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救治应用分析

2019-12-05 02:46王世红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救治临床表现心律失常

王世红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救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36例为观察对象,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救治效果。结果:急性乌头碱中毒临床表现主要有口舌四肢麻木、恶心呕吐、胸闷心悸、抽搐、意识障碍等。心电图检查显示33例(91.67%)显示异常,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13例(36.11%),心肌酶谱升高8例(22.22%),少数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经救治后,35例(97.22%)痊愈出院,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住院时间3-10d,平均(5.26±1.03)d;1例(2.78%)发生死亡;治疗前患者APACHEⅡ评分为(20.67±7.45)分,治疗后为(7.01±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舌四肢麻木、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是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显著特征,进行洗胃、导泻,使用阿托品、利多卡因及对症支持治疗疗效确切,是有效的救治方法。

【关键词】急性乌头碱中毒;临床表现;心律失常;救治

乌头属中草药中含有强毒性成分乌头碱,亲脂性强,容易被消化道吸收,中毒剂量较低、中毒迅速,服用0.2mg便会中毒[1]。附子、川乌、草乌等乌头属中草药具有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等功效,民间常将头属中草药泡酒,用于治疗风湿痹症、跌打损伤等,由于乌头碱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泡酒后药酒中含量较高,导致急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急性乌头碱中毒若不及时治疗,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36例,本研究总结分析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救治情况,旨在提高此类中毒患者的救治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36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31-72岁,平均(51.36±6.48);服药至入院时间0.5h-11h,平均(4.32±1.05)h;服用剂量20-200ml,平均(53.62±10.48)ml;中毒原因均為误服。

1.2 方法

使用清水进行洗胃,进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护,鼻饲20%甘露醇250ml+碳粉导泻,无低血压的患者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速尿利尿,必要时给予血液灌流治疗,血流量180-200ml/min;给予阿托品0.5-3mg静脉注射,每5-10min注射1次直至转为窦性心律;转律后给予利多卡因维持静滴24h,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每4-6h注射1次,持续72h。对症治疗:使用心肌营养药,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大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血压降低、循环障碍患者,给予升高血压、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休克者进行抗休克治疗,室颤者进行除颤,焦躁者给予镇静治疗。

1.3 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临床表现、痊愈情况、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

头晕、头痛34例(94.44%),恶心、呕吐25例(69.44%),腹泻1例(2.78%),口舌、四肢麻木36例(100.00%),全身乏力5例(13.89%),烦躁2例(5.56%),抽搐、意识障碍3例(8.33%);胸闷心悸30例(83.33%),血压下降4例(11.11%)。

2.2 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动过缓11例(30.56%),房室传导阻滞7例(19.44%),频发室性早搏5例(13.89%),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例(8.33%),室颤2例(5.56%);并存2种心律失常5例(13.89%),总数为33例(91.67%)。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13例(36.11%),心肌酶谱升高8例(22.22%),转氨酶升高2例(5.56%),血肌酐升高1例(2.78%)。

2.3 救治结果

经救治后,35例(97.22%)痊愈出院,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住院时间3-10d,平均(5.26±1.03)d;1例(2.78%)发生死亡;治疗前患者APACHEⅡ评分为(20.67±7.45)分,治疗后为(7.01±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典型病例

患者系女性,年龄42岁,因饮用自家自制药酒100ml左右出现胸闷、恶心、呕吐症状,持续5h后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后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平素身体健康,追问病史患者有饮用含川乌、草乌的自制药酒防病的习惯,入院前5h因自觉身体不舒服,自服自家炮制药酒(生草乌、生川乌各20g浸泡1000ml 60度白酒)100ml后出现胸闷、恶心、呕吐症状,未予以重视,持续5h后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被家属送至我院,查体:体温35.6℃,脉率208次/min,呼吸35次/min,心率50次/min,血氧饱和度0.93,深昏迷,律不齐,频发早搏,各瓣膜区无杂音,体重46kg,血压测不出口唇紫绀,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少量散在湿啰音,一般情况极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4mm,对光反射消失。腹部检查无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检查呈阴性,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08×109/L,血红蛋白150g/L,血小板计数242×109/L,淋巴细胞计数5.08×109/L。心肌酶检查显示谷草转氨酶87.6U/L,肌酸激酶275.8U/L,肌酸激酶同工酶36.2U/L,乳酸脱氢酶360.7U/L。肌红、肌钙蛋白、肝肾功能、血糖、淀粉酶正常,PCT 0.2ng/ml,CRP 5mg/L,胸X片正常。心电监测显示频发室性早搏,初步诊断为:急性乌头碱中毒,中毒性休克,严重多发性心律失常。

