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多发骨折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2019-12-02 11:12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颌面部围术常规

王 静

(沈阳市口腔医院 , 辽宁 沈阳 110000 )

颌面部多发骨折在头面部外伤中较为常见,患者多因交通伤、坠落伤、火器上、击打伤等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颌面部导致[1]。因机动车普及,交通伤成为颌面部多发骨折最为常见的发病因素。该病患者不仅出现骨折端异常活动、移位、功能障碍以及肿胀、疼痛等因素,还具有咬合错乱、骨折段异常活动、张口受限等[2]。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颌面部多发骨折,但术后并发症以及颌面部美观度损伤严重困扰患者,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手术风险增加,生命安全无法有效保证。因此,术后有效护理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提升护理效果的关键[3]。本次实验,对70例颌面部多发骨折患者分组,予以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联合围术期护理,探究其护理效果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共计70例行颌面部多发骨折患者均选自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期间,纳入研究对象的所有患者符合临床相关诊疗指南,患者意识清楚、无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以及肝肾功能疾病,纳入研究对象后依从性较低患者及时剔除。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9.5±14.3)岁;致病原因:车祸15例、高度跌落10例、外力打伤10例。对照组35例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9.5±14.2)岁;致病原因:车祸13例、高度跌落11例、外力打伤11例,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清创,清理口腔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前常规检查并核对患者相关信息,术前简答讲解手术流程,做好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关注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常规护理,定期更换敷料等预防感染。

2.2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围术期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颌面部损伤患者因面部损伤多伴发情绪激动、烦躁焦虑等因素,必要时使用药物镇静;护理人员需积极介绍手术流程和护理效果,主动告知患者术后瘢痕较小、切口隐蔽等优势,严重损伤患者可进行美容修复;可采用音乐疗法、松弛疗法予以治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指导家属、亲友积极与患者沟通,予以鼓励和安慰。②术前准备:开放性损伤患者需彻底清创,使用抗生素等;使用棉棒蘸取生理盐水擦拭口腔,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局部组织肿胀予以消肿药物;术前8小时禁水食。③术前安排手术床位、手术药品、器械、吸痰装置、呼吸装置、拉舌钳、压舌板等设备,完善手术器械。(2)术中护理。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准备抢救所需的药品,提前联系血库备血。(3)术后护理:①体位:术后手术室护士在床边与病房护士交接麻醉方式、输液情况、管道情况等,双方需在手术患者安全接单上签字确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②严格检测患者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出血较多患者检测血压、皮肤颜色以及脉搏,及时补充血容量。③10ml生理盐水联合4000U注射用手术糜蛋白酶(广东星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843)雾化吸入,喉头水肿者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吉林省华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5945);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使用时应确保正常运作;检测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患者术后2小时禁止睡觉避免血氧饱和度下降。④颌面部伤口缝合处每天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清洗,保持创面干燥;术后24小时颌面部冰敷,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嘱患者不要自行松脱;渗血较多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予以用药和加压包扎。⑤口腔护理:每天使用益口含漱液漱口3-5次;使用注射器抽取漱口液从牙齿间隙推入漱口液,指导患者轻轻摇头使漱口液在口内充分流动,于10-15秒后吐出;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患者每5天使用3%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口腔,预防感染。⑥嘱患者不要用力咳嗽,患者要咳嗽或打喷嚏时,指压人中,舌尖抵住上颚,深吸气;关注疼痛主诉,术后患者出现局部肿胀以及疼痛情况,首先予以心理安慰,保持舒适体位减轻疼痛,必要时予以相应药物措施干预;⑦术后当天卧床休息,严禁下床,次日根据患者情况指导下床活动,活动时保证导管通畅;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护理全程注意无菌操作。⑧饮食护理: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制定适合的饮食计划;忌刺激性食物;留置胃管患者予以流食鼻饲喂养,控制温度在38℃-40℃,每次注入量不超过200ml,速度从每小时25-50ml开始,适应后可增至每小时100-150ml,喂养时床头抬高约30°-45°;注意补充易消化、高蛋白、高营养、清淡的流质食物,多餐制。(4)出院指导。患者有容貌修复要求可去相关美容整形科进行美容修复,采取牙齿修复或植体植入;出现不适症状定期复诊。

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1)生活质量评估。采用QOL生活质量评估表[4],对其机体健康状态、情绪、认知等状态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2)面瘫、腮痿、腮腺导管痿等并发症发生率。(3)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评分表让患者独立填写并对本次护理满意度进行评级,共分为护理效果、服务态度、沟通方式、病房环境4部分,每项25分,满分共计100分。评分标准:满意:分值范围在85-100分,较满意:分值在60-85分,不满意:低于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病例数+较满意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5 结果

5.1 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对比:观察组角色功能评分(48.6±4.75)分,高于对照组(32.8±3.4)分(t=16.002,P=0.000<0.05);观察组情感功能评分(72.6±4.3)分,高于对照组(53.1±3.3)分(t=21.283,P=0.000<0.05);观察认知功能评分(73.4±2.2)分,高于对照组(60.1±3.3)分(t=19.839,P=0.000<0.05);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44.3±3.5)分,高于对照组(33.0±3.2)分(t=14.097,P=0.000<0.05)。

5.2 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出现面瘫1例、腮腺导管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2/35),对照组出现面瘫2例、腮腺导管痿3例、腮痿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8/3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数据差异显著(x2=4.2,P=0.040<0.05)。

5.3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讨 论

颌面部多发骨折常伴其他面部组织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基于此,予以疾病全面探查,采取针对性措施。因颌面部多发骨折对患者容貌影响较大,尤其针对女性患者,通过心理疏导减少负性心理因素影响护理效果尤为重要[5]。

常规护理因护理操作较为繁琐,大众化,不具备针对性,从而不能为采取最适的护理措施,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较多。常规护理主要是对疾病进行护理,对患者心理不能进行有效疏导,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较为严重,对护理依从性具有一定影响[6]。围术期护理在颌面部多发骨折护理运用重点关注心理护理,因疾病导致面部容貌改变,患者极易出现挫败感以及持续性情绪低落,不能融入社会和生活。首先针对心理因素消除不良情绪,通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提供全方位的针对性护理服务,避免大众化的护理模式无法满足患者需求,降低护理效果。包含术前器械准备、体位准备、术中生命体征观察、术后口腔护理、术后创面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予以全方位护理措施,同时增加细节化、人性化的护理内容,综合护理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注意手术可能产生影响的细节,提供优质护理的措施以及集体舒适性护理,不仅保证护理质量,也提升了护理效果。本次研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予以围术期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体验,降低手术风险发生率,协助手术顺利完成,促进病情改善。谌丽萍[7]对51例口腔颌面部多发骨折患者予以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所有患者在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下骨折部位以及创口均达到1期愈合程度,拆线期间未见并发症发生,半年后复查发现骨折咬合情况良好、面部外形恢复良好。孙淑明[8]对84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分组予以常规护理和围术期综合护理,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73.81%,低于围术期护理组90.48%。以上2位学者研究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合上述,对颌面部多发骨折患者予以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护理满意度较高,显著提示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颌面部围术常规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颌面部手术患者HR、MAP、MMSE评分的影响
“立足常规,着眼新奇”的何泽慧
常规之外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