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整合方式和翻译策略研究

2019-11-28 01:59龚玮炜房战峰
戏剧之家 2019年30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

龚玮炜 房战峰

【摘 要】本文以《牛津当代美语词典(1999)》和《现代汉语词典(2016)》为语例来源,分别进行“eye”和“眼”类名名复合词的提取和统计,主要从隐喻和转喻角度探究英汉“eye/眼”类名名复合词的整合方式和翻译策略研究。研究发现:一是汉语“眼”类名名复合词的形符频率和类符频率都比英语“eye”的要高。二是英汉该类名名复合词的整合方式主要分为四类:第一,基本义与基本义并置型;第二,隐喻义与基本义并置型;第三,转喻义与基本义并置型;第四,隐喻义和转喻义糅合型,其中汉语“眼”类名名复合词隐喻义与基本义并置型的比例远远高于英语的对应部分。三是英汉“eye/眼”类名名复合词的翻译策略主要有三类:完全直译法、直译意译糅合法、完全意译法。

【关键词】“eye/眼”;名名复合词;整合方式;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0-0208-04

国内外学界有关“复合词”的研究成果较多,本文选择其中的“名名复合词”着手展开调查。关于“名名复合词”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如Benczes(2005)、周先武、王文斌(2010)、周先武(2014)。而关于“eye/眼”的研究大多都从隐喻角度展开,分析“eye/眼”的隐喻类型及其语言层面的异同。纵观前人研究发现,关于英汉“eye/眼”类名名复合词的整合方式和翻译策略研究并不多见。

一、相关研究回顾和本文目标语例的提取方法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普遍存在于各种表达式中,是产生概念映射的认知机制。Lakoff & Johnson(1980)指出,隐喻是思维运作的基本机制,隐喻使我们能够通过个人的身体和客观世界,来理解其他的领域。张学忠、戴卫平(2007)指出,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转喻是相接近或相关联的认知域中一个突显事物对另一个事物的替代。

近年来,人体词的隐喻用法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有关“eye”和“眼”类人体词的前期研究可作如下归纳。覃修桂(2008)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 通过举例的形式对比英汉“eye/眼”的隐喻方式。孙玉兰(2009)通过分析英汉“eye/眼”的隐喻表达法,发现其隐喻化投射的特点,以及隐喻投射中英汉表达上的差异。王茂、项成东(2010)从转喻和隐喻互动的角度出发,研究汉语中含“眼”“目”的复合词和成语,以及“眼指代视力”和“眼指代心智”这两个概念转喻。宋来全、杨忠(2011)对比分析“eye”和“眼/目”的多义现象,揭示英汉思维方式的异同。贺娟萍(2011)在英汉“eye/眼”各种义项对比的基础上,对“eye/眼”的隐喻概念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隐喻对比,得出“eye/眼”的隐喻特征。由此可见,有关人体词“eye/眼”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分析“eye/眼”类词汇和短语的隐喻和转喻特征,以及英汉语言的异同点及其原因,而鲜有学者从词汇层面的名名复合词出发,对“eye/眼”类复合词进行具体分析。因此,基于已有研究,本文将从整合方式角度对英汉“eye/眼”类名名复合词进行具体分析,并就其翻译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为了保证本研究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我们需要介绍本研究中目标语例的提取方法。在《牛津当代美语词典(1999)》和《现代汉语词典(2016)》两本词典上通过主题词“eye”和“眼”分别穷尽式查找该类名名复合词。该类名名复合词的判定标准如下:一是“eye/眼”的词性为名词,位置可以出现在复合词的首位,也可以出现在末位。二是与“eye/眼”组配的词汇的词性必须是名词。三是名词与名词组配形成的须是规约性较强的词汇形式,而非临时组配的短语形式。

二、英语“eye”类名名复合词的整合方式研究

《牛津当代美语词典(1999)》中,“eye”的义项数为15项,其中“eye”在名名复合词中的主要义项有以下5种:① the organ of sight in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②the region around the eye;③ sight; the faculty of sight;④a thing like an eye;⑤a ring or loop for a bolt or hook, etc., to pass through.

本文主要从名词“eye”的义项出发,将其名名复合词的主要整合方式归纳为以下四种:一是基本义与基本义并置型;二是隐喻义与基本义并置型;三是转喻义与基本义并置型;四是隐喻义和转喻义糅合型。下面结合实例进行具体说明。

词典中类型一的名名复合词如“eyeglass”“eyelid”“eyelash”“eye drops”。其中“eye”的义项均为基本义,表示“视觉器官”,所搭配的名词“glass”“lid”“lash”“drops”也保留了基本义。复合词可分别翻译为“眼镜”“眼皮”“眼睫毛”“眼药水”,与“眼睛”直接相关,因此其整合方式为基本义与基本义并置型。

类型二的名名复合词经过分析整理有以下两类。第一类中“eye”为隐喻义,所搭配词语为基本义;第二类中“eye”为基本义,所搭配词语为隐喻义。第一类中名名复合词如eyelet”。 “eyelet”在词典中的意思为“某件东西上的小孔、形似眼孔”。“eye”表述“像眼睛形狀的孔”,存在隐喻义;名词“let”保留其基本义,表示“比较小的东西”,两者整合起来表示“像眼睛形状比较小的东西”,即“小孔”。第二类名名复合词如“eye socket”“eyeball”“eagle eye”。其中“eye”为基本义,表示“眼睛”义。“socket”从“一种天然的或人造的可以放入某物的容器”隐喻为“中间为空的窝”,与“眼”整合表述“眼窝”义。“ball”从“实心球或空心球,尤指在游戏中使用”隐喻为“体积较小的球”,与“眼”整合表述“眼球”义。“eagle eye”在词典里的意思为“敏锐的目光;警惕”。其中“eagle”比喻成“像老鹰抓猎物时一样敏锐警惕”,“eye”表示“眼睛”,整合后表述“像鹰一样的眼睛”,即“敏锐的目光;警惕”。

