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音乐基础理论学科发展问题浅析

2019-11-28 01:59李玲
戏剧之家 2019年30期
关键词:调性

李玲

【摘 要】音乐基础理论(简称乐理)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无论哪一类的音乐家、音乐工作者,无一不是从乐理学习开始,乐理成为音乐大厦的基石。本文主要以斯波索宾、李重光、缪天瑞、童忠良、任达敏等人编写的乐理教科书作为分析对象,探究目前乐理学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音乐基础理论;调式;调性;七声音阶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0-0050-02

我国自解放以来出版的基本乐理的教科书有很多,影响较大的几部均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即斯波索宾的《音乐基本理论》、李重光先生的《音乐理论基础》和缪天瑞先生的《基本乐理》。其中最具权威的应该是斯波索宾的《音乐基本理论》,虽然李重光先生的《音乐理论基础》使用最普遍,但其体系和内容(民族乐理部分除外)主要来自斯波索宾的著作。本文主要以斯波索宾、李重光、缪天瑞、童忠良、任达敏等人编写的乐理教科书作为分析对象,探究目前乐理学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音乐基础理论教学是各科音樂教学的基础,基本的概念、术语是否严谨无误,直接关系着教材建设的质量与教学改革的效果。已出版的乐理教科书存在着某些基本概念把握不够严谨的问题,这包括一些较有影响的乐理教科书(或音乐辞典)也时常出现解词含糊、概念不清、定义欠妥等现象。因此,笔者就乐理中争议较大的几个基本概念问题进行探讨。

一、调、调式和调性概念辨析

调、调式和调性是基本乐理中非常重要的三个基础概念。作为概念,应该是科学认识的成果,并能够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而作为概念的定义,必须揭示概念内涵的实质。然而,在国内众多出版的基本乐理教材中,对这三个概念的表述都不尽相同。

(一)关于“调”的定义

第一,缪天瑞《基本乐理》:“有两种含义,一是与音阶(调式)相应(音阶是理论概念,调是对作品的称谓);二是指主音所在,即调高。此时亦称为调性,兼指调式和调高。”

第二,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调是调式的音高位置。调的名称由两部分组成,即主音的标记和调式的标记。”

第三,童忠良《基本乐理教程》:“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称调高,简称调。”

第四,李重光《基本乐理通用教材》:“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叫作调。”

第五,任达敏《新概念乐理教程》:“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作品的主音高度,也叫做调性;二是指大调或小调,也就是调式。”

第一、第二、第五是兼指主音和调式;第四所指的调的概念不是很明晰,“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叫作调”,那么含有变化音级就不能构成音列不能形成调吗?显然这个定义是不准确的;第三则是指主音的音高。

(二)关于“调式”的定义

第一,斯波索宾《音乐基本理论》:“几个音根据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而联结成一个有主音的体系,这些音的总和就叫作调式。”

第二,缪天瑞《基本乐理》:“本教材用音阶来取代调式的说法。”

第三,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按照一定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作调式。”

第四,童忠良《基本乐理教程》:“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心音,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叫作调式。”

第五,李重光《基本乐理通用教材》:“几个音(一般不超过七个,不少于三个)按照一定的关系(高低关系、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音组织,并以某一音为中心,这个音组织,就叫作‘调式。”

第六,任达敏《新概念乐理教程》:“是一部音乐作品的音阶组织。”

第一指的是主音及相互之间的“一定关系”;第二和第六指的是音阶;第四对“一定关系”进行了说明;第三和第五也是指主音及相互之间的“一定关系”。第一、第三、第五这类定义是目前最通行的解释,但对“一定关系”没有作进一步阐述,容易使学生产生疑惑;第四的定义虽对“一定关系”进行了说明,但其具体指的什么有待商榷;第二和第六指音阶这一说法也值得斟酌。

(三)关于“调性”的定义

第一,斯波索宾《音乐基本理论》:“是调式的音高位置。”

第二,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调(包括主音高度和调式类别)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叫作调性。”

第三,童忠良《基本乐理教程》:调式和调高的结合,通常叫作调性。”

第四,李重光《基本乐理通用教材》:“调式所具有的特性,叫作‘调性。”

第一认为调性是指调高;第三指的是调高和调式;第二和第四指代模糊,会使学生产生“调式所具有的‘特性或‘特质又是什么”的疑惑。

调、调式和调性作为三个概念,应该指代或重点指代不同的对象,彼此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不同国家民族习俗、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音乐观念、不同理论家的个性,在不同著作中的表述和含义也各不相同,归纳如下。

关于“调”的含义。调的含义是很宽泛的,不能因为突出某一两种含义而否定其他意义。比较中西方,中国的调含义更广泛,西方大、小调的含义着重侧重主音和调式的结合。

关于“调式”的含义。调式含义在各教科书及音乐词典中的分歧较少,基本上表示若干个音围绕主音(或中心音)按一定关系组织在一起的有机体系。许多教材对“一定关系”进行了说明,主要强调音程关系,《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也是这样进行论述,“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心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称为调式。”

