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福州城市交通的无缝连接对策建议

2019-12-02 02:31盛海洋
科技视界 2019年32期
关键词:福州市公共交通福州

盛海洋

【摘 要】以“一体化”为理念重构公共交通;以“数字化”为抓手实现智慧出行;以“微枢纽”为切点优化衔接节点,打破不同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领地意识”,推动不同类型的公共交通工具“跨界融合”,实现福州城市“大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

【关键词】城市交通;无缝衔接;一体化;数字化;“互联网+”;微枢纽;跨界融合;建议

中图分类号: U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2-0035-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2.014

1 福州城市交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入21世纪福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向型经济的主导地位已逐步确立,人民生活水平相应大大提高,消费层次不断提升。居民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商务及购物、休闲、旅游等生活类出行比例不断增加,出行结构相应呈现多元化特点,并进一步拉动交通需求增长。但城市交通工具之间仍未达到“无缝连接”,无法实现“零空间换乘”“点到点连接”。特别是一些交通枢纽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给老年人出行换乘带来极大不便。城市无法做到“无缝连接”,主要原因是城市里的交通运输机构分属不同系统。这些不同体系的公共交通运输主体服务宗旨各异,规划、建设、经营、服务的理念和层次不同,系统制式和技术标准自成体系,运行与服务模式互不兼容,不同交通体系之间的衔接点往往成为“系统服务盲区”。

2 交通拥堵及成因

2.1 中心城区承担了四成居住人口

福州城市多中心体系尚未形成,54%的出行集中在老城区。福州市拥堵的区域主要是:鼓楼和台江两大中心城区。同时,万宝商圈、万达和泰禾广场等9大商圈,集中在二环周边区域重要路段,停车场供不应求和“一出一进”的停车方式,加剧了交通拥堵。

2.2 车辆增速快、公共交通分担率低

福州截至2017年底,福州市区机动车保有量为69.5万辆,其中70%为私人小汽车。2000年以来,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却停滞不前,从2005年的17.3%微涨到目前的18.1%,私家车出行占13.7%,选择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出行占60.1%。而2012年至2016年,注册电动车保有量从42.4万辆增至超过百万辆,年增长率为30%,其中电动车占用机动车道、违规上桥等现象多发,增加事故概率,加大交通拥堵。

2.3 次干道及支路密度不足

城区路网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支路等。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福州市区快速路、主干道路密度已达到规范要求,但次干道、支路路网密度低于规范要求。此外在一些路段,地铁和市政路桥施工挤占车道,导致机动车通行不畅。

2.4 交通管理亟待加强

一是信号灯设置和信号灯远程控制调配待改善,交通信号控制不能有效引导交通,甚至降低道路通行能力。如车流量大的方向通行时间短,而流量小的方向通行时间长,信号灯标志设置未经车流量数据分析,设置不合理现象仍在,人为增加拥堵。二是交通事故处理效率待提升,二环路沿线等重要节点的交通事故车辆未及时撤离极易造成拥堵。三是变道加塞、违规掉头、违法停车等普遍存在,整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静态交通管理还不成熟。对超市、公园、部分小区空地等公共停车场所管理不规范,执法的尺度不一,随意性较大,有时处罚,有时不处罚。五是对非机动车的管理处罚不够。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成本低,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随意穿插于机动车道比比皆是,尤其是发生交通拥堵时,使交通拥堵雪上加霜。

2.5 道路交通设施还不能完全得到利用

市区有不少单行道设置不合理,一定程度浪费了道路资源,给司机造成困扰。

3 对策与建议

根据福州城市交通出行状况、经济发展趋势、现行交通政策,结合国外大城市经过长期探索积累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3.1 加强交通综合治理

3.1.1 成立整治交通拥堵工作领导小组

政府牵头协调,推动福州公共交通各系统打破体制和权属关系藩篱,重构新型交通体系,以满足一体化发展及资源整合的需要,出台交通、建设、管理、规划等一揽子综合治理措施。在规划布局方面,应调控旧城区人口,高标准配置新城区优质公共资源。严格控制旧城区优质教育、医疗机构等公共资源在现有用地上改、扩建,控制其建设规模,同时制定相应优惠政策,促进优质资源到新区办校、办院等。

