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9-12-02 11:12肖少华柯志钢通讯作者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偏瘫上肢康复

肖少华 闫 勃 柯志钢 代 菁(通讯作者)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 , 湖北 武汉 430030 ; 2 湖北省直机关医院康复医学科 )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意外疾病,其发病率高达116/10万,致死率约为81/10万[1]。最近30年来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存活率越来越高,但是其带来的肢体残疾率仍然不低。在康复领域,许多常规治疗方法和辅助手段如电子生物反馈、运动再学习、镜像疗法、TMS、tDCS和机器人辅助治疗等已被用于患者的功能恢复[2],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相比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与程度,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依旧困难[3]。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作为先进的康复仪器已经在康复领域应用多年。大量研究表明,其对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功能等方面效果显著。但目前关于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对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将讨论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是否具有影响,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4月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02例,男59例,女4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标准[4]。这102例患者均经MRI或CT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36例,脑梗死66例。将这10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男性30例,女22例,年龄(60.2±12.1)岁;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60.1±12.5)岁。这102例患者中性别、年龄等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1)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治疗、针灸推拿等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良肢位摆放,偏瘫肢体综合训练,易化技术,关节活动度训练,体位转移训练,步态训练等。每天1次,每周6次。(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上肢功能训练。患者采取坐位训练,根据患者手部握力情况可采取主动抓握和被动绷带捆绑固定等方式。另外可根据患者上肢力量及痉挛情况对阻力进行适当的调整,偏瘫上肢半数或半数以上肌群肌力到达3级或3级以上者可采取主动训练模式,在行主动训练模式之前可先行2-3分钟被动运动。偏瘫上肢肌群肌力在2级或2级以下者采取被动运动模式。在行被动训练模式之前也可先行2-3分钟被动运动。患者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训练2次/d,20min/次,每周6次。

3 疗效评定标准:患者8周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5]中的上肢部分(FMA-UE)进行上肢功能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6](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定患者上肢肌张力情况,改良barthel指数[7](MBI)评定患者上肢ADL能力。其中FMA量表内容包括(FMA-UE):上肢腱反射和肩、肘、腕、手指的协同运动,分离运动等,共33个项目,总分66分。得分越低表明上肢运动功能越差,得分越高表示上肢运动功能越好;MAS:包括0-5级共6个等级,等级越高表明痉挛程度越严重;MBI: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

5 结果

5.1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AS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经过8周治疗后观察组的肌张力评分优于对照组,2组MAS评分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MAS评分比较

5.2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MA-UE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经过8周治疗后观察组的FMA-U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FMA-UE评分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FMA-UE评分比较

5.3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BI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经过8周治疗后观察组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MBI评分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见格3。

表3 治疗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MBI评分比较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脑卒中患者伴随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和异常肌张力等,导致部分或全部运动功能丧失[8],进而导致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成了重点和难点。由于上肢的运动功能更加精细复杂,且在大脑中枢中支配占比也较大。在康复过程中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普遍慢于下肢[3]。有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中约有70%的患者存在上肢运动功能障碍[9]。而其中只有11.6%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能完全恢复上肢运动功能[10]。目前的康复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但这种运动功能仍然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11]。本研究将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应用于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中具有一定的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常规康复治疗后患者的肌张力有些许下降,但对照组8周治疗前后的肌张力评分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采用MOTOmed干预后患者的肌张力得到了明显的降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常规康复治疗方法中,多采用牵伸技术改善患者肌张力情况,徒手牵伸往往花费时间较长,患者无积极主动性且易反复。而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模仿了圆周运动,能感知患者的痉挛程度并给出缓解痉挛的对策,而且调动患者主动积极性进行持续牵伸,相比传统牵伸方法更加有优势。在Fugl-meyer评估和MBI指标方面,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对于肌力不同的患者有主动运动模式与被动运动模式可以调节,相比徒手操作MOTOmed更加智能,提高患者运动功能方面效率更高。

目前有研究表明,特定的任务导向和重复的运动模式在加速脑的神经可塑性和增强神经突触生长方面最为有效[12]-[14]。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符合特定的任务导向和重复运动的模式。通过屏幕显示给出特定的任务导向,反复的圆周运动符合前人研究结果。另外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下肢力量、灵活协调性以及本体感觉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效果[15]-[17]。曹明辉等[18]研究发现,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而模式化的运动训练方式有助于促进大脑产生使用依耐性的脑皮质功能重组。本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上肢运动功能干预训练后,患者的FMA、MBI、MAS等评分都得到了显著性的改善,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相符合。因此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对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明显的缓解了患者的痉挛程度,提高其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对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偏瘫上肢康复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