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产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监控管理以及医疗保障措施的研究

2019-12-03 02:13袁雪萍王华丽
酿酒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酒品医疗保障医疗保险

袁雪萍,王华丽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中国的酒文化在全球占据一定地位。酒文化是中国民族饮食文化的核心。目前在酿酒领域中,白酒、啤酒以及葡萄酒是酒品消费市场的常见类型。白酒凭借自身的发展历史成为酒品消费市场的主体类型,其消费群体数量最多;啤酒消费人群占据全球20%之多,总产量为世界之最;葡萄酒的消费量最小,因为葡萄酒的酿酒技术需要逐渐优化,且我国酒品消费群体观念较为保守。近几年,很多酿酒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发展前景广阔。酿酒行业的盈利状态与自身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息息相关,而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稳定离不开医疗保障。当下在我国全部的社会问题中,和人们切身利益有关的即为医疗行业,看病难、看病贵是当下中国人民的社会矛盾之一。为了让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职工医疗水平不持续降低,在经济效益较好的前提下,让酒品企业为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出资组成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是目前大多企业采取的医疗保障方式。酒品企业较高的医疗保障待遇,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凝聚性以及吸引力,也是酒品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1]。因此,较为完善的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监控管理策略与医疗保障制度是提升酿酒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主要围绕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监控管理策略与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深入探讨。

1 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监控管理策略

1.1 6S管理策略

6S管理属于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监控管理的基础活动,它的本质是对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实行全局性的综合监控管理,设定可行有效的管理举措,完成生产车间的规范化管理。生产车间每个生产环节均通过工作人员完成,对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监控管理即意味着管理整个生产车间的全部工作,6S管理能够保障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工作里具有较好的精神面貌以及酒品的质量水平。6S的内涵如下:

(1)人和物的关系。酒品生产活动中,存在人(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机械设备、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以及环境5种因素。其中,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和酒品的关系是核心问题。

通常来讲,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和酒品的结合存在3类情况:

第一类为A情况,则人(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和物(酒品)的结合可以迅速进入有效的酒品生产活动。

第二类为B情况,则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和酒品属于寻找关系,或者是某物(如酒品)具有一定的缺陷,必须通过某活动后方可实行安全有效的酒品生产。

第三类为C情况,则酒品和生产不相关,生产车间工作人员不需要和酒品相结合,而某物占据酒品生产场所有限的场地,让酒品生产车间出现脏、乱、差的情况,干扰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和酒品的迅速结合。

以上3种情况,A情况属于最佳。所以,实行6S管理的目的之一,即为对A情况的长久维持;对B情况实行改革优化,让它慢慢接近于A情况;C情况需要因地制宜,逐一优化[2]。

(2)场所和人、物的关系。在酒品生产时,人(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和物(酒品)的结合情况,在相同生产车间里具有较大的关联性。所以,必须要处理好场所(生产车间)、人(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物(酒品)的结合。

(3)信息媒介物和人、物、场所的关系。在酒品生产活动时,大多的目标物不会和人存在直接结合的状况,要完成人与物的合理结合,需要借助信息媒介物的引导与确定。

在6S管理中,采用的指定信息包含了引导信息与确定信息两种。引导信息可指导人们“此物在哪里”与“此处在哪里”将人们指导至目的地;确定信息可指导人们“此处即为所找场地”和“该物即为此物”等。综上所述,人们基于这两种信息媒介物,让人、物、场所的结合变成有效的结合[3]。

1.2 6S管理的作用

5S管理属于酒品生产现场对工作人员、设备、物料、方法等生产指标实行有效管控的活动,其源于日本,是日语中的“整理、整顿、清理、清洁、素质”,它的罗马拼音首字母都是S,所以统称为5S。安全是酒品生产车间管理的核心,6S管理是基于5S之上加入安全这一指标而得。6S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

6S管理的作用如下:

(1)减少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生产车间实行6S管理,能够基于消防设施安全、安全通道畅通、遵循设备使用标准、生产设备定期检查等方面把酒品安全生产的每项措施均做到完美。例如通道上不可以摆放物料,维持通道的流畅性,相关工作人员需积极配合,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4]。

图1 6S的关系图

(2)减少寻找酒品物料的时间,提高酒品生产的工作效率。6S管理要求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整顿和生产不相关的、不需要的物品,并进行清理;要求把使用频率较高的物料保存在距离酒品生产较近的方位,减少寻找物料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6S管理中,标准化的规定是30 s内获取所需物料。