3.1.2 交警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管理举措,缓解城区拥堵

首先,提升智控中心的调度应用功能,发挥电子警察和视频抓拍作用并结合数据分析研判;其次,精细调整信号灯配时;其三,严查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其四,明晰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同行路权,调整道路停车泊位。

3.1.3 市建委应组织开展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市交通委要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和场站布局,完成海峡奥体中心公交枢纽等站点建设。加快福州BRT(快速公交系统)线网规划,同时优化多种交通方式衔接,满足地铁一号线与公交车、出租车、便民自行车的接驳,推进城区立体停车场建设。

3.2 落实“公交优先”,打造“公交都市”

3.2.1 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公交吸引力

在道路和交通管理上确保公交優先,设置公共汽车专用道路、公共汽车专用线、公共汽车街道、公共汽车在交叉路口的优先、公共汽车停靠方式的优先等,对侵入公共交通专用线、专用道,干扰公共交通车辆正常运行的其他车辆严格处罚。逐步构建合理的、连续成网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可采取增设公交专用道并形成地面公交快速通行的低投入做法,提高公共交通运行速度和准点率,促使小汽车出行向公共交通转移。实行切实可行、有吸引力的票价优惠政策。

3.2.2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优化城市交通网络

福州地铁1号线2017年1月已建成通车;地铁2号线已经动工建设,预计2019年底前建成通车;地铁6号线在抓紧推进前期工作。按照“东进南下”福州城市发展战略,要加快地铁2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建设进度,加强运营管理,确保安全运行。要深入把握城市现代交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城际与城区、系统与局部、地面与地下、规划与建设、建设与管理、硬件与人才等方面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规划先行,强化项目带动,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

3.2.3 重视用立法、财政手段扶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等

3.3 改善公交运行状况,提升公交吸引力,努力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和效率

3.3.1 对一些公交盲区或换乘不便地区加紧调研,及时推动切实可行的方案。如在具备条件的地域,增加公交覆盖面,搞好接驳服务。在公交可达性较差的地域,可开设收费较低的小型面包车,方便市民出行。

3.3.2 营造良好的轨道交通运营环境。借鉴国内外经验,加大地铁资金投入,以发展地下空间为重点,在地下建立集交通、购物、饮食、娱乐等为一体的地下城,将人流由地上引入地下,减轻地面压力,提升轨道交通吸引力。

3.3.3 以公交用地优先为原则解决公交场站严重不足问题,保障公交线路运行。鼓励将公交场站建设列入城市开发和小区建设的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投入使用。

3.4 加快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管理科技含量

构建交通信息分析平台,完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规范、完整设置标志线,并依托高清监控网,开展大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直行和左右转向设置,提高道路利用率。合理规划地表布局,对于非紧张路段,尽可能免费开放给市民,降低收费标准,提高道路两旁资源利用率;规范超市、公园等直接关系民生的停车空地管理,尽可能免费开放给市民。在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的同时,加强电动自行车的监管,为电动车安装“电子身份证”,适当加大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处罚力度,严肃法令。对全市现有的单行道重新摸排、调研、论证。有条件的应尽量实现双向通行。

3.5 探索福州城市公共交通“微枢纽”建设

3.5.1 建设以地铁车站为“微枢纽”中心。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换乘,包括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线路的衔接、车站与其他交通方式车站的衔接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几个方面。随着福州市地铁建设运营的加力增速,福州市可以地铁车站为“微枢纽”中心,按照“丰富配置、互不干扰、缩小间距、方便接驳”的要求,对沿线公交站点、出租汽车停靠点、便民自行车站点、共享单车停靠点等进行合理调整,打造城市公共交通“微枢纽”,促进各类公共交通方式配套衔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摊率。

