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初级阶段汉字偏误及教学方法实证研究

2019-12-05 02:51肖家燕伍钦
戏剧之家 2019年31期
关键词:留学生教学方法

肖家燕 伍钦

【摘 要】本研究通过旁观初级留学生上课、收集汉字作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和背景信息,发现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较容易产生汉字偏误,包括字音偏误、字形偏误及字义偏误。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在形、音、义分项的教学基础上,交叉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研究表明,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形成互补性,较好地实现教学成果化。

【关键词】汉字偏误;初级,留学生;交叉应用;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1-0120-03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形音义结合的表意文字,汉字在书写方面、发音方面都跟表音文字不同。跟世界上其他国家语言不同(除了日语),学习中国语言的最大难点就是传统的文字。(柯彼德,Kupfer)[1]对刚到中国学习汉语的初级留学生来说,学习汉字是重中之重,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进行深入学习。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就要深入实践,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笔者此次调查的对象是湖北工业大学国际学院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时间在2个月左右,其《初级汉语读写》课程采用的教材为《汉字轻松学》(上、下册,李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版)。[2]对汉字的笔画有初步的概念,能认读并书写简单的汉字,如:“一”“二”“三”“中”“国”“很”“多”“上”“下”“南”“北”等。

一、对初级留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本次问卷采用中英双语形式,共11道题。1-10题为选择题(分别调查留学生的国别,母语,学习汉语时间,HSK水平,学习汉字方式,对汉字的了解程度,对自己的汉语水平期望,对汉字的感兴趣程度,学习汉字的理由等),第11题为开放式题目:请为自己的汉语老师的汉字教学提一些小建议。旨在调查留学生的国别、母语、汉语水平、对汉字的看法等内容。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8份,回收率约为93%。

笔者调查整理后,所得问卷结果见表一。

由表一可知,在28名被调查者中,26名同学未参加过HSK考试,20名同学学习汉语时间不足3个月,所有人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学习汉语汉字,对汉字的形体有基本的认识,知道书写汉字时要注意笔顺,3名同学对汉字的笔画和偏旁有一定的了解。28名同学都对自己的汉语有要求,希望自己会读也要会写,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或因工作学习需要,或因兴趣所致。

问卷调查中,有3名同学对汉字老师提出了建议,建议均由英文写成,以下是笔者的中文代述。

第一,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多带领学生做练习。

第二,希望老师能多在黑板上手写汉字笔画,带领学生练习,而不是仅仅用PPT来进行汉字笔顺的动态展示。

第三,多给学生留课外作业,并且把这些作业的分数记录下来。

二、汉字偏误总结与分析

科德把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刘珣,2000,《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3]失误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偶然产生的口误或者笔误,这种错误是学习者一时的疏漏,能马上意识到这种错误,并自觉改正,同样的错误以后可能不会再犯。偏误则是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度不够,从而产生的规律性错误,如果不加以干涉,学生很难进行自我修正。笔者选取的对象是初级留学生,在初期学习过程中,犯错误频率较高,难以区分失误和偏误。因此对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学习观摩、调查,过滤了失误性质的错误,归纳了在学习过程中反复出现的错误(偏误),进行总结与分析。

(一)字音

留学生们在字音方面的偏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声调混淆。最常见的偏误是把阳平、上声及去声调的字读成阴平调,例如“明míng”“好hǎo”都读成“mīng”“hāo”(《汉字轻松学》上册第六课),“店diàn”“位wèi”被读作“diān”“wēi”(《汉字轻松学》上册第八课);将阴平调读成上声调,例如将“厨chú”“庭tíng”读作“chǔ”“t?ng”。(《汉字轻松学》上册第八课);将汉字的四声声调发成自己的母语语调,形成了我们常说的“洋腔洋调”。除此之外,中文的轻声变调及上声变调也是出错的高频点。

二是发音不准导致变音。没有完全掌握拼音的发音或发音规则,兼受母语负迁移影响,拼读出的字变了音,使听者无法识别。

(二)字形

在字形方面出现的偏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笔画颠倒或书写不规范。留学生不习惯汉字四四方方的构造,对汉字的笔顺理解不到位,经常出现笔画颠倒、笔画不规范的情况。例如“横折”,习惯先写“折”,再写“横”;“撇” 应该从上往下写,留学生往往从下往上写,“横”应该从左往右写,误从右向左写;“边”字的第四笔应为“横折折撇”,留学生直接一笔写成类似数字“3”的符号。

二是笔顺错误。汉字笔画多,留学生总是在笔顺上栽跟头。如“口”字,留学生误写为“竖,横折横”。再如“身”“耳”“目”“鼻”(《汉字轻松学》上册第二课),几乎都写错笔顺了,偏误情况不一,暂不一一列举。

三是部件错位。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合体字上。“没”(《汉字轻松学》上册第三课)及“绍”“給”(《汉字轻松学》上册第六课)的左右结构被写成上下结构。