第一种翻译策略是完全直译法。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直接逐字翻译为目标语言。具体实例如eyeball(眼球)、eyelash(眼睫毛)、eyelid(眼睑/眼皮)、eye socket(眼窝/眼眶)、eye shadow(眼影)、eye makeup(眼妆)。上述词语都可以用直译法翻译为目标语言,并且我们发现,上述词语都和“眼”有直接关系,要么是视觉器官的组成部分,要么是与眼睛周围有关。

第二种翻译策略是直译意译糅合法。所谓直译意译糅合法,顾名思义,便是将两种翻译策略结合在一起来更好地翻译名名复合词。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英语名名复合词保留“eye”词汇,但翻译成汉语时却不保留“眼”。第二,英语名名复合词不保留“eye” 词汇,但翻译成汉语时保留“眼”。第三,英语名名复合词保留“eye”词汇,翻译成汉语时也保留“眼”,但另一词汇需要采用意译法。

我们以“eyesight”“eyewitness”“eye contact”三个名名复合词为例来说明第一种情况。“eyesight”在词典中的意思为“看见事物的能力”。汉语中,“eye”对应的意思为“眼”,“sight”对应的意思为“景象”,可以理解为“通过眼睛可以看到的世界景象”,这是眼睛所具有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不光可以让我们看到事物,同时也可以表示“通过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揣摩别人的心思”,因此“eyesight”可以翻译为“视力”,或是翻译成符合第三种情况的“眼力”。“eyewitness”在词典中的意思为“看到事情发生并能提供证据的人”。中文中“eye”对应的意思为“眼”,“witness”对应的意思是“证人”,可以理解为“通过眼睛,看到了某件事情发生的经过,因此成为这件事情的证人”,因此“eyewitness”可翻译为“目击证人”。“eye contact”在词典中的意思为“与他人眼睛的直接对视”。中文中“eye”对应的意思为“眼”,“contact”对应的是“接触、联系”,可以理解为“通过眼睛进行沟通”,因此可以将“eye contact”翻译为“目光接触”。类似的名名复合词还有eyetooth(上尖牙)、eye level(视平线)等。

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以“lock hole”“button hole”“needle hole”三个词为例进行说明。在这三个名名复合词中,都保留前半部分单词的原义“锁、纽扣、针”,“hole”一般翻译为“眼”,因为它们的形状是一个圆孔,与眼睛相似,所以分别翻译为“锁眼”、“扣眼”、“针眼”。

对于第三种情况,我们以“eyelet”“ox-eye”名名复合词为例进行分析。“eyelet”在词典中的意思可以为“纸、皮革、布等上的小孔,用于穿绳或绳子等”。由此可以翻译为“孔眼”。第二个词中的“ox-”本身就有“牛”的意思,复合词的意思是“向日葵属的任何一种植物,花中心较深,类似雏菊”,因此可以翻译为“牛眼菊”。

第三种翻译策略是完全意译法。所谓意译,即不用逐字翻译,而是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之上,结合目标语的文化背景和使用习惯来进行翻译。下面举例说明。“buckeye”本来的意思是“雄鹿的眼睛”,译成汉语须采用“七叶树”,而“七叶树”也是美国俄亥俄州的州樹,所以有时也根据当地习惯翻译为“美国俄亥俄州人”。这种意译法体现出英汉表述上的差异性,是对英汉不同语言表述习惯的充分尊重。

总之,翻译时无论采取哪一种翻译策略,目的是为了将原文更好地用目标语言表达出来,讲究“量体裁衣、灵活处理”。

六、结语

本文以《牛津当代美语词典(1999)》和《现代汉语词典(2016)》为语例来源,分别进行以“eye”和“眼”为主的名名复合词提取和统计,分别从隐喻和转喻角度探究英汉语中“eye/眼+名词”类名名复合词的整合方式和翻译策略。通过研究得知,一是汉语“眼”类名名复合词的形符频率和类符频率都比英语“eye”的要高。二是英汉该类名名复合词的整合方式主要分为四类:第一,基本义与基本义并置型;第二,隐喻义与基本义并置型;第三,转喻义与基本义并置型;第四,隐喻义和转喻义糅合型,其中汉语“眼”类名名复合词隐喻义与基本义并置型的比例远远高于英语的对应部分。三是英汉“eye/眼”类名名复合词的翻译策略主要有三类:完全直译法、直译意译糅合法、完全意译法。基于以上研究发现,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中应该先对这门外语本身所使用的文字进行充分了解,同时也应该理解由于该语言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的不同,而与其他语言存在一些差异。

参考文献:

[1]Benczes,R.Creative noun–noun compounds [J].Annual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2005,(1):250-268.

[2]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 We Live By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5-40.

[3]贺娟萍.英汉“眼”(eye)隐喻对比[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5):82-84.

[4]宋来全,杨忠.Eye与“眼 /目”多义现象的认知对比分析[J].当代外语研究,2011,(6):13-18.

[5]孙玉兰.英汉人体词“eye(眼)”的隐喻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8-79.

[6]覃修桂.“眼”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的英汉对比研究[J].外国语,2008,(5):37-43.

[7]王茂,项成东.汉语“眼、目”的转喻与隐喻[J].外国语言文学,2010,(3): 153-158.

[8]张学忠,戴卫平.英语“eye”隐喻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10):141-144.

[9]周先武.英语名名复合词语义意合的认知考察[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3):46-51.

[10]周先武,王文斌.英语名名复合词中独立框架与复合框架关系研究[J].中国外语, 2010,(3):36-41.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
浅析《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