(3)减少酒制品的库存。6S管理要求把和酒生产车间有关的物料实行定置定位,同时工作人员需要标记酒品企业独有的名字、图号、已有数量、最大和最小限量等,以此让酒制品的库存量一直在控制之中,符合生产的需求。

(4)环境整洁,生产车间宽敞明亮。6S管理要求工作人员把和酒生产相关的物料定置定位管理,同时约束酒制品的库存,以此增大生产车间的空间,让生产车间环境保持干净整洁[5]。

(5)提高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归属感。6S管理能够打造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的尊严与成就感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满意,最终提高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归属感,让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更加喜欢工作。

1.3 6S管理实施原则

(1)持之以恒。6S管理具有基础性,因此开展时复杂程度较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中获取一定成果。将6S管理当成日常工作之一,每天都需要严格坚持,才可以维持它的持续性。

(2)一直优化。伴随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生产车间也面临新的挑战。6S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优化直至符合生产车间的发展需求。

(3)规范、高效。6S管理经过监控工作人员对生产车间的整理、整顿情况,把生产车间物料实行定置定位,为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建立一个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主要目的是实现生产车间的高效、规范运行。

(4)自己动手。优秀的生产车间环境需要工作人员的创造与维持。只有大力鼓励工作人员的创新性,自己动手维护生产车间的环境,才能提升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5)安全。安全属于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监控管理的前提与决定性要素,安全性不高,所有管理都不存在意义。关注安全问题不单能够避免事故的出现,降低不必要的损失,还能保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生活幸福。

1.4 6S管理的实行过程

(1)构建机构。组织机构的健全属于6S管理有序性与持续性的组织保障。所以,在6S管理运行时。需要构建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统领的组织指挥机构,且酒品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上下齐心协力。

(2)强化培训。6S管理的首要工序即为教育培训,需要以“始于教育,终于教育”为宗旨,有组织性、计划性的推行教育培训工作,以此用于落实6S管理的实际工作。

(3)对酒品生产车间的现状实行调查分析,因地制宜的做出监控管理方案。

6S管理属于一个动态性的整理整顿体系,属于人(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物(酒品)以及场所(生产车间)的最优组合。所以,要按照管理目标的实际状况,根据ECRS思考原则与5W1H思考方法实行分析。

ECRS思考原则:E代表可不可以去除某类工作;C代表可以不可以合并某类工作;R代表可以不可以改变某类工作的顺序;S代表可不可以降低工作的复杂性。

5W1H思考方法可理解为管理目标的目的性、必要性、场所、日期约束、工作人员、工作方法6种因素的分析。

(4)现场设计,绘出定置图。现场设计主要表示将酒品生产经营现场进行布置与管理,实行科学的优化组合。根据6S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分析生产活动里的人(工作人员)、物(酒品)以及场所(生产车间)间的关联性和工序承接问题,设定生产全过程里每个环节、每个工序的管理策略,让人、物以及场所间的融合得以优化,将生产纳入可掌控状态[6]。

现场设计包含了通用设计以及特殊设计。其中通用设计表示酒品和生产车间结合形式的设计,本质上为酒品生产经营现场设定的细化流程。因此,需要遵循7个基本原则:最高程度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最优使用空间与可见性、最小操作复杂性与不愉快、最少搬运次数、最安全保护方法、最近的运输路线、最少的使用成本。

特殊设计可理解为在设计中,需要按照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管理目的、工作效率、生产质量以及安全约束条件,设定酒品生产的定置地点、定置情况以及信息描述形式。

2 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医疗保障制度优化

2.1 企业医疗保障体系的构成

(1)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险制度里的核心险种之一。每个地区按照实际状况设定不同的报销范畴、报销原则等。在基本医疗保险范畴中的保险比例通常处于60%~90%之间,并且也存在不一样的保险极限标准。

(2)超限额补充医疗保险。为了解决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大支付金额的医疗费承担问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全部用人单位和人员,必须参与超限额补充医疗保险。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并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大支付金额的医疗费,通过商业保险公司根据规定比例与金额进行报销。

(3)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可理解为超过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范畴之外的医疗保障,基于基本医疗保险与超限额医疗保险之上所构建的补充性医疗保险规定。基于酒类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运行方式分析,其中主要包含了社会保险模式、企业自主管理模式以及商业合作管理模式。

(4)医疗救助。为了保证酒企业中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激励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多企业均在内部构建医疗补助制度。

