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班级建设应“立”“感”结合

2019-12-03 02:30高勤华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9年11期
关键词:立言班规幸福感

高勤华

每学期初是建立良好班风的最佳时机。新生经过军训的洗礼,老生重新回归校园,都会有一种天然的归属感。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对班主任“言听计从”。对于那些在初中养成的不良习惯,在新的环境中,班主任只要盯得紧,要求严,班风正,还是可以及时纠正过来的。新学期伊始,尽快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非常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带班经验,提出“四立”“三感”的建议。

所谓“四立”就是立规、立威、立信、立言,“三感”就是价值感、获得感、幸福感。

一、“四立”的内涵

首先是立规。立规是班级建设的首要条件,规矩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班级制度,即班规。班规不可能把学生的所有行为都加以规范;有时,社会公德、个人尊严、个人服从集体的工作原则等,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则是班级的隐性规则。班主任要把这些隐性规则放在心中,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教育。所以德育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为了提高班规的认可度,班主任可以在动员的基础上,民主制订班规,切不可把规矩理解为人治,班主任想怎么管理就怎么管理;切不可流于形式,执行时缺乏约束力。新班主任在制订班规時,虚心向老班主任请教一下,也会很有收获。

其次是立威。班主任要有一定的威严,威立不起来,则规矩推行不下去。《礼记·学记》有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中国自古就有“严师出高徒”的教育准则,教育管理者有了“威”,才会产生更高的管理效率,才能实现令行禁止。立威包括两个方面:立班主任之威和立班委之威。班主任在该拍板时要敢于拍板,切不可犹豫不决。其实,依规办事、严格执行制度是立威的最好方式,公平公正是立威的坚实后盾,所谓“无欲则刚”就是这个道理。班主任和学生打成一片固然有一定好处,但切忌师生之间没有了界限,年轻班主任在这个方面最容易出问题。当然,切不可把立威与关心学生对立起来,也不可将其与民主班风对立起来。班主任的威立起来之后,要注重培养班委的工作能力,支持班委开展工作,也要立班委之威,从而适当减轻自己的负担。

再次是立信。人无信不立,立信就是我们常说的靠谱。班主任说话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不可朝令夕改。比如,你说要什么时候进班,什么时候检查什么内容,什么时候修理班级的设备等,就要说到做到,这样才能立信,才能让学生对你感觉到可信赖、可依靠。

最后是立言。我国自古以来高度重视立言。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录:“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作为班主任,要能够做到“读百家书,立一家言”。学生看到他们的班主任博览群书,技术精湛,见解独到,思想深刻,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跟着效仿。记得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一个人一生至少写一本书,哪怕只有几页,生命才会不虚此行。”班主任要经常把自己的教育管理经验、教学心得体会反思总结,形成文章,把以言立命作为自己孜孜以求的境界。此外,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也是班主任立言的重要内容,是对班主任立言的丰富和发展。班级管理模式可以先借鉴,在优秀班主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结合自己的班级实际,适当修改完善,为我所用。比如现在出现较多的6S管理、积分银行、公司化管理等。当然,有经验的班主任也可以自创一套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模式,如果成效显著,也可以向更大范围推广,进而成为一名“立一家言”的名班主任。

二、“三感”的内涵

所谓“三感”即价值感、获得感、幸福感。“感”指的是学生心理体验与感悟,一切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最终都体现为教育对象的心理体验、心理感悟和心理成长,否则教育就没有发生。价值感即有用性,获得感即成长性,幸福感即心理愉悦性,有了前两者,幸福感就会自然而得。

价值是指事物的有用性及其在群体中的地位。学生所处的群体首指班级,其次是院系,再广一些是学校及社会。作为班主任,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及其所处不同的时期,体现他们的价值存在,即让他们在不同的群体范围或学生适应的群体范围展现其有价值的一面。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对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和表现不好的学生印象最深刻,原因就在于这两类人在班级中“有价值存在感”,当然,一种是好作用,一种是副作用,有用就是他们的存在价值。还有一类学生默默无闻、规规矩矩,远离班主任的视线,于是这些学生的群体价值就体现不出来,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于班级工作不合作、不支持,甚至会对所在群体产生排斥心理。教育的社会价值首先要体现为公平,班主任对班级学生必须从教育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至少在班级这个范围内有价值存在感;当学生自己不懂得如何创造自己的价值存在感时,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给他们提供平台,“有意”创造机会。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就是通过鼓励表扬的方式来展现一个违纪学生的价值感,从而使一个学生获得愉悦和成长。班主任面对那些价值存在感较弱的学生,要经过“有意”安排,增强他们的价值存在感,使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这种“有意”安排应尽可能不让学生知晓。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人处处感到和知道别人是在教育他,他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完善的能力就会迟钝起来。”所以,他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给我们的最后一条建议便是“保密”,即教师的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班主任提升学生的价值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化,根据场景或学生性格来设定,可以短暂使用,也可以长期关注,从而达到提升特定学生价值,增强他们自信的目的。

“获得感”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获得感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在班级管理中,更多的是指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的获得。这种精神层面的获得可以表现为学习的收获和提高;可以是通过参与活动,某个方面技艺或综合能力的提升;可以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视野得到开阔;可以是参与某些项目,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可以是参加志愿者活动,进一步使心灵得到净化;可以是纪律上表现良好,得到的学校或教师的表扬;可以是为同学服务得到的认可……学生获得感的背后都是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学生持续的体验获得感便是自信心的源泉。我们常说,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的心灵再也经不起受伤,那么作为班主任就应该通过素质教育,让学生不断增强获得感,重塑学生的信心,唤起年轻一代应有的梦想和追求。

幸福感是指人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幸福感产生归属感,让学生产生班级归属感是我们班主任建设班级的首要目标。按照常理,学生有了价值感和获得感,自然而然地也就会产生幸福感。其实幸福感的获得仅有个体是不够的,集体荣誉、团体活动、团结协作、团队目标的达成等,也是幸福感产生的重要源泉,有时因团体产生的幸福感比因个体产生的幸福感更强烈。所以班主任要适时带领学生,科学制订班级团队阶段性目标,善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奋斗,为团队目标的达成献计献策,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幸福感产生归属感、凝聚力,这些都是班级建设的目标。

“立”是班级管理的需要,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感”是学生心理成长的必然,没有心理体验和感悟,学生便没成长可言。从这个角度来看,“立”是方法和途径,“感”是目的和结果,无“立”则学生在班级中获得的“感”大大受限,无“感”则“立”的意义和存在价值会受到质疑。所以,在班级建设上班主任既要重视管理的“立”,也重视学生获得的“感”,二者相辅相成,“立”“感”结合才能收到班级建设的良好成效。

(责编  王鹏飞)

猜你喜欢
立言班规幸福感
惊人的想象力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My New Year Wishes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神奇的班规
等我也长了胡子
画与话
校园四季歌
班规“七问”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