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石淋处方用药规律探讨

2019-12-02 11:45秦雪琴王明凯任慧云王丽芬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用药规律数据挖掘中药

秦雪琴 王明凯 任慧云 王丽芬

【摘 要】 目的:挖掘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石淋方剂及药物配伍规律,为中医治疗石淋提供借鉴。方法: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治疗石淋的方剂及药物,分别查出其性、味、归经及功效,运用Excel 2010、SPSS 22.0、Weka 3.8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77首治疗石淋方剂,涉及中药140味。方中高频药物为滑石、木通、冬葵子等,药性多寒平,药味多甘苦,归经多属膀胱经、肝经、肾经。根据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配伍规则,如滑石-车前子、木通-石韦等。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治疗石淋方剂组方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兼以补肾、活血化瘀之法治療本病为主,对于当代医家在临床上辨证施治用药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中药;数据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石淋;用药规律

【中图分类号】R714.25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6-0009-05

Abstract:Objective To mine and analyze the law of compatibility of prescriptions and drugs for Shilin in the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Shilin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 The prescriptions and medicines for impotence included in the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were counted and their properties, taste, meridian tropism and efficacy were identifie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Excel 2010, SPSS 22.0, Weka 3.8 entropy clustering. Results A total of 77 infertility prescriptions were screened, involving 140 Chinese herbs. Medium-frequency medicines are talc, Mutong, sunflower seeds, etc. The medicinal properties are cold, bitter and sweet. The meridians belong to bladder, liver and kidney meridian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association rules of high frequency drugs, the compatibility rules of drug pairs were obtained, such as talc-wood, wood-stone, sunflower-talc and so on.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Shilin prescription included in the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is mainly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clearing away heat and diuresis, drenching and removing stones, tonifying kidney,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It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temporary physicians to treat Shilin prescription by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ta Mining;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Shilin; Law of Drug Use

石淋现代医学称泌尿系结石,可分为肾、输尿管、膀胱结石等[1],患者会突发腰腹部剧烈疼痛,并向下腹部及会阴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2]。本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超过2.1∶ 1[3-4],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为体外碎石、外科手术等;中医治疗本病,有着疗效佳、无创性的特点,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中医方剂大辞典》[5]一书收载了历代许多中医名家治疗石淋的方剂,现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历代医家治疗石淋的用药组方规律,以期为治疗和研究本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筛选 选用《中医方剂大辞典》为研究资料,建立《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其中收录石淋处方77首,共包含中药140味。

1.2 数据规范 药物名称根据《中药学》[6]和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7]进行规范,如“破故纸”规范为“补骨脂”,“鲮鲤甲”规范为“穿山甲”等。为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将异名同药的药物根据《中药学》统一作规范处理,如“赤茯苓”“白茯苓”统作为“茯苓”收录等。对于《中药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没有的药物,如“青盐”“真麝”“井泉石”等,统计时暂时舍弃。药物功效、药性、药味、归经根据《中药学》规范,如“滑石”利水渗湿药,性寒,味甘、淡,归胃、膀胱经。

1.3 统计学方法 将符合筛选要求并规范整理后的中药复方药物数据,包括中药药性、药味、功效及归经,采用二分类的量化方法处理,将每味中药按“无=0,有=1”进行赋值,录入Excel 2010软件,建立药物电子数据库,并采用SPSS 20.0对药物频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其中用方频率=出现频次/中药汤剂复方总数,用药频率=出现频次/总频次。采用Weka 3.8对药物潜在关联规则进行分析,其中支持度是包含前项A的记录与总记录的比值;置信度是包含前项A也包含后项B的记录数与所有含A的记录数的比值;提升度是包含前项A也包含后项B的记录数与所有含B的记录数的比值;If A then B,则他的支持度为:S=p(A)/p(总);置信度为:C=p(A and B)/p(A);提升度为:L=p(A and B)/p(B)。从高频药物之间的关联規则中挖掘出最常用药对。

2 结果

经上述方法筛选,共纳入《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石淋处方77首,涉及中药140味,累计使用药物总频次424次,药性总频次424次,药味总频次644次,归经总频次1136次。

2.1 高频药物使用分布 统计结果示:使用频次≥5的药物分别为滑石、木通、冬葵子等,共23味药,以上药物累计使用频次250次,累计占药物总频次(424次)的58.97%。统计结果见表1。

2.2 高频药物功效分布 统计结果示:使用频次≥5的药物类别分别为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清热药等8类。其中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以上3种药类的药物累计使用频次203次,累计占总频次(424次)的47.87%。统计结果见表2。

2.3 高频药物药性分布 统计结果示:使用频次≥5的药物药性分布为寒性、平性、温性、热性4种。其中寒性>平性>温性,以上3种药性的药物累计使用频次244次,累计占药性总频次(424次)的57.55%。统计结果见表3。

