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用法与法同行

2019-11-28 12:47张前英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青少年

张前英

【单元复习概述】

教育部主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是我们进入初中后第一次系统接触基础的法律知识内容。本单元有两个核心概念:法律和法治;两组重要的关系: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法律与道德行为规范的关系;两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判定:法律的特征,保障未成年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基础考点梳理】

一、生活需要法律

1.如何理解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如何?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表现有哪些?)

(1)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前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什么是法治?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用)

(2)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地位)

(3)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意义)

二、法律保障生活

1.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注:最重要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法律有什么作用?(法律是如何保障我们的生活的?)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三、法律为我们护航

1.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自身特点: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的侵害。

(2)未成年人的地位: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当今社会现实依据:在现实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2.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如何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4.法律给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该怎么做?(如何对待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2)同时,未成年人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四、我们与法律同行

1.依法办事的要求有哪些?(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1)对个人: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2)对他人、集体: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3)对社会: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3.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什么好处?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4.法治时代,青少年应该怎样树立法治意识?(对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的要求是什么?)

(1)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2)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重难点拓展】

1.如何正确认识法律和道德等行为规范的关系?

(1)联系:法律、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区别: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的不同

2.从不同角度,谈谈应该怎样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国家: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未成年人保护联动机制;等等。

(2)社会: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关心、爱护未成年人,保护其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等。

(3)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和受教育权;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等等。

(4)家庭:自觉履行抚养、监护和保护义务;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进行积极健康的教育引导;等等。

(5)未成年人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远离不良诱惑;学习法律知识,依法律己,依法维权;等等。

3.为避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怎么做?

(1)国家:①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②加强监督和管理。

(2)社会:①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②加强法治宣传,营造学法、守法的社会氛围,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③净化文化环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学校:①要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③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建立问题学生的跟踪、帮教制度。

(4)家庭:①家长要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职责,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②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

4.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与法同行?

(1)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决捍卫者。

(2)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3)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4)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典例解析】

1.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等八部法律。这有利于(  )

①全体公民严格执法 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执法权是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职权范围,公民是没有执法权的,所以①的说法错误。故选D。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这一“车让人”的新法规出台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明显减少,在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也有下降趋势。新法规体现了法律(  )

A.规范作用

B.既有规范作用,也有保护作用

C.保护作用

D.只有规范作用,没有保护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法律作用的理解。材料中“车让人”新法规的出台和实施说明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是法律规范作用的体现;同时,不文明过马路现象及交通事故的减少说明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体现出法律还具有保护作用。综上分析,本题应选B。

3.九年级(1)班的同学正在复习“走进法治天地”专题。王老师让同学们讨论一个观点:“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设置的四道防线,我们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就有了万无一失的保障。”李昊轩同学认为四道防线为我们打造了一张全方位的保护网,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而潘丽影同学则认为此说法不完全对,可她又说不清楚为什么。

请你把自己当作他们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其中,谈谈自己对此观点的具体看法。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大部分同学对四大保护的含义及作用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这四道防线是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力武器。但这四种保护只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而要真正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还要靠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自我保护,是一个人生存所需的重要能力。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本领,是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面对不法侵害时,只有学会自我保护,才能保持高度警惕性,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只有当我们具有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四道防线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综上分析可见,王老师给出的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专题训练】

1.2019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颁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开始施行。其要求:中小学、幼儿园每餐应由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这(  )

①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 ②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③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物质帮助权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和学校保护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两年多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新修订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其中明确规定,被执行人为未成年人的,人民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一规定体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  )

A.司法保护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D.学校保护

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将依法治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起来,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要求,这就是依法治国的新定位。之所以将依法治国进行新定位,是因为(  )

①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 ②法治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兴乱 ③国家和社会治理只要有法律就够了 ④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列宁说:“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法律必须依靠社会舆论来保障实施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D.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5.因为无聊寂寞,周某先后5000余次无故拨打119等报警电话,长期占用紧急报警电话线路,严重扰乱正常接出警工作。后来,周某被警方成功抓获,并被处以10日行政拘留。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公民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B.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

C.公民受到法律的约束,不受法律的保护

D.任何人违法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青少年犯罪、环境污染与吸毒犯罪,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趋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由此可见(  )

A.社会各界应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B.青少年要认真学习法律,做到依法律己

C.当代的青少年已经不可救药了

D.青少年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7.下列关于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都可以实施国家强制力

B.凡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都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C.凡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

D.道德没有任何约束力,必须靠法律来维护

8.2013年至2018年,检察机关对周永康、孙政才、令计划、苏荣、郭伯雄、徐才厚等120多名原省部级以上官员立案侦查,对100多名原省部级以上官员提起公诉。依据材料可以看出(  )

①我国崇尚法治精神,依照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可适当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法律只对少数人具有约束力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9.《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初中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某班准备开展一次增强中学生法治意识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们准备先在本校学生中开展一次关于法治意识的小调查,请你设计一个问题。

(2)调查之后,根据调查数据,同学们绘制了数据统计图:

请你对上述调查数据统计图所显示的结果及产生原因作出分析。

(3)为了进一步增强全校同学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该班同学准备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主题做一期法律知识宣传板报。下面是板报的一部分内容,请你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我国关爱和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法律是(     )。

②其中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对未成年人实施有效的(   )保护。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这是对未成年人的(   )保护。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这是对未成年人的(   )保护。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这是对未成年人的(   )保护。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C 6.B 7.C 8.A

9.(1)如:国家颁布的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法律是什么?面对不法侵害,你应采取的做法是什么?

(2)结果分析:图一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对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所了解,有少部分同学不是很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图二调查结果显示出大部分同学懂得在受到伤害时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但还有少部分同学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原因分析:一方面,国家、社会和学校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这与家庭教育和同学们的自我学习形成了合力,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在不断增强,法律知识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有些家庭教育缺失,个人法治意识淡漠,对法律知识的重视与学习不够。

(3)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②家庭 学校 社会 司法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法治青少年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公司成长的“法治之钥”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
镜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