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困生”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2019-11-30 09:08朱燕
丝路视野 2019年18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学困生渗透

朱燕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持续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课堂当中,学生所具有的主体性越来越明显,但在学生群体当中数学类学困生并没有减少,反而多了起来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从产生学困生的因素入手,探讨了通过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帮助学困生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学困生 渗透 情感教育 策略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某些科目上出现学习困难的学生,出现困难的根源与学生个人的智力、身体、心理等内部因素无关,而是因为学生受到教育方式、环境等等外部因素导致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地了解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效转化学困生,让学生在数学科目上得到应有的提高。

一、小学数学产生学困生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1.学习过程当中学习方法不对。在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数学教师都会布置相应的预习和复习的任务,但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听从教师的科学指导,而且在学习当中忽略知识点,遇到问题就避开、搁置,时间久了遇到很多问题无从下手。这些情况最终导致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数学想象力不足,也无法活用学到的数学知识。

2.学习过程当中没有自信心。数学是相对枯燥的学科,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过多的挫折,有问题也没有及时请教老师,也没有与同学交流,最终让这些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在数学上的学习能力失去自信心。

(二)外部因素

1.学生家庭教育的不当。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是人们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最初的教师。学生在正式进入九年义务教育之前,基本都是由父母进行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环境、父母教育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有的家长教育方式不对,不能以身作则,经常在家组牌局、吵架等,都会对孩子有深远的影响;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苛刻,一旦孩子成绩下滑,不帮助孩子找问题、解决问题,反而进行责骂、侮辱等,这样会对孩子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2.学生学校教学氛围问题。虽然我国当下力推教育改革,但在学校当中仍旧大量存在,用升学率、学生成绩等传统方式考核教师的水平和业绩,这对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师也会对成绩等更为看重。更有甚者,某些学校会为了提高整体升学率,主动催促成绩不好的学生转学等,严重刺激学生的学习心态。

二、对学困生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促使情感转移,引导学生兴趣

孩子的时间分配从进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学校的相处时间逐渐增多,和孩子交流最多的就是教师,也会逐渐建立非常亲近的关系,学生在感情的转移过程中,会希望得到教师更多的注意和喜爱,也会随着教师的要求想要成为教师心中最好的学生。所以,要提高数学成绩就要让学困生喜欢数学教师。教师引导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有明确的認知,即学困生的学习不是一直都很差,必然是由某种因素造成这个情况,对待学困生要更有耐心和信心。其次,教师要立足自身职业的责任感去接受、关爱学困生,充满热情地帮助学困生。

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积极使用情景化教学,通过情景化教学中的强互动性,拉近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够投入情感,也能感受到情感的反馈,进而让学生对学习更有热情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感情,强化学困生的获得感

从人们的心理角度上来看,任何一个人在尝过成功的获得感和快乐后,都会对下一次成功充满期待,进而付出更多的努力,迸发出强烈的精神力量。所以,在引导学困生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降低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败,通过逐级提高学习难度的过程中,不断地肯定学生、表扬学生,让学生在成功的获得感当中,一步一步克服困难。在具体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下方法。首先,将数学问题分层。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将问题通过难易程度进行分离,引导学困生解决比较容易的问题,逐步让学困生感到获得感。其次,弹性设置课余练习。教师在课后布置相应的课后练习中,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难易程度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让学困生在课后练习中找到成功的获得感。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充分调查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具体的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作业当中一点点地找到成就感,在课堂中的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获得感,也能让学生更加喜欢教师,进而对数学科目产生兴趣,脱离学困生

范围。

(三)做好学困生教育的反复性挑战

培养一个习惯需要21天,改正一个不良习惯需要的时间更长,也是一场拉锯战。所以,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学困生的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所以,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时,不能期望一劳永逸,要实施监督、改正、教育,对学困生不良习惯的反复性有相应的心理建设,这样才能有效教导学困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困生的出现是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对学困生的转化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耐心。教师在面对学困生的时候,要充分分析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同时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地监督、影响学困生,这样才能让有效转化学困生。

参考文献

[1]杜晓霞.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困生"转化[J].考试周刊,2019(39):73.

[2]张红梅.小学数学课堂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27.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学困生渗透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