(5)商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属于医疗保障系统的核心部分,单位与个人自主参与,通过保险公司经营。用户根据一定的费用缴纳保险金,遭遇重大疾病时,能够在保险公司得到相应数额的费用报销。

2.2 构建企业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1)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让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以关注健康投资、健康存储,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并且,能够控制消费基金的增多,让部分消费基金延后消费,变换成医疗基金存储。补充医疗保险不仅可以促进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还可以提高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我国政府对构建企业补充保险这一问题具有支持性,也颁布了相关政策。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规定:“企业能够根据总工资的百分之四为员工构建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资金主要用于个人负担较大的职工与退休职工的医药费补助”。按照每个企业中实际员工组成状况、医疗待遇水准等,必须设定与优化保险金的支付使用准则,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应用于实际。

(2)酒类企业与酒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按照经济状况合理的投资商业医疗保险,可实现较高层次的医疗保障。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升,商业医疗保险的比例逐渐变大,商业医疗保险对基本医疗保险存在补充作用,是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被保人的第二层保障。商业医疗保险在给予保障和服务的方法上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商业医疗保险的补充范畴较为宽泛,保险金额也不受基本医疗保险极限的约束,按照投保人或被保人的实际状况判定。商业医疗保险相关人员能够按照投保人与被保人的需求实行保障方案的选择,最终可符合人们不同层次的要求。商业医疗保险让投保人和被保人使用最少的钱,获取更多的医疗保障[7]。

(3)针对部分弱势群体的医疗需求,只能经过工会医疗协助来处理。伴随酒品企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也需要逐渐优化,优胜劣汰的生存规则导致企业也会存在下岗困难员工群体。此外,基本医疗保险仅涵盖了在职员工与退休员工。但员工供养的直系亲属没有被涵盖,其中很多都属于残疾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人员。若此类群体的就医难问题不能合理的解决,便会导致社会不满情绪的出现,干扰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与社会的稳定性。所以,必须构建合理的工会医疗救助制度,处理他们的基本医疗保险难题。工会医疗救助主要用于专门帮助罹患疾病的弱势群体,让弱势群体享受健康的权利,让他们不会因为贫困就放弃自己最基础的需求。酒品企业提高工会医疗救助,需要广泛筹集资金,逐渐增大基金规模,获取政府财政的鼓励,推动社会捐赠,建立专门基金会等。

3 小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明:“保障与改善民生必须紧抓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符合人们逐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医疗保障属于优化民生的核心内容,并与人们切身利益的关联性较大。逐渐优化广大职工的医疗保障水平,优化一个适应目前发展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才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推动酒品企业面向高质量发展。

3.1 优化酒品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运行模式。将已有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通过酒品企业内部封闭运行模式变成商业保险模式。根据商业保险公司成熟的运行经验,给企业工作人员更为专业、规范化的服务,其医疗费用报销效率大大提升,减少了企业自主管理中人力耗费成本,可有效规避企业管理风险。并且,也能充分处理退休员工补充医疗保险问题。

3.2 完善医疗保障策略。构建完善商业保险服务方案,优化已有的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制度。基于已有企业医疗费用整体开销稳定的条件下,以平稳过渡的形式,保证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待遇不出现变动,使用商业保险公司的大数据平台,准确计算、依次拓宽医疗费用保险范畴,把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畴之外的自费金额,根据一定比例归置到报销范畴,提升医疗保障程度;提高重大疾病的定额给付型保险项目,若生产车间工作人员遭遇重大疾病,经过确诊后,通过商业保险公司一次性提前支付相应费用,减轻由于出现重大疾病对家庭经济产生创伤的程度;发展医疗健康服务项目,基于商业保险公司的资源优势,给予预约挂号、导诊咨询、网络问诊、住院安排、送药上门以及急救等服务,给予生产车间工作人员较为全面的健康保障,呈现企业的关心与温情。有效处理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3.3 构建重点人才医疗保障倾斜机制。为了表达企业对生产车间重点人才的重视,大力提升重点人才的医疗保障程度。基于酒品生产车间所有工作人员都有的医疗保障服务策略基础之上,为重点人才完善医疗保障机制[8]。如提高重大疾病的报销水平、提高住院津贴待遇、设定健康咨询VIP专家服务等。全面提升生产车间重点人才医疗待遇水平,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猜你喜欢
酒品医疗保障医疗保险
印度首都卖酒禁令扯上政治
酒品即人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5号(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防控医疗保障战线的坚实卫士
大陆剧团“非法”带酒赴台?原来是用于清洗戏服
对基层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贵州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助力脱贫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我国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的不足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