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三同育人”模式的思考

2019-11-30 04:07樊振华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6期
关键词:模式构建基层党建高职院校

摘 要: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实施三全育人的关键在于党建主导作用的发挥,以及与内涵建设、资源整合、行为互动的相互作用,本文探讨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三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思路与方法,为我国高职院校党建+三全育人的具体化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三同育人;模式构建

“三同”意指同心、同向、同行。“三同育人”是遵循三全育人理念,着眼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探索实施的教育方法和育人活动。 它立足于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借助于多维度立体空间, 结合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团学组织、班级和高职学生特点,以德育为主线,以党建为主导,调动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多方资源,在育人过程中达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实现“同心”、“同向”、“同行”的大融合。目标是由党建领航,全面引导、感染和熏陶大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

一、构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三同育人”模式的重要性

“育人”是高等院校的中心任务, 同时“育人”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充分发挥高校党建育人功能,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需要, 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明确提出要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因此,高校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使育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顶层设计,立柱架梁,系统设计与实施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与管理体系、实践体系,把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三同育人”项目作为基层党建“一院一品”书记项目,就是以党建为载体, 以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研究实践的新课题,项目从教育、管理和服务理论的研究到具体实践的探索, 都取得了很大突破,在学院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三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思路

加强内涵建设,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建立协同的决策、运行及实现机制,统一思想,凝聚心力,调动教职工育人积极性,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

依托专业特色优势,挖掘及整合有助于学生成才成长的有效资源,以党建牵引打造平台,树立目标,共同奋进,打造全方位育人体系。

把准教育规律,推进党建与课程、实践、文化育人的互动,建立多维联动育人立体空间,筑牢育人体系根基,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实现全过程育人。

三、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三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方法

(一) 建立党建与“三同育人”协同制度,实现思想同心

1.建立协同的决策制度。

坚持完善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制定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实施细则, 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 重大问题由党组织把关制度,确保院系领导班子议事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以党政领导班子的协同决策推进党建工作与“三同育人”的高度融合。

2.建立协同的运行机制。

建立党建工作延伸到“三同育人”中去的运行机制,搞好顶层设计,使党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融入育人全过程;建立“三同育人”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的运行机制, 工作同谋划、同部署, 使“三同育人”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建立党建工作与“三同育人”统一协调的运行机制, 使“三同育人”的内涵和形式与学院党建内容和要求相统一, 实现协同效能的最大化。

3.建立协同的实现机制。

建立协同的操作践行机制,构建“统一领导、密切配合, 共同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凝聚起强大的协同工作合力;建立协同的激励推动机制,完善激励与考核制度,强化各教研室和全体教辅人员共同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驱动”教育, 让全员育人成为每位教师的习惯,激发教育工作者对党建+“三同育人”的持久热情。

(二) 整合党建与“三同育人”契合资源,实现目标同向

1.整合契合的思想文化资源。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 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 把党的科学理论思想融入育人全过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强化素质教育, 建立和完善更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三同育人”架构;坚持以人为本, 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发扬“詹天佑精神”,围绕和传承“奉献服务”和“铁路工匠”两大理念,丰富党建内涵, 把党建工作延伸到人才培养的微观环节。

2.整合契合的组织人力资源。

选优配强教师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实行“双带头人”制度,教师党支部书记全部由专业带头人担任,学生党支部由政治过硬的辅导员教师担任,并在院系设立配齐专兼职组织员、专职辅导员、班主任, 形成党建和“三同育人”相统一的教育管理架构;重视和依靠“全体校园人”这一“三同育人”的主体力量, 以党风带教风、以师风促学风,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单位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干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3.整合契合的职业发展资源。

坚持以党风带教风,以党风促学风,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探索和创新“理论+实践”“基地+项目”“课内+课外”德育工作模式,打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组合拳”;“走出去、引进来”,联合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广大校友积极支持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完善校内外、各部门与学院積极联动、共同发力的职业发展工作运行机制。

(三)深化党建与“三同育人”行为互动,实现行动同步

1.深化思想教育与教学及管理的互动。

积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党建、团建工作与班级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班级作为大力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文化和良好习惯养成的主阵地。建立和坚持领导讲课听课制度,院系党政领导联系班级制度,书记、院长上好思政第一课;抓好课程思政,规划设计专业课教学, 融入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完善大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深化党性教育与主题实践的互动。

大力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营造党建带团建、党员带群众、先进带后进的良好学习与成长氛围;大力培育奉献精神, 把创建“校园先锋示范岗”与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激励学生奉献社会, 励志成才;开展帮扶带动活动,实行师生助学结对、学生党员朋辈结对、党员“1+1+1”志愿帮扶,每位党员联系1间宿舍,带动一个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及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3.深化思政引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

立足“一院一品”导向,牵引校园新风尚,铸就思想教育高地;延伸党建触觉,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思维, 把党的先进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提炼校园精神,创建文化校园, 为党建提供广阔平台, 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发挥文化“渗透”功能, 巩固拓展宣传阵地,创设富有党建内涵的良好文化环境, 继而实现党建+“三同育人”的最佳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洪志,梁伟光.谈构建高校党建+牵手教育模式的思路与方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93-94.

[2] 宁秋娅.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以党建带团建促班建[J].北京教育(高教)2015(12),61-63.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思想教育研究,2004(10).

作者简介:樊振华(1980- ),女,汉族,湖南郴州人,本科,高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系列)。

猜你喜欢
模式构建基层党建高职院校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下新疆公安机关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