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科院校“赛”“学”交互作用下创新人才的培育探析

2019-12-02 02:31韦学玉徐晓平张明孙俊伟
科技视界 2019年32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实践教学

韦学玉 徐晓平 张明 孙俊伟

【摘 要】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具有复杂性、渐进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提出利用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效率,反过来,又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利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多种联动机制交互作用,使学生能够全程积极参与到竞赛过程,培养、锻炼和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2-005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2.023

Analysis of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Competition and Learning in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WEI Xue-yu XU Xiao-ping ZHANG Ming SUN Jun-wei

(1.Anhui Polytecnic University, Anhui Wuhu 241000, China;2.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8, 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omplexity, gradualness and long-term nature of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se of subject competi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train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so as to enhance their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ability. The talents of application 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m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to promote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as the carrier, the first classroom learning efficiency, in turn,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through discipline competition.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interaction mechanisms in the entir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competition and enhance student ability.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Creative talents

0 引言

高質量的应用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人力资源,当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对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工科人才培养泛科学化倾向依然严重,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缺乏,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出现显著矛盾[1]。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效率低下,采用以学科竞赛为导向体验式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科竞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并且,在理论基础的学习、专业素养的培养、知识结构的完善上下功夫。由于在教学中,以知识灌输为主,缺乏对实践创新能力,考试成绩成为评判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导致学生对参与科研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实践创新和课程教学任务没有有效衔接,高校教师只注重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也是导致缺乏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1 “赛”“学”背景及意义

“赛”“学”模式对于老师的成长、学生的成才搭建了交流平台。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在经历选题、设计、制作等一系列过程后,能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强化专业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在后期的学习竞赛过程中表现出极其的专注和投入。历经比赛过程的强化训练和考验,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积极稳妥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表现出健康向上的心态,在考研与就业中的表现较为突出。同时,有助于把较宽厚的理论与地方社会丰富的实践机会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赛”“学”交互作用是应用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更新观念,加强组织和领导,有序地开展系列学科竞赛活动,形成规范、科学和系统化的竞赛、运行及管理模式,鼓励师学齐头并进、广泛组织、参与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创新活动搭建平台,这些,将是地方本科院校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2 “赛”“学”模式的构建

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力的需求,科学构筑“赛”“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这就要求地方工科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培养方案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如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学教学的比例等,以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1]。目前,实践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灌输式教学模式占主流,难以达到育人效果。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因此,对实践环节的要求更高,所涉及的内容要求更丰富,并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的要求更密切,这样才能使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构建“赛学”模式的良性互动,首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实践教育学分奖励:参赛学生可以以参加学科竞赛作为创新实践教育学分,也可以冲抵公共选修课学分;(2)在综合测评上给予加分,在评奖评优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另外,也可设置了学科竞赛学生专项奖金,按照赛事级别(国际级赛事、国家级赛事、省部级赛事等)和获奖等级给予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一定额度的现金奖励[2];(3)可以优先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各类课题,学科竞赛的参赛及获奖作品,学生可以申报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其次,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科竞赛中的主导作用,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折算工作量:由于学科竞赛指导工作通常在教师的业余时间,包括周末和寒暑假,因此需要给予教师指导学科竞赛计算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按赛事的类别分别给以一定的课时量补贴;(2)制定学科竞赛奖励制度:对在学科竞赛中获奖的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和一定的物质奖励,主管部门应根据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发放一定量的奖金;(3)将指导学科竞赛获奖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加分项,与教师的年终绩效考核工资挂钩;对于在学科竞赛指导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可以考虑设置校级或者院级的特别贡献奖,召开颁奖表彰大会;(4)与职称评定挂钩,高校应该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晋级等方面给予学科竞赛指导教师政策上的倾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的指导,发挥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导向作用。有效调用教师和学生参与各项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有效开展学科竞赛的核心之一,学校应该针对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建立有效的良性互动机制。

3 “赛”“学”模式下育人功能

3.1 有利于强化学习动机

鉴于当前地方高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不足,提出利用学科竞赛为平台,对培养方案进行改进。强化长周期的训练过程是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但要求被训练者必须善始善终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从心理学上讲,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习的坚持和困难的排解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仅有好的学习愿望而不具备一定水平的学习动机,学习进程往往无法维持[3]。事实上,学生中途掉队的现象与学生个体的学习动机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4]。所以,使用各种手段诸如激发学习兴趣、严格过程管理、化解学习难点等,可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的重要手段。团队成员之间的业务关联是有效的动机强化。整个团队的工作任务将全体队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个成员的进程或结果若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全队的进程。这种团队性任务为每名队指导教师的帮助与监管掌控团队的走向。学习动机无法维持往往发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执行者感到枯燥乏味的时候。此时,指导教师在解决困难、调节情绪以及任务重启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有利于培育师生良好习惯

通过“赛”“学”推动作用,师生把精力转移到实验室。因为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学生根据科技活动的要求拟订科技活动方案,在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内进行科技活动。使更多学生以实验室为家,不再依赖寝室,以实验室开放为平台,在体验中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设立创新学分制度,将学习成绩与创新学分挂钩,以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开放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获得创新学分的同时,能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对其创新性成果给予适当奖励。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竞赛过程中,也参与实践学习,提升老师先进的实验思想和方法,指导学生实验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科学的判断力,在恰当的时机给予支持和鼓励。部分学科竞赛会超出实验老师已有的知识水平,这就要求实验教师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的精神,才能保证实验室开放的效果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实验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5]。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了实验室的育人功能。随着国家實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进一步把实验室作为重要阵地,而学科竞赛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需求。因此,学科竞赛对促进实验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6]。另外,由于参加学科竞赛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过程中将面临很多困难,如果此时没有有效的强化手段和监管机制,会有许多学生半途而废。那么,指导教师在过程中发挥催化剂的作用,采取各种辅助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化解困难,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4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实施学科竞赛反哺教学

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学生获得扎实的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以充分体现,指导教师成了“最牛学霸”的“幕后推手”,学生从低年级开始,一边进入导师实验室参与专业实验,积累动手技能和实验经验,同时,组织积极参加国内外知名专业比赛,有效的利用时间,避免迷恋网络游戏现象。这样能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团队成员共同实践、学习、讨论,在积极思考下收获许多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思维。教师在这样的团队里面主要是配合的角色,为团队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并负责答疑。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竞赛团队的学习采用老队员带新队员边做边学的方式进行[7]。能够激发队员之间的竞争意识,带来了示范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新成员的学习效率。还有,旧的比赛资源得以利用并整理成案例,为团队以及其他形式的教学提供宝贵的资源,最后形成柔性的学科竞赛团队文化,为课堂理论教学提供充足营养与动力。

5 结语

学科竞赛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大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的参与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赛学模式下能够促进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从而实现“赛”“学”交互作用下师生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09).http://www.gov.cn.

[2]黄晓玫,李鸿飞,黄涛.强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2):1-4.

[3]戴波,纪文刚,刘建东,等.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建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36-140.

[4]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保障机制[J].江苏社会科学,2011(3):123-126.

[5]印大秋,高明松.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86-88.

[6]蔡述庭,谢云,刘冰茹以学科竞赛为契机促进实验室的全面开放[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8):246.

[7]刘贞堂,杨永良,李晓伟,等.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7,2,15-18.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