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在防范区域金融风险中的作用探析

2019-11-28 08:37王娟
时代金融 2019年28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信贷金融机构

王娟

摘要:目前,区域性金融风险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在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放在了“三大攻坚战”之首。征信作为一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其在防范和降低金融风险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征信业“信号灯”和“安全阀”的作用,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有力支撑,便成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重点。

关键词:征信  区域金融风险

一、依托征信系统建设,充分化解区域金融信贷风险

征信系统(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全称为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设立的初衷,即是为防范金融风险,为促进金融业发展提供服务。征信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遏制了“多头借贷”“诈骗借贷”“骗取政策补贴”等失信乱象。征信系统“关联关系查询”“对公业务重要信息提示”等征信产品运用,帮助金融机构理清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迅速梳理“优劣客户”,判定异常交易,在对接金融机构贷后管理和风险评估中起到较强的警示作用。征信系统分行业、地区、出资人、投向、大户等多维度展示资金流动链条变化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帮助监管机构及早识别和发现风险苗头。征信系统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帮助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从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识别风险隐患,掌握风险应对的主动性,遏制金融风险跨市场、跨行业、跨地区传染转移,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提供基础保障。

(一)征信系统庞大的数据库为防范区域金融信贷风险创造了条件

征信系统包括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征信系统,2006年1月在全国联网运行。截至2018年底,个人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9.8亿人,企业征信系统收录企业和其他组织2582.8万户企业。同时,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征信系统日均查询分别达到了482.2万次和30万次。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累计接入机构3531家和3438家,基本覆盖各类放贷机构。

(二)征信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本质上化解区域金融风险

1.数据及时更新,提高区域信贷风险跟踪监测水平。征信系统是一个T+1系统,数据每天进行报送、加载和迁移,更新频率非常快,个人和企业状态及变化能及时反映在系统中。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查询征信系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个人和企业在各家机构每天的贷款、担保等变动情况。更重要的是,征信系统数据是各家金融机构总部直接上报,是个人和企业情况的真实反映,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是单个金融机构单独调查不能达到的。根据个人和企业贷款风险管理的需要,信贷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利用征信系统实施对客户进行跟踪和监测,进而能结合个人和企业数据的变化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调查分析,对区域内个人和企业风险及时做到合理把控,全面提高信贷风险跟踪监测水平。

2.数据维度齐全,增强防范不良区域信贷风险能力。征信系统中的数据,尤其是企业数据不仅包括正常的业务信息,而且包括一些欠息、逾期信息等,为识别高风险客户、拒绝授信提供了直接且具有说服力的数据。金融机构在对客户进行信贷审批时,通过查询征信系统中该客户反映出来的不良情况、经济活跃程度,做出分析和判断,对客户的风险水平进行初步测定,同时结合客户实际情况,圈定不良客户,防范和降低不良客户的信贷风险。

3.数据汇总方便,增加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手段。个人和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其微观操作的结果,必将会总体反映在经济宏观运行中。对某一区域个人和企业总体情况进行监控,为金融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线索,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程度减少金融机构风险,保证货币政策有效传导,达到维护金融稳定的目的。充分利用征信系统的分析工具,能及时发现一个区域内个人和企业信贷的总体分布情况,防止信贷过度集中于某一区域,构筑牢固的监管防线。征信系统统计汇总功能的实现,弥补了统计数据及现场调查的不足,为研究区域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

(三)征信系统能够有针对性的选择优质客户,从微观上把控区域金融风险

1.识别虚假交易。在信用交易中,一些不良受信人利用法律漏洞,采取各种手段办理虚假业务,规避国家法律法规关于信用交易用途的限制,以合法手段掩盖其非法目的,给信用交易带来了极大风险。征信活动可以帮助信贷机构对借款者提供的信息与真实信息进行比对,洞察借款者之间复杂的关联关系,杜绝身份欺诈和盗用等情况的发生,侦测欺诈申请,识别虚假交易,揭示放贷时因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欺诈风险。

2.遏制不良信用行为。征信活动在揭示金融风险的同时,有效地防范了道德风险,遏制了不良信用行为的发生。从理论研究来看,征信体系实现了信息共享,使得授信方能够共享授信对象的违约信息,对授信对象会产生一种纪律约束。这使不良信用行为将无所遁形,失信者的交易成本增加,甚至不能继续获得交易。为了避免这种惩罚,受信方会遵守信用交易承诺,按时履约的意识不断增强,从而降低信用交易的违约率,增加信用交易的份额,并且减少了同时向多个授信机构申请交易的行为。

(四)征信系统可以分析宏观数据,提高区域金融风险预警能力

1.通过分析区域信贷支持水平和运作效率,暴露区域金融风险的双重性。一方面,区域信贷支持水平过度,就会使区域实体经济面临泡沫风险;相反,信贷支持水平不足,则可能导致区域实体经济潜在滞后的风险。实体经济的需求是衡量信贷风险杠杆总量合理水平需要把握的“度”的客观准绳。金融机构信贷投入实体经济是发挥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重要一环,过度投放必然会形成泡沫,投放不足必然影响经济发展动力。另外一方面,信贷运作效率,反映出同等货币供应情况下金融机构风险杠杆作用于实体经济的效率,进而防止信贷周转效率低影响实体经济的运作风险。

2.通過分析区域信贷质量和集中度,暴露区域金融风险的突发性。信用风险是信贷质量低下的必然结果。征信系统记录了金融机构每个微观个体客户每笔信贷业务的还款履约动态情况,可以汇总统计微观个体贷款逾期情况,展示区域信贷质量。同时,信贷集中对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风险。征信系统记录了微观个体每一笔信贷业务,采集了每笔信贷业务合同的主要信息,可分地区排列出大户的序列,来分析金融机构信贷集中度情况,防止信贷过度对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风险。

3.通过分析区域信贷异地流动,暴露区域金融风险的外部传导性。异地贷款是指金融机构把资金投往非本地区的微观个体客户,本地实体经济将错失相应的资金支持,产生机会成本;同时,金融机构的效益受限于外地客户的信用状况,如果贷款过度流出,不仅本地实体经济面临资金外流问题,也将面临外地信贷信用风险大量流入本地的问题。因此,监测区域信贷异地流动,可以防止异地贷款过度影响本地实体经济发展的区域外部传导的风险。

二、依托社会征信宣传教育,营造信用环境,防范区域金融信用风险

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征信宣传教育通过弘扬信用文化、营造诚信氛围、提升信用意识、维护信用权益的独特方式,为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为金融安全运行和市场经济规范发展营造了舆论环境和诚信氛围,有助于推动辖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征信宣传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舆论引导、政策咨询、培训教育等方式,使受众在认同诚实守信基本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在经济交往中自觉践行承诺,取信社会,实现内在价值追求与外在评价的统一。信用教育的开展普及和传播了信用文化,强化了信用关系中的责任、激励和约束,有助于公众诚信意识的培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助于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环境的形成。从我国实践看,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统一部署下,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信用记录关爱日”“征信知识宣传月(周)”等全国征信专项宣传活动,利用营业网点资源优势,面向信用消费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达到了信用教育的效果,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对防范区域金融信用风险,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信贷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