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对比研究

2019-12-02 11:12范亮亮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小梁征象符合率

范亮亮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 辽宁 沈阳 110013 )

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血供受损、中断,引发骨髓及骨细胞成分死亡及后续修复,致使股骨头结构出现塌陷、变化、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的骨科高发病症,主要包括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前者多由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等髋部外伤因素引发所致,后者则主要源于药物滥用、酒精性因素,临床中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困难的显著特点,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大腿近侧、髋关节疼痛,部分可放射至膝部特征,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临床实践证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产生着深远影响[2]。为了探索行之有效的检出方式,为临床高效诊疗股骨头坏死病例提供有力参照,本文以我院近3年收治的12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就CT和核磁共振(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索,以供临床借鉴。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28例,全部患者均伴有下肢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活动受限症状。患者男71例,女57例;年龄36-78岁,平均(57.57±3.39)岁;包括髋关节外伤史患者51例,长期接受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患者32例,股骨颈骨折病史患者10例,酗酒患者16例,病因不明者19例。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研究患者均获知情权。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2)术前均行MRI和CT检查;(3)影像学资料保持完整。排除标准:(1)帕金森综合征;(2)精神病;(3)恶性肿瘤;(4)严重心肺及肾脏功能障碍;⑤外伤导致的多发性骨折。

2 方法:全部患者均于术前行CT和MRI检查。(1)CT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Perspective64排螺旋CT仪对患者行CT扫描检查,检查前进行碘过敏试验,扫描电压120kV,电流120mA,层厚5.0mm,层间距5.0mm,进速2.5mm/s,重建2mm。增强扫描时经肘静脉高压注射器给予患者碘海醇注射液(山东洁晶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469)85ml,电压120kV,4mL/s,电流300mAs,矩阵512×512,层厚5.0mm。在注射对比剂后,先采用CT透视方式对病灶区域监测,实施加层扫描或是2.0mm薄层扫描。扫描完成后将检测数据传送至图像工作站,完成影像资料重建工作。(2)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Bravo355 1.5T磁共振成像仪对患者实施扫描检查,横断面为TIWI、T2WI,采用脂肪抑制模式实行T2WI和灌装T2WI扫描,扫描过程中SE序列为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层厚设置6-8mm,对局部病灶进行监测时实施加层扫描,或是3.0mm薄层扫描。全部检查工作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工作均交由放射科相同2位资深医师负责,其中对照组仅分析CT检查的相关影像学资料,观察组仅分析MRI扫描检查的相关影像学资料,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不同检查方式诊断股骨头坏死的符合情况。

3 观察指标:(1)以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标准,对2组采用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判断。根据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制定的ARCO标准对股骨头坏死病情加以分期,标准如下:Ⅰ期:CT诊断结果显示正常,但MRI检查结果显示异常;Ⅱ期:X线检查结果正常,但CT和MRI检查结果均显示局部性部位发生硬化、囊变、骨小梁缺失征象;Ⅲ期:经X线检查显示半月征变化,CT和MRI检查均异常;Ⅳ期:X线、CT及MRI检查均显示异常[3]。(2)分析Ⅰ期股骨头坏死特征表现检出情况。

4 统计学方法:用SPSS23.0处理12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数据,以x2检验股骨头坏死诊断符合情况等计数资料(%、n),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种检查方式诊断股骨头坏死的符合情况对比:观察组诊断Ⅰ期股骨头坏死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Ⅱ、Ⅲ、Ⅳ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整体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种检查方式股骨头坏死诊断符合率对比(n,%)

5.2 2组Ⅰ期股骨头坏死征象检出率对比:根据影像学征象判断Ⅰ期股骨头坏死征象检出情况,其中对照组线样征检出率2.34%(3/128),观察组线样征检出率16.41%(21/128),组间比较(x2=14.897,P=0.000);对照组骨小梁结构模糊征象检出率3.91%(5/128),观察组检出率20.31%(26/128),组间比较(x2=16.186,P=0.000);对照组骨髓水肿征象检出率2.34%(3/128),观察组检出率24.22%(31/128),组间比较(x2=26.590,P=0.000);对照组单一囊变征象检出率20.31%(26/128),观察组单一囊变征象检出率25.78%(33/128),组间比较(x2=1.079,P=0.299)。由此可见,观察组对线样征、骨小梁结构模糊和骨髓水肿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对单一囊变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讨 论

