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视角下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研究

2019-12-05 02:51马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4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

马佳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之下,我国大众传媒行业也借助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条件迎来发展的新阶段。在传媒形式日益多样化、内部竞争更加激烈的作用之下,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传媒行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开拓创新已经成为传媒生存的必要条件。融媒体时期,不同的传媒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同时存在相互的学习与研究,有效推动了行业内部的各类报道形式的转型发展。本文以时政新闻报道在新的媒体融合的行业发展基础上,通过探讨其创新形式,由点及面,更好地向新闻受众展示新形势下传媒行业的变化与进步。

【关键词】媒体融合;时政新闻报道;开拓创新

时政报道是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内容版块,是一个地区宣传其政治生活的重要出口。新媒体融合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人们的需求。时政新闻需要与时俱进,从内容和报道形式上进行改进,以发挥其新闻价值。尤其是要借助融媒体平台来更好地传播时政新闻。

1. 时政新闻报道的特色与基本要求

时政新闻报道其选材主要集中在社会政治新闻领域,更多是对国家政策方针变化以及国际政治形式的聚焦,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而言,时政新闻报道在新闻素材的选题上具有更高的集中度,新闻报道的专业性也就具备更高的条件。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时政新闻报道更多扮演着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对话的窗口,承载着政策宣讲与思想教化的双重任务,报道选题的集中化程度高。时政新闻报道同时也是我国人民群众参与我国时事政治讨论的重要手段,借助新闻报道的内容,人民群众能够对政治关系与事件形成更加系统完整的认知,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地位。正是基于时政新闻报道自身的特殊性,其对于报道主体也就具备更高的要求。时政新闻要求绝对尊重新闻事实真相,向人民群众还原真实的报道内容。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始终应坚持以党的思想作为武装头脑的工具,尊重我国的基本制度,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群众政治素养做出贡献。

2. 媒体融合对于时政新闻报道的挑战

2.1 媒体融合推动受众审美发生转变

受到时政新闻报道内容的影响,在传统传媒时期,时政新闻在报道风格的选择上,更多倾向于严肃、沉闷,以保持时政新闻报道自身的严肃性。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工作节奏与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双重的压力之下,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也就更加强调新闻的承载量与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受众需求的转变也就导致时政新闻若维持原有的的报道风格,必然会造成受众群体的大量流失,最终在新的竞争环境中被淘汰。

2.2 媒体融合导致新闻报道技术平台的变化

时政新闻报道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报道手段涵盖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渠道。然而就融媒体时期而言,网络技术的成熟为人民群众的生活与行为习惯带来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手段,原有时政新闻报道传播的基础已经与时代相距甚远。

2.3 时政报道的主流媒体地位被冲击

在传统传媒阶段,主流媒体承担了更多的时政报道职能,也正是基于主流媒体自身的特殊性,在传媒行业中往往具有较高的优势发展条件。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成熟,传媒行业更多融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主流媒体与一般传媒手段同样需要通过获取发展市场为自身应得生存的空间,带动了行业资源的再一次整合。

3. 融媒體时期推动时政报道创新的手段

3.1 开展技术创新

在融媒体时期,移动信息化平台成为传媒发展的最主要依托,新的科技手段的出现能够为时政新闻报道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形成更为出色的表现手段。如在刚刚过去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阅兵仪式报道中,新的网络转播客户端便利用AR技术向人民群众呈现另一个视角观看阅兵的可能,使得阅兵转播更加具有立体感,整体空间感更大,视角更为开阔。新技术与时政新闻报道的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受众的阅读享受,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时政新闻的关注度。

3.2 传播形态创新

融媒体时代的出现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个时期,网络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获取信息与表达自身观点的最主要场所。时政新闻报道想要有效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提升新闻报道的现实意义,必须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提升新闻的传播速度,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并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到时政新闻话题的讨论过程中来,提升时政新闻的影响力,真正发挥时政新闻对于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权利的保护作用。

3.3 业务内容创新

媒体融合的趋势之下,不同传媒手段的时政新闻报道相互学习的重点更多在于对新闻外在形式的探讨。然而,深究时政新闻报道发展的根本始终在于时政新闻报道内容的价值上。融媒体时期各种不同的传媒手段想要完成转型与发展,更加应关注对于新闻内容的创新,深挖新闻报道的核心。如在电视时政报道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新闻时间的思想内涵,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条件,直接与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对话,了解政策的核心,挖掘政治关系等内容的关键,展现新闻报道的深层次价值。

3.4 传播机制的创新

融媒体时期的融合不仅仅包含不同传媒形式在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的相互学习,同时还强调不同传媒形式在传播机制上的合作,通过组建合作组织,充分调动不同形式传媒在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优势条件,提升新闻报道的突破性,增强时政新闻报道整体的竞争力。以《人民日报》的发展为例,在融媒体时期,通过不断突破原有的发展空间,积极与新的传播形态融合,开拓网络市场、社交传媒市场等,通过电子报刊与微博账号的形式有效弥补了原有的单一领域新闻传播的局限性,借助多领域的合作提升了时政新闻报道的灵活性与及时性,能够更加直接地向人民群众传递第一手的优质时政新闻报道内容,为融媒体时期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 结语

融媒体时代的来临是大众传媒行业发展的巨大进步,同时也对行业内部的传媒主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对时政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与时代发展与人民群众需求变化保持一致,创造新时期传媒发展的生命力。在时政新闻报道创新的过程中,应更加强调全面性,推动技术手段创新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展现效果;完善传播形态创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完成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突破;利用业务内容创新深入挖掘时政新闻报道的思想内涵;借助传播机制创新充分利用不同传媒形式的优势条件。

参考文献:

[1] 付晓光. 媒体融合视域下的时政新闻创新——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评析[J]. 中国出版, 2016(7):44-48.

[2] 李燕锋. 媒体融合视角下的时政新闻创新[J]. 传播力研究, 2017(5):79+81.

[3] 刘海.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时政新闻传播策略[J]. 传播力研究, 2019, 3(5):73.

[4] 宋梅梅. 媒体融合背景下省级党报时政报道如何扬长避短 ——湖北日报全国两会报道的思考[J]. 传媒论坛, 2019, 2(9):7-8.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
重建用户连接打造广播的“生活形态圈”
浅谈媒体竞合下我国纯网综艺节目发展策略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