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大学生体育健康理论课程教学中基于网络媒介传播与传统集中授课制的对比研究

2019-11-28 14:22温彦贺金鹏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7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对比研究高校体育

温彦 贺金鹏

摘 要:构建了基于网络媒介传播的高校体育健康理论课教学模式,并通过与传统集中授课制的教学实验,对比研究了两种模式在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学生满意度的差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对比研究;高校体育;网络传播

一、高校大学生体育健康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依据国家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规定“对于体育理论部分的学习不少于教学时数的12%”。但是在目前学者调查研究的现状来看,仍然有部分高校存在对理论部分教学理念落后,领导和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时数不足的现状。体育理论课程的缺失不利于对大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理念的培养,使体育课陷入重技术,轻理论的误区。近几年,频频发生的校园体育伤害事件,未尝不是轻视体育理论知识普及的后果。

二、目前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

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授课制,目前从教学方法来看,主要有小班授课制、启发式教学与兴趣小组制、微格教学法、“慕课”教学法等。从传统的“教师——学生”的单维灌输式教学向“教师——学生——互联网——教师”的多维教学模式转变;从传统的课堂授课向新技术、新媒体的网络授课模式转变;从固定课时的教学模式向连续而精炼的知识点授课模式转变。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我校经济管理专业2017级大一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90人,男女比例相当。

(二)研究方法

(1)对照实验法

实验组采用基于网络传播的形式,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考核形式以及教学时数与对照组相同。在教学方法上改为制作体育课程App软件,进行网络授课,把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拆分为18个知识点并制作多媒体教学内容推送到学生手机进行自学。教学内容每周更新一次,每次学习时间为10分钟左右。总体教学时数与对照组相同。

(2)问卷调查法

课程结束后制作《体育理论课程教学满意度问卷》,发放给学生填写并回收。

(3)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 19.00和Excel 2013软件,运用方差分析对不同组间学生的考试成绩及问卷统计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两种不同教学方法在教学效果上的比较

结果表明:如表1所示,实验组测试成绩均值为67.04分,对照组的测试平均成绩为57.22分,实验组均值比对照组提高了9.82分,显著性水平P=0.002<0.05,差异性显著,表明两组数据在均值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实验组在教学效果上要优于对照组。我们分析原因主要有,首先实验组的教学内容是分散的,每周都有新的知识内容通过网络发布到学生手中。这种连续性学习的模式符合知识获取的规律,可以使学生比较系统,全面的获得体育理论知识。而且现代大学生的手机软件利用率非常高,从手机获取知识符合学生的习惯。其次,教学时间的分散,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每次10分钟左右的知识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学生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分层次的学习。

(二)男女性在不同知识内容教学效果的比较

两组均使用同一份测试试卷作为考核结果。在试卷中,“健康理论知识”和“运动损伤与预防”的内容均占总分数的50%。(如,表2)

得到测试结果如下(表3),实验组男性与女性在两种不同测试内容的表现要好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采用的新型教学方法对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两组中,男性在“运动损伤与预防”知识的测试上成绩均值最高,女性在“健康理论知识”的成绩均值比较高。经过调查分析发现,男生在平时参加课余锻炼比较多,运动项目的激烈程度也高于女性,所有在“运动损伤和预防”的知识储备要高于女性。女性更关心减肥减脂等“健康理论知识”,所以在测试成绩中可以反映出来男性与女性在不同的体育理论知识接受度上存在差异。

(三) 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比較

对两组学生发放教学方法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打分,10分为最高分,1分最低分。 统计结果如下(表4),实验组的满意度得分均值为7.05,对照组的满意度得分均值为5.44,通过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P值=0.02<0.05,两组间满意度得分差异性显著。数据表明实验组中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

五、结论与建议

(一)在本研究中,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方面确实产生了差异,基于网络传播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好。以后的体育健康理论知识教学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传播软件对大学生受众群体进行分层次的精确覆盖,并获得及时反馈。

(二)基于网络传播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满意度比传统集中授课模式的满意度要高。网络技术的介入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学生对新技术新观念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大网络传播媒介的运用。

(三)在研究中发现,男女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不同,存在明显差异。在今后的教学方法改进中,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性别不同带来的差异,从而做到因势利导,合理调配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军,郄捍烈.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1):92-93.

[2] 陈理标,李秀华,黄茂武,等.多媒体课件在普通高等院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实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05):104-106.

[3] 张伟.多媒体技术在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2):59-61.

[4] 吴明智,曾吉,李智伟.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1(05):23-24.

基金项目:文章为邯郸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的成果,项目编号:2018084。

作者简介:温彦(1981.04- ),女,汉族,河北武安人,河北工程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健美健身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对比研究高校体育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