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2盘区8105工作面正常时期的顶板管理控制研究

2019-11-30 08:04王晓龙田志敏
山东煤炭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端头支柱单体

王晓龙 田志敏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马脊梁矿,山西 大同 037002)

1 工程概况

马脊梁矿14-3#层301-2盘区8105工作面,地面标高1312~1449m,井下标高900~930m,走向长度2610m,倾斜长239.4m。工作面上覆14-3#层为8604工作面采空区、8606工作面采空区、8606-2工作面采空区,14-2#层为8808、8802、8606、8608工作面采空区,与上覆14-3#层间距为195.71~246.05/224.48m。该工作面煤层结构较复杂,煤层全厚6.62m,纯煤厚5.16m,含1~5层夹矸,夹矸平均0.29m,局部有2#层煤层赋存,煤厚在0.94~2.63m,平均为1.95m。3#层与上覆2#层层间距为0.40~1.75m,平均为1.17m,倾角1°~8°/3°,属近水平煤层。煤岩类型以暗淡型为主,煤种为气煤。

该工作面煤层厚度大,结构较复杂,煤层硬度2~3,煤层中含1~5层夹石。由于煤层层理、节理发育,特别是8105工作面采至距切巷599.5m处至开采结束,由于受8103工作面采空影响,压力大,顶板和侧帮较为破碎,所以提醒队组加强顶板的支护和监测工作,防止顶板的下沉、漏顶事故的发生,影响正常生产。

2 工作面内顶板控制

2.1 工作面支护方式

8105工作面采用ZF13000/25/38M型正四连杆低位放顶煤支架131架、ZFG13000/27.5/42HM型过渡支架9架(头4架、尾5架)、1组ZTZ23000/23/42M型端头支架(两架一组)支护顶板,采用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支架中心距1750mm,最大控顶距6535mm,最小控顶距5735mm,端面距控制在340mm以内。根据现有支架及配套设备的情况,该工作面的最大控顶距为:端面距+一刀煤截深+支架顶梁长度=340+800+5395=6535mm,最小控顶距5735mm,支架中心距1750mm,端面距340mm。

2.2 正常工作时期的特殊支护方式

工作面在正常回采过程中,遇两巷错车硐室,应加强对硐室支护。其中8105巷遇调车硐室时,在硐室内支护3排单体柱,每排3根,排间距1.2m。根据8111回采经验预计5105巷受8103工作面采空区影响较大,遇调车硐室时,在硐室内支设两个木垛,并在两木垛之间支设单体柱,排间距1.0m。

3 端头及超前支护顶板管理

3.1 支护材料的选择

该工作面端头及超前支护选择DW45-250/100X型单体柱配合DFB1200型π型梁进行支护,钢梁全部使用专用防坠装置,支柱全部使用刚性防倒装置。

3.1.1 单体支柱实际支撑能力计算

单体支柱实际支撑能力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1)单体支柱工作阻力

式中:

R-支柱额定工作阻力,kN;

K-支柱阻力影响系数。

(2)合理支护强度的计算

式中:

Pt-合理的支护强度,kN/m2;

h-巷高,m;

γ-容重,kN/m3,取25kN/m3;

k-上覆岩层垮落带与巷高之比,取4。

3.1.2 支护密度计算

支护密度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

n-支护密度,根/m2;

Rt-支柱实际支撑能力,kN/根。

根据该矿8103、8111工作面回采经验,8105巷超前支护距离定为30m,8105巷超前支护距离定为50m,两巷宽度均为5.4m,计算得8105巷支护面积为162m2,5105巷支护面积为270m2。由支护密度1.84根/m2,结合以往回采经验,8105巷单体柱排距确定为1.5m,柱距确定为0.8m,8105巷考虑到受转载机影响,排距确定为1.2m、2.53m,柱距确定为1m。

3.1.3 单体柱支护强度的验算

(1)直接顶单位面积的压力为

式中:

Qz-直接顶单位面积最大压力,kN/m2;

k-载荷不均匀系数,一般取1.1~1.2;

γ-顶板岩石容重,取25kN/m3;

h-直接顶厚度,取4.17m。

(2)单体柱额定支护强度

式中:

Pmax-单体柱额定支护强度,kN/m2;

F-单体柱额定工作阻力,kN;

S-单体柱有效支护面积,取1.8m2。

由上述计算可知,验证所选单体柱支护强度Pmax≥Qz,能满足要求。

3.1.4 单体柱高度选择

DW45-250/100X型单体柱最大支撑高度4.5m,最小支撑高度2.52m,巷道高度为3.7m,可知所选单体柱能够满足支护要求。

3.2 运输巷、回风巷的超前支护

3.2.1 超前支护形式

8105巷超前支护形式是采用“三梁三柱”,三根单体柱配合三根1.2m长“π”型梁进行支护,梁与巷道垂直。单体柱间距1m,每排单体排距为1.2m和2.53m,单体柱采用DW45-250/100X型单体柱。因破碎机电机和转载机头左右10m范围空间小,支护“三梁三柱”困难,采用“两梁两柱”,即两根单体柱配合两根1.2m“π”型梁。支护距离为30m。