四是笔画遗漏或增添。例如,容易遗漏“览”字(第八课)的第五笔“点”,“日”“目”等作为部件时,留学生容易将二者混淆,有时多写内部的“横”,有时少写了一“横”。

(三)字义

在字义方面出现的偏误主要是字义混淆。出现该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中文同音字、形近字较多,对初级留学生而言,辨析这些同音字、形近字并不简单。所以常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乱用字”的现象。如“我常常去图书馆”留学生就误用成了“我尝尝去图书馆”。这是由同音字引起的用法偏误;又如“非常喜欢唱歌”,误写成“非常喜欢唱哥”。这是由形近字引起的用法偏误。

三、汉字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爱德华·安东尼(Edward·Anthony,1963)将语言教学法体系分成三层体系框架,即理论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技巧。[4]而后,英国语言学家理查兹和罗杰斯(Richards&Rogers,1986)提出,教学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教学设计、教学步骤。要形成一种教学方法,需要在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指导下,通过研究,先形成对一定语言进行教学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建立教学大纲,并安排教学步骤等。由此,教学方法才逐渐成型,随后深入贯彻到课堂中。

目前,二语教学方法(简称“教学法”,下同)类型繁多,分类复杂。此处暂列举刘珣的教学法流派分类。刘珣将二语教学法分为两大类,即认知派与经验派教学法、人本派与功能派教学法,具体见表二。

二语教学法的历史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各派教学法观点不一,或对立,如听说法与认知法;或相似,如语法翻译法和自觉对比法;或独树一帜,如阅读法;或博几家之长,如自然法。二语教学法的舞台异彩纷呈,但不可否认的是,迄今为止,并没有一种可以称之为完美的教学法。即使是综合性的自然法,也存在着不足。如自然法過分强调了习得的作用,忽略有意识学习;过分强调学生的自我纠正,没意识到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自我纠正;过分依赖“自然顺序”假说,忽略了实际教学中语法结构的安排,等等。因此,笔者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交叉应用。

所谓教学方法的交叉应用,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取恰当的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不拘泥于某一方法,结合教学实际,综合应用。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得知,被调查者学习汉字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可见汉字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初级留学生处在汉字学习的基础阶段。基础阶段是汉字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强化阶段。在基础阶段应向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字形、字音、字义、正字法等方面的汉字规律知识,并训练学生自觉地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汉字、识记汉字、使用汉字。(周健,2017,《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围绕“音形义”三方面,笔者提出以下汉字课堂教学方法。

(一)字音

听说法与交际法结合,多方面输入语音,教学过程交际化。语音面貌的标准与否是检验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尤其要重视汉字的语音教学。在拼音初学阶段,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具,通过放录音、电影片段、模拟游戏等手段向学生输入正确的语音。多开口,反复练习,不断巩固。与此同时,结合交际法,将语音以话语为单位进行输出,螺旋式安排语言材料。

(二)字形

视听法与自然法交叉应用。对初级留学生而言,在进行汉字教学时,要重视笔画的教学,使学生习惯汉字形体,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任务。(郭圣林,2008)[5]汉字难主要难在开始阶段。外国学生最初接触汉字时,对汉字结构形式不习惯,无从理解汉字的理据性,尚未建立起适合汉字学习的视觉记忆能力。(周健,2017,《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6]运用视听法,根据古汉字的形象示意来引导学生,培养留学生对汉字的熟悉度及敏感度。中国的汉字当中凝聚着中华文化的智慧,方块字的形成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量。(袁晓园,1991)[7]汉字六书理论,除了假借、转注这两个用字法之外,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能以其特有的外在形象进行描述教学。发挥自然法的作用,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国文字,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三)字义

汉字的“音”“形”,在学习者的可理解输入下,最终形成了汉字的整体感知“义”。在汉字课堂里,学生不是孤立地学习某一版块,而是在侧重学习某一部分的同时,兼顾整体。这一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创新课堂,手段多样化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形音义的教学要遵循连贯性及一体化原则,不能割裂开来。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不断探索,反复斟酌,交叉应用教学法,完成教学目标。

四、结语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是在历史的发展中继承发展开来的。教学法会根据现实社会语言教学的需要而不断发生变革。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持续进行,教育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相关理论的碰撞、发展,必将推动教学方法的发展。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灵活有度。大胆利用不同教学法的互补性,满足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柯彼德.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79-582.

[2]李蕊.汉字轻松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91-192.

[4]Edward M Anthony.Approach,method and technique.[M].施春宏&马文津译.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1963(17.2),63-67.

[5]郭圣林.汉字的笔画特点与外国学生汉字笔画偏误[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4).

[6]周健.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36.

[7]袁晓园.论汉字的优越性[J].汉字文化,1991.

猜你喜欢
留学生教学方法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留学生的“捡”生活
《教室留学生》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