关于“调性”的含义。根据最新版《新格鲁夫音乐和音乐家词典》介绍:“这个词最早由Choron在1810年用来形容主音上下的主导及附属的安排……”①,这说明调性(Tonality)是较晚才产生的概念,并且其含义是随着浪漫主义的繁盛、晚期、进入20世纪新音乐的过程不断由作曲家、理论家进行发展,如比利时音乐理论家费蒂斯、法国作曲家拉莫、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等。

“调性一词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主音音高,其二是调式。”②虽然调性可以从广义(主音和调式)和狭义(主音))方面进行理解,但从“调性”一词的产生及发展来看,其狭义意义应该比重更大些。随着半音化的进程,调性逐渐扩张和延伸,发展到20世纪的扩展调性、泛调性、多调性、无调性等,勋伯格甚至认为音的重复或强调都意味着调性,因此调性的概念从狭义的主音或中心音进行理解应更合适。

二、传统七声音阶的命名问题

“中国传统音乐由于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历史悠久,而使用着多种音阶。其中影响最大、形成传统理论体系,并且紧密相关于宫调之学的”有“正声调、下徵调、俗乐调③”三种。尽管如此,用以体现这三种传统音阶概念的称谓却异常混乱。“‘正声‘下徵‘清商都是古代专有术语,特指这三种音阶结构。”④这种分歧、混乱还表现在命名的依据上,同时也说明,命名依据的不同,是造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表现形式。

一是以音阶的“内部结构关系”为依据,如“正声音阶”“下徵音阶”“清商音阶”等;二是以“时序”为依据,如“古音阶”“新音阶”等;三是以“乐种”为依据,如“雅乐音阶”“清乐音阶”“燕乐音阶”等;四是以“阶名”为依据,如“变徵音阶”“清角音阶”“闰音阶”等;五是以某种抽象性的“情感表现”因素为依据,如“苦音音阶”“欢音音阶”“软弦音阶”等;六是以“地區”或“乐律学家”的名称为依据,如“龟兹音阶”“苏祗婆音阶”“祖孝孙音阶”等。

实际上,关于三种传统七声音阶之概念,不少理论家都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特别是已故黄翔鹏先生通过几十年的挖掘整理和深入研究,为三种传统七声音阶概念的形成和体系的建立,并力求使之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民族化,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提出了准确性强、可信度高的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这些理论观点已经得到众多音乐家们的认可。目前来看,以“乐种”和“时序”命名的“音阶”概念仍然影响较大。针对用“时序”和“乐种”命名的“音阶”概念,有的理论家非常明确、非常客观地指出:“音乐考古文物的出土和测音结果已经证明,三种七声音阶都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出现定型了,时序上不分‘古‘今,而用时序表述音阶,也反映不了音阶本身的音程结构关系和技术原理,所以这种称谓方式自然不宜采用。⑤”也就是说,“新音阶其实不新,旧音阶其实也不古……所谓‘新音阶倒是在远古即已存在的古老音阶。⑥”另外,“‘雅乐‘清乐‘燕乐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乐种名称,如同今天的西安鼓乐、福建南音一样,每个乐种里的音乐是没有音阶限制的,三种音阶并用。而且据文献记载,历史上的清乐恰恰多用‘燕乐音阶,如果用这套术语阅读古代文献就会搞糊涂了,所以也不宜沿用下去。⑦”

笔者认为,用音阶的内部结构关系作为三种传统七声音阶命名的依据较为科学、准确。因而赞同使用有关“正声音阶”“下徵音阶”“清商音阶”等概念。“固定音程关系的音列是以‘正声音阶的音列为基准的,所以称其为‘正,表示其他以此为准的意思。下徵音阶的宫位正好处在正声音阶的‘徵音上,古时的算法是从下方的徵音算起,所以称为‘下徵。清商音阶的宫位正好处在正声音阶的商音上,所以称作‘清商音阶。⑧”

注释:

①新格鲁夫音乐和音乐家词典[M].杨林译.第25卷第583页。

②黄虎威.转调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

③音乐学科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④⑤⑦⑧薛良.音乐的实用知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

⑥黄翔鹏.溯流探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

[1]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调性
《后调性音乐中的音高组织体系、技法及分析》评介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20世纪20—30年代多调性观念与技法管窥
协和无调性:一种具有创意的和声处理方法
——以利盖蒂的部分音乐作品为例
序列与调性的融合——论20世纪下半叶序列音乐的发展
理查·施特劳斯“音诗”的调性组织结构特征
谈“调性”
界定·分析·理解
——泛调性音乐分析引论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