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2019-12-04 00:23龙建明
读天下 2019年36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问题情境数学教学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尚未完善,逻辑性也不强,因此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高,学生面对数学往往望而却步。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一个适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问题情境

一、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老师的目的是教授知识,清楚、清晰、有效率的传授知识是老师的责任,一些好的方法可以让老师们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去琢磨的过程,如果老师只是空洞的传授知识,那学生学习起来一定十分困难,但是如果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中,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自己的處境,应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们的情绪,学生们也会更快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更加根深蒂固的了解和学习知识。在很多学科中,创设问题环境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们可以事半功倍的学习。在小学数学中也是如此,尤其小学生定力比较差,枯燥乏味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加的苦恼,这时候,设置问题情境的方法,可以让孩子们乐在其中,教学的难度大大降低。

二、 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一) 切合学生年龄和认知

既然想要创设问题有效环境,能让学生把自己带入到环境当中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小孩子们接触的世界其实没那么大,如果是以游戏的形式那样还好,如果创设的环境是一个他从没接触过的环境,他不仅不会因为难以解决问题而激发出求知欲,反而会被难以理解的各种工作和很多逻辑上的问题压倒,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失去了游戏的兴趣。小孩子毕竟基本认知能力有限,但是如果你把他放在一个他很熟悉的环境,突然出现了一个他不能解决的问题,他就会产生求知欲,这样教授的过程就容易了很多。比如,小学数学学习货币的时候,如果你让孩子作为超市收银员,其他孩子去购买东西,让他们自己收钱找钱,这样孩子在游戏中就能掌握这些知识。老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说如果想要创设有效情境教学,就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基本认知问题,创设的情境需要是大多孩子们可以参与进来的情境。

(二) 迎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问题情境的趣味性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快乐的学习,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可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偏偏不能如愿。因此说老师在设置情景的时候应该注意情境的趣味性。趣味性究竟多重要呢?有句众所周知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你感兴趣了,学习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可如果你十分不喜欢,那学习的过程对于你来说只是难熬。所以老师就应该激发起学生们的兴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们最大限度地融入课堂,也能最大限度地把自己带入到情境中。比如,同样是两个情境,第一个是模拟你是导游,带领小朋友们去旅游,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让小朋友选择省钱的方案;第二个情境是你是老师,需要给学生们批改作业,然后做几道选择题,相信大家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我是小孩子我肯定选第一个啊,因为第二个确实也是设置场景了,但是只是换了个名义而已,还是枯燥乏味的计算题,并不能抓住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并不买账。所以说这就是一个失败的情境设置,反过来看第一个,虽然就是把普通的应用题换种其他形式,但是孩子们把自己带入进角色,把它当作是一个游戏来进行的时候,学习知识就变得容易得多了。所以说创设有效情境来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们感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达到教育目的。

(三) 创设情境贴近现实生活

大家都知道,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未来会发生的问题,或者说,学习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设有效情境更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知识、学习怎样解决问题。所以说,为什么不把创设的情景用来模拟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呢?我们都知道在英语的学习中,有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叫作情景对话,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演练在特定情况下会发生的对话。所以等到遇到相同情景的时候,学生能更好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句子。数学学习也一样,在遇到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如果事先有个类似的演练,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显得更轻松,更轻车熟路。比如以小学数学的长度问题来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长度单位?目的不就是为了去描述物体的大小嘛,所以什么时候我能用到长度单位?当我要表示一个物体的大小时,假如你要给家里的新房子买一个合适的窗帘,你会怎么办?我想要知道买多大的窗帘,所以我需要知道窗户的长度,宽度,高度,我才能描述出我想买窗帘的大小,通过这个情景模拟,我同时还知道了,学习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我需要他来表示物品的大小。同时当以后我需要买东西的时候,我也知道了,该怎么样去描述物品的大小,达到了学习并且巩固知识的目的,这就是情景设置贴近生活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我们的学习才能在付出很少的时间的同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会知识,并且可以应用在生活中。

三、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无疑是一个高效的教学手段。学习情境的设定,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数学知识,并学会如何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因此作为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重要性,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在设置教学情境时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置符合小学生年龄认知的学习情境;在创设情境时还要充分考虑的情境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学习情境要尽可能的贴合实际,从而让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齐雪萍.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8(10).

[2]王晶.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8(5).

[3]刘锐.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J].教育,2016(7).

作者简介:

龙建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瑶族乡麻洞村完小。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问题情境数学教学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