3.2.2 尾超前支护形式

由于8105工作面紧邻已开采的8103工作面,根据8111工作面回采经验,预计当8105工作面回采至8103工作面切眼附近,8105巷超前段会出现顶板下沉、底板鼓起、两帮回收等强矿压显现现象。因此8105巷超前支护分为两段:

(1)2610~2070m段超前支护:采用“三梁三柱”进行支护,梁与巷道垂直。单体柱距0.8m,排距1.5m,单体柱采用DW45-250/100X型单体柱,支护距离为50m。

(2)2070m停采段超前支护:8103工作面回采至8101工作面切眼附近时8103巷超前段顶板压力明显增大,伴随顶板下沉、底板鼓起、两帮片帮严重、单体支柱发生变形等现象。8105巷同8103巷一样是邻空巷道,预计回采至距切巷540m处至开采结束超前段顶板压力明显增大,超前支护采用木垛配合单体柱的方式加强支护。单体柱的支护方式调整为“五梁五柱”,梁与巷道垂直,单体柱采用DW45-250/100X型,柱距为0.8m,排距从煤柱侧向工作面帮侧依次为0.8m、0.8m、0.8m、1.4m、0.8m和0.8m,其中间距1.4m处为人行通道,支护距离为120m。靠煤柱帮侧支一排木垛,木垛采用的方木规格为:宽×厚×长=150×150×2000mm;工作面帮支一排木垛,木垛采用的方木规格为:宽×厚×长=150×150×1400mm;木垛与木垛的中心距为6.0m,支护距离均不小于150m,两排木垛呈三花交错布置,木垛间距为3.0m,排距2.6m,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向前倒支木垛。在开采期间,遇到顶板下沉、破碎需更改支护方式另行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3.2.3 与其他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

正常情况下,在采煤机割至距两顺槽30m时,将影响采煤机在头、尾斜切进刀的单体柱、“π”型梁和木垛进行提前回撤。如遇两巷顶煤破碎,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执行。撤出单体柱、“π”型梁和方木抬出超前支护之外,码放整齐。

4 工作面端头、安全出口的顶板管理

(1)头端头采用一组端头支架(两架)和1#过渡支架维护头出口处顶板,并在前后溜之间设置行人过桥。行人过桥处高度不得低于1m,宽度不得小于0.8m。

(2)尾端头采用过渡支架配合单体液压支柱。尾端头单体支护形式采用一梁一柱柱塞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带0.8m长的“π”型梁,间距1.2m。当工作面液压支架到煤柱帮之间的距离超过0.8m时,应支设单体支柱,每增加0.6m,增加1排单体,间距1.2m。安全出口高度不得低于1.8m,宽度不得小于0.8m。

(3)端头应支设关门柱,间距0.5m,挂网挂牌,网采用尼龙网(易于伸缩),高度不小于1.5m,宽度从支架侧到煤柱帮,关门柱支设位置要与支架顶梁后沿平行。如浮煤多,要清理干净再进行支设,如顶底板不平,要垫好道木或木楔子,支设做到迎山有力。如悬板面积小于2×5m2,调整关门柱支护位置与141#支架后立柱对齐。单体液压支柱必须加装刚性防倒装置,“π”型梁必须加防坠落装置。

(4)支回关门柱工序为:采煤机割头(尾)→回关门柱→移架→拉回后部刮板输送机→支关门柱→支单体柱。

5 总结

通过8105工作面的生产实际和现场观察表明,顶板管理的控制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变形,避免了8105巷出现顶板下沉、底板鼓起、两帮回收等强矿压显现现象。当前马脊梁矿14-3#层301-2盘区8105工作面已顺利完成开采,开采过程中未出现安全事故,实践表明该顶板管理的控制方案是合理安全可靠的,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但是,还需要根据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的顶板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尽量减小端面距离,以保证工作面的顶板完整。

猜你喜欢
端头支柱单体
钢芯铝绞线拉断力测试试样端头的制备工艺
高地压、强冲击条件下整体中置式新型端头支架应用
车辆碰撞护栏端头导致车身刺穿事故频繁出现的原因及防护经验借鉴
综采工作面端头抬棚支护应用探讨
国电数字物资的三大支柱
单体光电产品检验验收方案问题探讨
建一座带支柱的房子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巨无霸式医疗单体的选择
类姜黄素及其单体对β-内分泌酶活性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