患者入院后直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留置导尿,清水洗胃,甘露醇250ml+碳粉导泻。开通5条静脉通路,给予生理盐水100ml+多巴胺200mg持续微量泵泵入维持血压,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00mg静脉滴注,阿托品10mg静脉滴注,林格氏液2000-3000ml扩容,之后根据情况调整,液体可以给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保肝液体,营养心肌液体,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频发性室性早搏未成功转律,患者反复出现持续性室颤,意识不清,全身抽搐,继续给予阿托品0.5-3mg静脉注射,每5-10min注射1次直至转为窦性心律;累计使用阿托品35mg,利多卡因800mg,患者出现阿托品化,频发性室性早搏成功转律,心率波动于60-73次/min。转律后给予利多卡因维持静滴24h,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每4-6h注射1次,持续72h。尿量逐渐增多,3h后患者血压为160/70mmHg,拔除气管,给予利尿,促进毒物排泄。右股静脉穿刺建立临时血管通路,肝素抗凝,初始剂量0.6mg/kg,维持剂量10mg/h,使用NIPRO MP-300装置、HA230Ⅱ灌流器进行血液灌流,引血流量根据血压、心律调整50-150ml/min,持续灌流2h,血液回收速度100ml/min。经治疗后,患者神志恢复,胸闷、恶心等症状缓解,对答切题,四肢变暖,口唇红润。患者缓解后继续住院观察2d后,查体:体温36.8℃,脉率78次/min,呼吸17次/min,心率85次/min,血压132/76mmHg,血常规、心肌酶恢复正常,胸片正常,意识清晰,予以出院。

3 讨论

乌头碱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起到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兴奋迷走神经,从而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抑制神经导致血管运动中枢,从而使血压降低。乌头碱可损害周围神经,引起唇舌麻木、全身麻木等,感觉减退或过敏[3]。乌头碱可直接作用于心脏,抑制心肌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细胞色毒氧化酶等多种酶类物质的活性,造成心肌损害,心脏各部位心肌不应期传导异常,从而引心律失常[4]。此外,乌头碱还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影响窦房结自律性,继而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及各种心律失常。心肌毒性损害可发生于服用乌头碱24h内,心脏毒性损害所致的心律失常是乌头碱中毒的显著特征,也是常见的危险因素[5]。除心脏损害意外,本研究有2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及1例肾功能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肌酐升高。

乌头碱中毒的救治中,洗胃、导泻,胃肠道清除毒素是快速清除毒物的重要方法,能够防止中毒进一步加深,需做到及时、彻底。乌头碱中毒为全身性反应,心率、血压等方面均可出现异常,因此,应及时进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护,以便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阿托品属于M-受体阻断剂,其药理作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改善微循环、抑制腺体分泌、兴奋呼吸中枢等作用。阿托品能够兴奋窦房结,从而抑制异位节律点,促使其转为窦性心律。心律失常患者静脉注射阿托品,能够促进患者快速转律。本研究中,36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经使用阿托品治疗后,均成功转律。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等,部分患者多种心律失常并存,其中室性早搏有多元性、多形性的特点[6-7]。利多卡因属于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较低剂量的利多卡因能够增加心肌细胞内K+外流,从而降低心肌的自律性。心律失常患者在使用阿托品转律后,使用利多卡因能够纠正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但利多卡因有潜在的降低心脏传导速度,加重房室传导阻滞,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8]。因此,在24h持续静脉滴注利多卡因的同时,间断给予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维持血药浓度,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提高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36例患者经救治后,35例痊愈出院,1例患者因从服药至治疗的时间过长,病情重,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2.78%。

急性乌头碱中毒诊治体会: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并不多见,患者多数为误服含乌头碱草药而中毒,部分患者入院时神志不清、血压无法测出,病情危急,应自仔细追问患者或家属关于患者的病史,掌握发病原因、发病时间。抢救患者过程中,洗胃、导泄后,合理运用阿托品、利多卡因,及时补液,重点在于纠正休克、控制心律失常,促进患者生命体征趋向平稳。乌头碱在体内代谢迅速,进入机体后扩散快,中毒快,误服乌头碱的患者多在服用后10-180min发病,清除也较為迅速,主要通过尿排出,因此,应迅速扩容,促进排尿,加快乌头碱排出。患者康复后,应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勿滥用药酒,以免再次中毒。

综上所述,口舌四肢麻木、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是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显著特征,及时彻底洗胃、导泻,使用阿托品、利多卡因及对症支持治疗疗效确切,是有效的救治方法。

(通讯作者:陈安宝)

参考文献

[1]汤春红,肖雪,段海真,等.乌头碱致中枢神经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18,40(20):74-77.

[2]徐郁颖.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心律失常转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2):117-120.

[3]李进军,肖桂林.乌头碱致心律失常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5):477-480.

[4]林朝亮,李长青,成向进,等.1例急性乌头碱中毒危重病例的救治及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8(1):90-91.

[5]郑艳杰,王海霞,高军丽.重症乌头碱中毒救治四例[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7,35(9):697-698.

[6]谭转志.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发病特点及救治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7):88-89.

[7]蒋小花,何柳平,杨仕福,等.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36例临床分析[J].蛇志,2017,29(1):102-103.

[8]陈艳玲,李亮,沈锋,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成功救治重度乌头碱中毒的经验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8,25(6):658-661.

猜你喜欢
救治临床表现心律失常
门诊胸痛患者的分诊与救治分析
颈外静脉穿刺及其护理干预在心源性
移动互联技术在创伤救治中使用的展望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大肠埃希菌肠道外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近况
成团泛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