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多元特征研究

2019-11-28 01:59关月婵
戏剧之家 2019年30期
关键词:美学思想多元唐代

关月婵

【摘 要】由唐代當时的音乐发展状况展开,音乐美学的内容融合了众家之所长,不仅有先秦时期带来的儒家思想内容,还有魏晋带来的美学思维模式,与此同时还有道家思想同众家思想的融合,这样的内容就促进了唐代音乐美学思想多元化的存在,这样的环境也是唐代时期文化、艺术都集中表现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唐代;音乐;美学思想;多元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0-0052-02

随着民族音乐文化的相互交融,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唐代不仅从经济而且从政治方面都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当时的唐人对于音乐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喜好,思想的开放,多元性的文化,都使得唐代的音乐美学思想带有十分多元的文化色彩,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唐代音乐美学思想出现多元化的特征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样的多元化内容还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儒家、道家思想以及魏晋时期的美学思想模式,而且还按照各家的思想内容集合了整个唐代的音乐美学思想多元特征。

一、儒家思想在唐代音乐美学思想中的美学体现

(一)礼乐的认知

礼乐制度产生于中国的先秦,这种制度是按照享受音乐水平进行社会等级划分的一种政治性制度。理和节是礼乐制度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为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十分稳固的基础[1]。礼乐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体现了音乐对于古代人民感知与教化的地位,礼乐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不可忽视的主流思想,这样的思想也一直在沿用,在唐代该思想进一步发展与交流。魏征和唐太宗都认为礼乐对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当时将音乐同社会地位进行联系的方式存在质疑,不同意音乐能够对国家的政治思潮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二)对音乐功能的认知

礼乐对于古人有十分突出的教化作用,在音乐的交流过程中能够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进行正面的表达与交流,并能够对人的情绪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唐代音乐人薛易简的著作《琴诀》中音乐对人的感情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阐述。音乐能够对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产生影响,在荀子《荀子 乐论》里对乐进行了描述。荀子提道:“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这句话也体现了唐代音乐思想中儒家思想代表人物荀子对于音乐的认知,进一步表现了礼乐对于人教化的正面作用,音乐对人的情感的影响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表述[2]。

(三)韩愈的音乐思想体现

韩愈属于唐代时期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思想核心“不平则鸣”,从这样的思想中能够看出儒家思想对于音乐的看法为“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这样的思想在后期也有了继承和发展,韩愈认为,在得不到平静的人们有自身内心情感的抒发要求,因为心中有这样的情绪产生,所以才会有强烈的情感抒发,通过音乐的形式将心中的情感进行抒发,能够将情绪的载体变成乐器,这样的音乐发展环境对唐代的乐器发展有了全面性的推动[3]。

二、其他思想在唐代音乐中的美学体现

(一)魏晋思想在唐代音乐美学思想中的体现

嵇康的作品《声无哀乐论》给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是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巨著之一。该作品是我国古代在儒道音乐美学思想之外的一种全新音乐美学思想的代表作品,该作品将当时的音乐美学思想变成了一种全新的体系模式。嵇康当时提出的思想同当时传统的思想,呈现逆向的思维模式“声无哀乐,乐本在心”,虽然这样的思想同传统的思想观念呈反向趋势,但是是一种同儒家学说提倡的乐与政治相通的思想不谋而合,这样的思想被现代美学家考证为自律论的古代美学思想代表作品之一。唐太宗对于他的思想观念继承与发展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也融合着不一样的感情色彩,音乐就是人本身的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人之所以能够从情感中表达出不同的音乐,这就是音乐思想的一种表现,也就是不同种类音乐所带来的影响。音乐本身不存在影响,音乐对于人的影响都是由人自主产生的一种情感表达,将人的思想带入到不同的音乐环境中有不一样的感受,所以,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就是人的情感流露。魏晋思想中涉及的“声无哀乐,乐本在心”,该思想就是唐代音乐美学思想上的一种继承和发扬,这样的内容也是一种多元化的特征表现[4]。

(二)道家思想在唐代音乐美学思想中的体现

道家思想的主旨内容讲究的是道法自然和大音希声,这样的思想内容对于唐代的音乐美学思想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影响下,元结的《元次山集》和高郢的《无声乐赋》都能够体现出道家思想一脉传承的思想。元结认为自然界的水声为全声,这样的音乐表达方式也表现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喜欢,同道家的自然思想一致。道家思想将全部的概念进一步展现,从这些内容中表现出能够欣赏自然之声和自然之美,这样的欣赏内容能够进一步展现音乐美学的思想和士人所提出的精神修养内容。其作品形式水乐为今后的后现代主义音乐提供了大量的自然之声和寻常之声的素材,为今后的声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样的内容形式也是运用自然声音的开端。这种音乐思想是唐代音乐美学思想中关于自然音乐之美的具体表现,是对于道家思想传承与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白居易音乐美学思想的矛盾性