2.4 高频药物药味分布 统计结果示:使用频次≥5的药物药味分别为甘味、苦味、淡味等6种。其中甘味>苦味>淡味,以上3种药味的药物累计使用频次333次,累计占药味总频次(644次)的51.70%。统计结果见表4。

2.5 高频药物归经分布 统计结果示:使用频次≥5的药物归经分布为膀胱经、肝经、肾经等10条。其中膀胱经>肝经>肾经>心经,以上4条归经的药物累计使用频次369次,累计占归经总频次(1136次)的32.48%。统计结果见表5。

2.6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 找出强规则是关联规则挖掘的目的,其需明确的参数是支持度、置信度、和提升度。支持度主要是评估关联的普遍性;置信度主要是评估精确度(可信度);提升度主要是用于评估规则是否可用的指标。本研究选择以最小支持度15.58%、最小置信度39%和最大前项数1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所得药对配伍规则结果见表6。

3 讨论

本研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所载的治疗石淋方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分析,将中药功效、药性、药味及归经等进行总结,发现中药特征与其治疗石淋存在一定的关联规律,以此为临床医生遣方用药提供参考。

中医“石淋”属“淋证”范畴,淋证一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古代医家对石淋病机的认识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提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华佗在《中藏经》中提到:“肾气虚弱,……邪热渐深,结聚成砂。”从本研究的数据挖掘结果来看,治疗本病多以清热利尿、通淋排石之效的利水渗湿药为主,同时配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及补虚药加以辅助治疗,均符合临床实践。

3.1 高频药物使用分布分 使用频次前3位的药物有滑石(32次)、木通(25次)、冬葵子(19次),滑石利尿通淋,用于治疗热淋、石淋、尿热涩痛等,《药性论》记载滑石“能疗五淋,……偏主石淋。”木通清热利尿,《药性论》记载木通“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木通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萜及三萜皂苷等, 药理研究表明木通具有抗炎、利尿、抗肿瘤等多种作用[8]。冬葵子利水通淋,《药性论》记载冬葵子“治五淋主奶肿,下乳汁。”上述三药均有利尿通淋的功效,都可用于治疗石淋。

3.2 高频药物功效分布分析 功效频次前3位的药类有利水渗湿药(146次)、补虚药(38次)、清热药(19次)。各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虽有不同,但大多医家均认为石淋主要是因膀胱湿热、肾虚所致,故治疗本病应以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

3.3 高频药物药性分布分析 药性频次前3位为寒性(165次)、平性(50次)、温性(29次)。古代医学认为本病湿热居多,其次是肾虚、血瘀,热者寒之,故治疗时以为寒性药物为主,虚者补之,有瘀阻则活血化瘀,而补益药和活血化瘀药多为温性、平性,故治疗本病以寒性、平性、温性药居多。

3.4 高频药物药味分布分析 药味频次前3位为甘(177次)、苦(80次)、淡(76次)。甘味能补、能和、能缓,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苦味能泄火、能燥湿、能坚阴,具有清热燥湿、泻火存阴的功效;淡能渗、能利,即有渗湿、利水作用;甘、苦、淡味药物并用,体现了用药补泻结合,标本兼治,共同达到祛邪而不伤正之功。

3.5 高频药物归经分布分析 归经频次前2位为膀胱经(124次)、肝经(85次)、肾(82次)。中医传统治疗石淋多从膀胱、肾论治,如《诸病源候论》提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可见石淋的发生主要与膀胱、肾有关;而又肝肾同源,张介宾的《类经藏象论》提出:“肝肾为子母,其气相通也。”故石淋的治疗主要从膀胱、肾、肝论治。

3.6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当以最小支持度15.58%、最小置信度39%和最大前项数1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所得药对配伍规则可见,支持度最高的药对滑石—车前子配伍最多,其次是滑石—木通、木通—石韦、木通—冬葵子等;以上药对有清热利尿通淋之效。

4 小结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石淋处方进行药物频数、关联关系分析,得出了古代医家治疗石淋用药组方的规律,可以发现,古代医家治疗石淋常用滑石、木通、冬葵子、车前子等,药性多寒平,药味多甘苦,归经多属膀胱经、肝经、肾经。据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配伍规则,如滑石—车前子、木通—石韦、木通—冬葵子等。治法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兼以补肾、活血化瘀。通过以上结果分析,对于当代医家在临床上辨证施治用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79.

[2]Leveridge M,DArcy FT,OKane D,et al.Renal colic: currentprotocols for emergency presentations[J].Eur J Emerg Med,2016,23( 1) : 2-7.

[3]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29-163.

[4]顾晓箭,吕建林尿路结石诊疗策略[M].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8-89.

[5]彭怀仁.中医方剂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6]陈蔚文.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6.

[8]刘岩庭,侯雄军,谢月,等.木通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4(4):87-93.

(收稿日期:2019-06-20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用药规律数据挖掘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数据挖掘在电网中的应用
基于数据挖掘的龙华医院风湿科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与特色分析
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辨证及用药规律分析
一种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挖掘云服务及应用
基于GPGPU的离散数据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