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教化

2019-12-02 13:32潘正品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金文笔法铭文

潘正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其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书法的学习影响深远。

2、过程与方法:通过铭文内容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政治、风俗和观念。对青铜器中“四大国宝”铭文的赏析,且能在书法临摹学习、创作实践中的运用。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对我国悠久的青铜器历史和文化进行了解,并且主动学习和传承,深爱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书法),并深感自信和自豪。

教学重点:

对我国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国书法)有一定的了解,在金文书法学习中对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

对青铜器铭文所记载的内容作深入了解,领略金文作为书法学习的法帖以及在临摹、创作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讲解   欣赏   示范

教学具:

教材  自制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顾上节课学习过的青铜器的种类、形制及纹饰。

2、投影展示图片和文字。

3、青铜器中的鼎,是中国古代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在奴隶制社会的青铜鼎,是最重要青铜礼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鼎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不仅是宗庙重器,也是王权的象征,人们常用“定鼎”、“迁鼎”等词语,比喻政权的更替。不仅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而且还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明尊卑,别上下”,鼎已成为彰显、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的礼器,而非普通人所能拥有得了。“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

4、课堂趣味小活动;看谁说出代表权力、政权含的“鼎”的成语多。

学生思考并争相答,教师引导补充;“问鼎中原”,“三足鼎立”,“革故鼎新”,“四海鼎沸”,“钟鼎之家”,“钟鸣鼎食”等成语。

4、投影欣赏“司(后)母戊大方鼎”及其铭文。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重达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此鼎是商文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特意制作的,也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其铭文“司(后)母戊”可见飘逸飞动,穷极美之能事。

二、讲授新课

像大盂鼎等青铜器上或铸或刻的铭文,后世称之为“金文”,也叫“钟鼎文”。金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中国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金文是重要的史料

(1)商代金文

1、投影文字、图片。

大约从商代中期开始,青铜器上开始出现铭文。这些铭文字数很少,多为族氏名、被祭祀的父祖名、或作器者私名。如1976年殷墟5号墓出土的铜器有铭文“司(后)母辛”、“婦好”,是商王的配偶。

2、简单介绍并了解这一时期金文的特点。

商代金文字体多作首尾尖,中间粗的波磔体,雄浑有力,峻拔恣肆,比甲骨文更显得大气和厚重。

商代后期,始出现较长的记事铭文,如戌嗣子鼎30字,四祀邲其卣44字。这些铭文反映了商人对上帝、祖先的祭祀,上对下的赏赐,商王对方国的征伐,对臣下的宴飨等等,是研究殷商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2)西周金文;记述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西周金文中长铭文较前大为增加,如大盂鼎291字,史墙盘284字,散氏盘375字,毛公鼎497字。

商代的主要文字资料是甲骨文,西周时金文则是其文字資料的主流,西周金文内容丰富,记载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西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的方方面面。其在西周历史,文化研究上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尚书·周书》。

1、投影《利簋》铭文图片(征战伐商)

如利簋记载武王灭商在甲子日,可与《尚书·武成》、《逸周书·世俘》相参证。天王簋记武王东土度邑,到太室山祭天,作营建成周的准备。与《尚书·诏告》的记载完全一致。……

2、投影《作册麦方尊》铭文图片(祭祀礼仪)

记康王改封邢侯于邢丘,之后邢侯在宗周觐见王,王在辟雍,乘舟为大礼,射禽以供祭祀之用。

3、投影《虢季子白盘铭》铭文图片(立功受赏)

西周时期,战争频发,武将征战有功,得王赏赐,备感光耀,铸器记念,屡见于金文。如虢季子白盘,记子白在洛水以北击伐猃狁,斩敌五百,俘虏五十。

4、投影《裘卫盉》铭文图片(土地交换)

记共王三年,矩伯庶人从裘卫处求取朝谨王所用的玉,答应给予裘卫十块田,外加八十朋作为补偿。后来矩又从裘卫处取赤色玉琥一対,有纹饰的鹿类动物皮毛两块,再加二十朋补偿,答应以三块田作交换。结果由王朝卿大夫伯邑等五人见证监督土地交割。

5、投影《大盂鼎》铭文图片(册命赏赐)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盂鼎,内壁有铭文共计291字,为西周青铜器中少有的长铭文。完整地记录了周康王册封贵族盂并勉励他要勤勉于政的史实。殷商以酗酒而亡,西周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

6、投影《散氏盘》铭文图片(土地契约)