据调研2017年一季度,福州地铁一号线客流量已达12万人次/日(全线最大客流量为14.61万),占市区公共交通客运量的10%。地铁一号线在福州火车站、福州火车南站两个交通枢纽的乘客分摊率,从30%左右上升至50%左右。截至6月,新增和优化地铁沿线公交线路11条,完成改造地铁沿线公交站台30个(其中港湾式4个)。为强化地铁站出口交通“微枢纽”功能,应在地铁一号线沿线实际划设出租汽车停靠点;根据地铁站间客流预测或站点实际平均客流量设定便民自行车配置数。据调研,目前已在象峰、秀山、罗汉山、黄山、三角埕等5个车站新增12个便民自行车站点,共计480个车位。同时,6家共享单车企业在地铁站点投放数十万辆共享单车。今后可在轨道交通与私人交通换乘方面进行探索,在城乡结合部的地铁车站周边划设专门停车场,实现“停车+换乘”出行方式,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3.5.2 建设福州城市候机厅“微枢纽”。据调研,2016年8月1日起正式启用的华威西园客运站里的城市候机厅,是全省首个汽车站城市候机厅。从每天的6时到20时15分,从华威西园客运站发往福州机场的大巴有29班。旅客可直接在城市候机厅内查询航班动态并办理登机牌等乘机手续,帮助旅客节省了时间。由于城市候机厅无缝接驳火车站、客运站、机场三大交通枢纽,实现零距离接驳,2017年春运,它受到了不少旅客的欢迎,这也吸引了一部分路途遥远地区的客人。建议在福州主城区机场大巴乘车点阿波罗大酒店、福州汽车北站、福州汽车南站、台江万达广场、五四北泰禾广场等处,建设城市候机厅“微枢纽”以方便旅客出行。

3.6 创新城市公共有桩单车和共享单车无缝连接的新模式

建议共享单车等自行车与公共交通集团等单位和部门达成合作。将有桩公共自行车停放点交由支付宝共享单车运营管理。开创城市公共有桩单车和共享单车无缝连接的新模式。最终形成政府指定停车点和企业投放停车点相结合的结果。同时,职能部门应控制好区域共享单车的总量;每个区域要匹配适当的运行维修人员;共享单车严禁停放在居住小区里;对停放在残疾人使用的通道的行为要采取处罚措施;鼓励正确停放,停放时不影响居民的正常通行;要关注出入口与街边环境。

3.7 加快“互联网+交通”发展

在互联网改变生活,改变原来的经济形态的时代下,滴滴快车、即时用车APPUber(优步)等试点进入了某些城市。滴滴快车、Uber乘客与司机即时、就近、精确、无缝连接优点,受到了普遍的欢迎。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压力,方便了市民和游客的出行,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互联网+”新颖的商业模式,提升了的城市文明程度。但是,以互联网跨界融合为显著特征的滴滴快车、Uber,对传统的出租车行业管理体系与管理方式带来一定冲击,现有的政策与滴滴快车、Uber的快速发展也不相匹配。因此,在加速发展“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必须在全社会努力形成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观念和认识,全面稳步放开出租车和专车市场,抓紧制定推动“互联网+交通”以及专车市场发展的政策规定,对专车的监管应走向融合,用互联网的思维不断优化城市交通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许乃星.福州市交通发展对策研究.公路与汽运,2012年第6期.

[2]陈雷.福州市区三环路交通组织设计.福建建筑,2011年第12期(总第162期).

[3]福州市城乡规划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州市规划设计院,福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纲要报告).福州:2009.

[4]何爱霞.城市化进程中的福州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5]陈仁春.福州城市交通发展前瞻.福建建筑,2007年第1期.

[6]葛霞虹.缓解福州城市交通堵塞有效途径初探.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1(4).

[7]付建广.浅谈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对福州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福建建设科技,2008年第3期.

[8]张海军,杨晓光,赵建新.城市快速路交通衔接组织研究.城市交通,2005(5).

猜你喜欢
福州市公共交通福州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二)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一)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