唐代文人当中,对于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政治之间关系论述最多的人是白居易,白居易是一位音乐爱好者,白居易的诗作、策论、文章中有很多关于音乐内容的情感抒发,许多观念也直接表现在音乐实践和自身对于音乐内容的评价中,对这些文章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分析,就能够发现白居易对于音乐美学的思想内容也存在矛盾点,这样的矛盾点也就是当时音乐文化与美学内容带来的多元性。在白居易的众多诗篇中,有关胡乐表演的作品较多,这样的作品无时无刻不展现着白居易对于胡乐的喜欢和歌颂[5]。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等作品,这样的作品在现如今的诗歌中都是广为流传的佳作。在文学上有很高成就的白居易,认为主张唱歌属于常理之中的内容,很多人对于白居易的部分作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发现白居易本人是一个音乐思想十分保守的诗人,非常重视雅乐、古乐,对于俗乐和今声这两方面不是特别的重视,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白居易是一位多方面的音乐爱好人才,对于舞蹈、筝、琵琶等乐器的喜爱已经深深地融合到日常的诗歌创作中,并将自己弹琴以及别人听琴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6]。

白居易在藝术内容方面属于一种多元性的喜爱方式,他将古琴中的简单恬静之美融合到日常的创作中,但对于繁华热烈的胡乐也有自己的别样感受,从这样的层面进行表述,能够看出白居易对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政治方面有自己的思想内容,并将这样的内容划分在儒家思想的圈子中,他的正统儒家思想深深地体现在他的策论中[7]。

白居易在音乐上的矛盾性,不仅表现的是他对于不同音乐形式的喜爱,还表现在能够在价值判断上对俗乐表示反对,在古乐方面有精神方面的提倡,两种矛盾之间的融合,同白居易自身的音乐思想与当时社会的情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8]。在“安史之乱”之前,白居易本人是一位思想方面十分开放并提倡多样化内容的文人,希望音乐方面能够“百花齐放”,但是在“安史之乱”之后,作为文人的白居易,他不断地反思造成国力日渐衰败的原因,并将这样的一种神秘主义的思想变成一种保守的思维模式,造成了白居易本人逐渐将音乐思想和矛盾进一步地凸显,这样的内容在现有的社会中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但是整体来说,白居易音乐美学的思想的矛盾性同当时的社会文化的多元化,音乐美学思想的多元化都是不可分割[9] 。

(四)民族音乐文化交融带来的美学影响

唐代音乐文化内容有一个十分关键的特征是来自于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融合,这样的音乐融合能够将少数民族和外来的音乐文化同中原的音乐思想渗透在唐代各种音乐文化内容中,并展现出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这样的趋势对于唐代当时的发展并不排斥,再加上唐代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期,唐代文化对于外来文化也不存在排斥的情况,这样的一种相互融合的态度能够将外来的音乐内容进行优点的融合,将自身的优势进行突出展现,并将自身的不足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这样的特点,能够使唐代的音乐制作、器乐发展都有更为长足的进步,这样的进步展现了唐代音乐文化集众家之长,这样的特征也是唐代音乐美学思想多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10]。

由于唐代开放式的思想交融模式,使唐代的音乐美学在一定程度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也推动了今后的音乐美学的发展。唐代的思想交融方式给唐代的多元化模式进行了必要性的内容填充,将唐代整个音乐美学的内容进行了多元化、全方位的思想融合,整体性地将唐代的音乐美学进行了文化内容与思想文化的集中诠释。

三、结语

唐代音乐美学思想体现在儒家、道家以及魏晋思想的发展与传承中,除了以上的内容外,还融合了各个民族音乐文化,为唐代音乐在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美学基础保障,使得唐代音乐能够呈现各种思想内容兼容并进的发展趋势,并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对今后的音乐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陶成涛.唐代的音乐环境与乐府边塞诗的繁荣——兼论唐代边塞诗“亲历边塞”之外的“想象边塞”[J].杜甫研究学刊,2018(03):81-89.

[2]杨贺.20世纪以来唐佛教音乐与文学关系研究概述[J].文教资料,2018(26):53-54.

[3]张驰.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唐代琴诗音乐描写分析[J].音乐创作,2018(07):172-173.

[4]薛琦琦. 《太平广记》之唐代女性音乐生活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8.

[5]刘硕.论任中敏对“唐代音乐文艺学”趋向全面之贡献——以《教坊记笺订》为例[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8(01):113-122.

[6]秦序.《传统在召唤:中国音乐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J].中国音乐学,2018(01):146.

[7]李美群.“一带一路”文化融合的音乐见证  以唐代“十部乐”为例[J].中国宗教,2017(05):70-71.

[8]毛睿.唐代二元世界观与音乐美学问题——以敦煌弥勒经变壁画设乐供养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5(04):46-50+61.

[9]胡曼. 从“迦陵频伽”图像的象征意义看唐代佛教音乐美学思想[D].西安音乐学院,2014.

[10]叶明春.唐代敦煌壁画“迦陵频伽”造像与佛教音乐美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32(04):12-26.

猜你喜欢
美学思想多元唐代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