铭文19行、357字。内容为土地转让,记述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并详记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后记载举行盟誓的经过。首句“用夨扑散邑,乃即散用田”说明了纷争的伊始:因为夨国攻打(偷袭)散国的田邑,造成散国损失,于是由夨国割田地二区以为赔偿。文中两段割地树封的履勘纪录,紧接着是夨人与散氏参与定界的见证名单,末段则为割地后盟誓立契的实景:(在豆国新宫东廷)原属夨人土地第一区的三员首长与第二区的二名主管相继盟誓,确定守约后,将所割田地绘图,交由夨氏执守,史正仲农则执左券以为文书之认证。

(二)金文与书法:对中国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赏析《大盂鼎》铭文并领略其艺术特色。

我们透过这质朴生拙、苍茫浑厚的线条,就可以联想到当年书作者的严谨和精细:无论是点画的排列分布、线条的粗细变化,还是字的上下承接、横排竖列,都是那样法度森严、中规入矩,自然天成而又意态纵横。《大盂鼎》在用笔方面,笔画干净利落,直线则刚挺劲健,起笔和收笔处不加雕饰,顺其自然,犹若天成,大有甲骨文的笔法和仪态;曲线则刚柔相济,悠长而流畅,在点画之间平添了一种运动的美感。笔画中时而出现的“肥笔”,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这正是早期金文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观全篇,使人产生一种高古质朴、苍茫悠远的自然美感,同时又体现出了人们所向往的那种极具艺术感染力的韵味,即那种远古的神态和风韵。

3、赏析《毛公鼎》铭文并领略其艺术特色。

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毛公鼎》铭文的感受。

4、赏析《季子白盘铭》铭文并领略其艺术特色。

5、赏析《散氏盘》铭文并领略其艺术特色。

其字形结构奇古,线条圆润凝炼,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愈显朴厚。其“浇铸”感非常强烈,表现出了特有的“金味”, 体势欹侧,开“草篆”之先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6、课堂活动:请学生对比欣赏“四大国宝”的铭文的艺术特点。

师小结:看罢整体,我们再来分类研究:有的线条首尾尖,偶有夸张的肥硕笔画,为坚实肥厚的典范,当推《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金文的代表作;有的优美婉曲,灵动自然,气势磅礴的,当推《毛公鼎》为代表;有的刚建劲拔,笔势匀称,有意求工的,当推《季子白盘铭》为代表;有的结体生动,书法率逸,宕气酣畅的,当推《散氏盘》为代表,其字最独特,開草篆之先河。

上述作品中无一例外地呈现出我国厚重的历史积淀,既可以欣赏铭文的优美文辞,又可以作为书法学习的经典范本加以取法。

三、新课进行

四大青铜器铭文是金文书法学习的经典范本。

金文大篆是刻或铸文字,我们用毛笔对其书写,是利用毛笔的弹性和加以笔法化还原,综合墨法和章法的运用。

1、书法有法:书法学习的核心是笔法学习。

师讲述古人学习书法及笔法授受代代相传的重要性。

蔡邕受于神人→其女蔡文姬→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羊欣→智永→虞世南→欧阳询→陆柬之→张旭→李阳冰→徐浩→颜真卿

传钟繇掘韦诞的墓穴盗得笔法,自此书艺大进的故事。

2、利用毛笔的弹性进行有提按的书写。

篆书尚“圆笔”,“如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

起笔:逆入藏锋,轻按并做好笔形开始发力。

行笔:中锋行笔,需轻提毛笔裹锋涩行。

收笔:行至末端轻按毛笔顶纸回锋或轻提出锋。

教师用笔蘸清水在黑板上示范“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的逆入藏锋,书写时的速度和力度。

3、示范毛笔的“四德”及“八面出锋”。

投影对比欣赏篆隶书、行草书的作品并比较其笔法的异同。

4、构成书法作品的“四法”;笔法、字法、章法、墨法

5、图片欣赏:书法作品中的临摹(刘洪洋先生、作者本人)与创作的综合运用(言恭达先生)。

6、书法名家视频欣赏;

播放刘颜涛先生关于《墙盘》与《毛公鼎》的简析。

四、课前小结

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多见于钟鼎之上,所以较纸更能保存原迹,具有古朴的风格。无庸置疑,金文主流地位的建立是书法全面走向以毛笔书写为中心的开端,同时,它也全面开启了笔法演变的源流。金文在笔法、结字、章法上都为书法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在书法取法学习中,用书法中的笔法墨法对其还原书写,感觉金文大篆所蕴含的苍茫、雄浑、正大的气象。

(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学   安徽宣城)

猜你喜欢
金文笔法铭文
《李思训碑》笔法临析(十)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几多笔法写思情
笔法与临摹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
釋甲骨金文的“徹”字異體——據卜辭類組差異釋字之又一例
俱天成,极奇妙!——闲聊画面石的独特笔法
语法填空专练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