈为了哄你开心,给你做一个排骨;为了奖励你的一点点小进步,给你做的小排骨。是不是把母亲的神态、动作,端上来的表情加进去会更加好?好了,私厨的味道酿造了私属的VIP的爱。还有很多同学想分享,可惜时间有限。私下里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也会很有感受。同学们可以回去再观察观察,修改修改,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下课!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兴华一路海滨中学;518101)

猜你喜欢
蒜薹腊肉排骨
腊肉飘香
机智套话
拔蒜薹
闲话“腊肉”
抽蒜薹
抽蒜薹
抽蒜薹
可乐排骨制作秘籍
吹了七天七夜的腊肉
排骨焖面好味道 香气四溢味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