目前常用的股骨头坏死影像学检查方式包括X线、CT和MRI,其中X线检查股骨头坏死具有操作简单、应用方便、经济性高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极易出现漏诊情况,同时会对患者产生辐射,安全性有待提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应用CT和MRI诊断股骨头坏死已成为临床鉴别此病症的常用途径。部分报道显示,CT在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方面低于MRI检查结果,但应用CT检查可通过连续性扫描模式,在高分辨率状态下对局部病灶实行多层面、连续性扫描,为医师提供多层次的、更加全面的各类影像学信息,对临床诊断股骨头坏死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3]。据相关报道显示,CT检查可清晰显示股骨头坏死患者关节腔内部情况,部分研究结果表明,CT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可达到80%,具有较高的临床检出率[4]。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发现,根据股骨头内骨小梁增粗征象,可清晰辨别股骨头破坏或增生现象,呈现股骨头内部有无碎裂、死骨形成,有助于医师观察关节是否存在脱位情况,但MRI诊断股骨头坏死具有准确性高、辐射小、对患者损伤轻的明显优势[5]。实践证明,利用MRI具有的多参数、全面性特征,可排除外力对检测结果的干扰,采用射频脉冲对患者局部病灶进行准确诊断[6]。有学者对6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研究后发现,采用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符合率达到了93.55%,明显高于CT诊断符合率的66.13%和X线的25.81%,可为医师早期鉴别股骨头坏死病例提供重要参照,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7]。与上述分析一致,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Ⅰ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35.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53%(P<0.05),2组采用的检查方法在Ⅱ、Ⅲ、Ⅳ期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方面对比并无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股骨头坏死诊断的整体符合率89.84%,远高于对照组的74.22%(P<0.05),充分说明观察组采用的MRI检查方式在股骨头坏死病情鉴别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准确检出股骨头坏死病例。

国内外相关报道显示,MRI扫描检查是临床鉴别股骨头坏死最为准确的检查方式,其优势在于辐射剂量小,可有效减少影像学检查对人体的损伤;医师可连用多项技术获取相应的多参数影像学信息,更加清晰地呈现病变征象;MRI扫描检查不受扫描限制,可在任意断面为医师提供患者病灶局部组织的详细解剖结构信息及病变征象,提高临床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准确性[8]。另据相关报道显示,MRI不仅可准确显现股骨头坏死的局部病变信息,还可为医师提供病灶处的生化及病理信息,显示骨髓水肿、骨小梁结构模糊等征象,是临床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案[9]。部分学者研究后发现,MRI在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CT检查结果,且在骨小梁结构模糊、骨髓水肿、线样征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这是因为MRI不受扫描范围的客观限制,可从多方位观察局部病变处[10]。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对线样征16.41%、骨小梁结构模糊20.31%和骨髓水肿的检出率24.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在单一囊变检出率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在Ⅰ期股骨头坏死病例诊断中,MRI可根据患者线样征、骨小梁结构模糊等不同征象特点,进行患者病情的有效鉴别,为医师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具体病情提供有力参照。

综上所述,应用MRI扫描检查鉴别股骨头坏死病例可准确判断患者实际病情,在Ⅰ期股骨头坏死特征表现诊断中可根据骨小梁结构模糊、骨髓水肿、线样征特点检出股骨头坏死病例,有助于医师准确判断股骨头坏死病例,改善临床漏诊、误诊情况,促使患者及早就医接受治疗,为医师合理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照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小梁征象符合率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LI-RADS v2018 MR 辅助征象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补 缺
补缺
补缺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