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口语表达类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探究

2019-12-02 02:31赵宇杰
科技视界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高校教学模式

赵宇杰

【摘 要】口语表达类课程是人文素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文章分析了口语表达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需要开展口语表达类课程的意义以及课程建设过程当中会面临的问题,并结合高校教学实际提出了可操作性的三个教学模式的探究。

【关键词】高校;口语表达类课程;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2-015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2.069

当今时代,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飞速发展,不同层次不同门类的院校都在纷纷寻求转型升级追求质量发展。学科门类越来越全,教学设备越先进,师资力量越来越强大等等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喜人的成就。随着社会的发展,复合型人才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需求,如何让我们的毕业生在大学学习到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也具有综合性的能力,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笔者认为,口语表达能力是最为基本的能力,不管什么专业的学生什么层次的院校都应该重视口语表达能力。

1 口语表达类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个人的举止谈吐是给人的第一张名片。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如何热情谦逊地与人沟通、如何自信地推销自己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需要好的表达能力。职场面试、产品推介、方案阐述等等这些是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时都会经历的。

我们每个人的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和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中交流度过的。反观我们的教育体系,“应试”教育当中,忽视了对每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表达能力,学生很少有机会张嘴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学生的这种口语表达能力被长久地忽视,所以进入大学后,面对着大量需要语言交流的场合时很多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在学生社团的竞选、课堂上的分享、文娱活动需要规范化口语表达时,他们往往呈现出紧张、说话没有逻辑、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此反复,对他们的自信心也是极大的打击,会越来越害怕这种场合,会产生逃避等更为消极的心理。

那么,在我们高校对于学生的综合性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必须要重视对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也就是必须强化口语表达类课程的建设。

2 口语表达类课程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系列课程建设,不走形式

语言在人与人的交际中产生,又在不同的交际场合衍生出多种形式的交流形式,因此,口语表达具有形式多样内容复杂的特性。所以我们要想在大学教育中真正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必须要持之以恒把握规律切勿急于求成,口语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系统训练积累的过程,包括基本的普通话、语言表达的逻辑思路、语言表达的心理素质、不同场合的语言表达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循序渐进有计划分步骤的在我们的系列课程当中进行。在进行课程建设时可以将口语表达类课程分成不同的小的板块、例如普通话语音基础、诵读、演讲、辩论、新闻评述等作为公共选修课贯穿在整个大学的学习当中。

2.2 互动教学,不走过场

口语表达类课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课程,必须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训练,光靠老师讲解和理论化的课件书本是没有作用的。因此,在我们进行设置时,必须要注意班级人数的合理化控制,教育班人数多了,学生没有练习的机会,人数过少,又不能锻炼学生当众说话公众场合表达的心态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把人数控制在合理区间,条件允许的话可能实行“大课+小课”的形式的进行教学。

在我们大学以前的教育方式中,学生已经习惯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习惯了“老师上面讲我坐着听”的教学形式,所以我们想要让我们的口语表达课真正让学生受益,必须要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感,能够愿意加入课程的互动中,才能达到我们的训练目的。

2.3 走出教室,立足实际

走出教室,让我们的口语表达课变得既有活力又实用。利用校园中各种实践机会,例如各种晚会的主持、演讲比赛等,让学生们能够独立去思考去实践,能够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去提高。在我们的课程考核当中,也可以将考核的形式变得丰富多样,例如参加演讲比赛获奖可以直接对应相应课程成绩。将我们的课堂打造成开放性的课程,告别学生最为痛恨的点名考勤,将一些具体的任务下发给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后进行成果的一个展示分享。告别了沉闷无聊的教室,走入实际的表达环境,会使我们的课程形式多样,内容生动,学生们会更加喜爱。

3 口语表达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3.1 经典诵读,让课程书香四溢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我们更应通过我们的大学教育,让这种文化自信深深志根于当代每个大学生的心中。让国学经典与我们表达课程结合,在诵读中感悟经典,在经典中感悟人生。可以开展例如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形式的诵读分享会,让同学们推荐自己所喜爱的篇目,并且通过诵读将其分享给其他同学。中国传媒大学的鲁景超教授说:“朗读的过程,是向作品的思想深处层层开掘、不断追问、积极思考、理性之光升华的过程;朗读的过程,是与另一颗心灵对话,不断感受、想象、感悟,感情之火燃烧的过程。通过声情并茂的表达,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体味文字背后的丰富精妙,获得思辨的力量、审美的愉悦。通过对书本语体的研究,为口语注入规范、高雅的文学元素,提升语言表达的内涵和品质。”诚然,通过大量阅读和深情诵读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也能积累大量的文学素材,在口语表达当中又能让我们的表达言之有物立意深刻充满文学气息。

3.2 情景模拟,让课堂立足实际

我们可以在口语表达类课程当中模拟各种不同的口语环境,让学生们真正仪式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在这些不同的情景模拟中,学生不仅能够口语表达能力能够锻炼,也能对今后可能会面对的场景又所熟知。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考证书就包括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证书,所以我们可以模拟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环节,普通话测试中即兴说话等等。很多同学在毕业后就面临着就业工作,那么我们也可以邀请我们校招企业的面试官走进我们的课堂,与同学们零距离接触,来一次面试模拟演练。相信通过这些形式丰富的情景模拟,我们的口语表达课堂不仅精彩,而且使用,一定能够使学生受益匪浅。

3.3 比赛竞争,让课堂充满挑战

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加入一些比赛元素,比如开展诵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通过分组的形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以小组形式参加课堂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励学生课后准备,保证课后的学习。在不断的实战演练当中,也能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逻辑快速运转能力。并且在实战比赛中,也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进项后期训练和提高。也可利用学校和校外的资源,由任课老师带队参加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提升的不仅仅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当众发言的自信的心态。

综上所述,高校口语表達类课程作为人文素质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含着表达的艺术性有应该具有语言的文学性。如何通过该课程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在不断探索中不断实践中我们的课程建设才能越来越充实,才能越来越让学生受益和喜欢。

【参考文献】

[1]鲁景超.让朗读丰富我们的人生——“第十二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观后[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9):132-134.

[2]张政法.正本清源:口语传播教育的三重维度[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9):153-155.

[3]鲁景超.口语表达与语言功力[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02):84-86.

[4][1]仲梓源.用真情吐字归韵,传和谐顿挫之声——陈醇60载播音艺术的人生启示[J].艺术百家,2011,27(06):194-196+154.

[5]殷航.经典诵读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泛文化品性[J].当代教育科学,2018(12):26-29.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高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