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的选址与布局

2019-12-06 06:28陈添
求知导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规划建设选址布局

摘 要:秦始皇陵选址与布局颇有讲究,至今为止都是学者孜孜以求、不断研究的话题。在文章作者看来,秦始皇陵设立于骊山北麓首先是基于近祖陵的考虑,同时它也深度考量了墓葬位次礼仪与现实地理环境。文章中深度剖析了秦始皇陵的选址与布局相关研究说法,结合历史一探究竟。

关键词:秦始皇陵;选址;布局;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043-02

一、秦始皇陵的选址研究

根据先人记载,秦始皇陵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南面与盛产美玉的蓝田县隔骊山相望,北面与黄金产地潼关据渭河相连,俗语有云:头枕山,脚蹬川,祖祖辈辈做高官;一手抓金,一手抓玉,金玉良缘,始皇贪其美名而葬之。

1.选址的风水研究

如果从风水层面研究,古人确有“依山环水而陵寝”的风水观念。在秦始皇陵东侧就有一处人工改造的鱼池,其水出骊山东北位置,导源北流。后来当秦始皇被安葬于山北后,“水过而曲行,东住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径始皇冢北。”(语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秦始皇葬于骊山北麓,它实际上是一个单独的埋葬区域。而有些秦东陵勘探学者则认为秦东陵与骊山关系不大,二者相对独立。实际上,秦始皇陵确实与秦东陵呈现出各自独立的现实发展局面,但是与秦东陵不同,秦始皇陵的独立与完整是自成体系的,它与秦东陵并非一个体系背景下所创造出的独立陵园。虽然两大陵园位置十分接近,但从秦国设置亡灵的礼仪层面看,秦始皇陵应该是围绕秦东陵而设置,二者虽然存在客观关联,但秦东陵与秦始皇下葬、秦始皇陵关系不大。

如果从秦东陵墓园的排位看,秦始皇陵是与秦东陵存在排位昭穆关系的,因为古代就有“先王之葬居中,子孙以昭穆并列左右”的说法。从秦始皇陵的下葬与墓地昭穆制度的使用来看,在秦始皇死后,主要以昭襄王为中心规划陵园区域,将其葬在昭王墓园的中心,该位置恰好归于秦东陵的2、3号陵园位置。因此,基于上述要点,秦始皇选址于骊山北麓位置不无道理,这符合皇陵在秦国晚期王陵体系选位的基本原则。同时,秦始皇陵也真正处于陵区的核心位置。根据已经考证的秦始皇遗迹亦可了解到秦昭襄王、秦庄襄王以及秦宣太都被安葬于芷阳地区一带,按照尊长在西、卑幼在东的基本原则,作为晚辈的嬴政将陵寝置于芷阳地区以东的骊山地区也就顺理成章了[1]。

2.对选址错误的指正

目前有学者也提出了对秦始皇陵选址的新认识,他们认为如果依据自然地质与中国古代陵墓选址的基本传统,再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进行综合考量,秦始皇陵在选址方面是存在选择认知偏差的,这里给出几点理由。

第一,秦始皇陵陵区所在的自然环境是不利于帝陵中各种要素的合理布局的。因为陵园中南部位置存在高低阶地,这是骊山山涧峪口所形成的,每当下雨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山洪暴发,地表径流一泻而下,可形成多道冲沟,这些冲沟对修建陵园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当然,在陵园与骊山之间专门修筑了设防导流防洪堤,它在陵园南侧骊山向下位置,可避让开陵园主体建筑结构区域,在陵园地面和地下建筑保护上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协调作用。不过这一3500米长度的人工大坝也并非牢不可破的天堑,在经过长期冲刷后,帝陵及附近建筑还是会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侵蚀,破坏保护机制。

第二,陵区地质制约了陵墓地宫的选择。因为按照骊山区域地质的构造研究结果发现,骊山北侧是存在大量的断裂位移与倾斜层位的,即骊山北麓山前地带存在石灰质结核层与黄土层,在之前对秦始皇陵进行物理探测过程中发现其存在强度为600微伽的局部异常。根据复测结果发现其局部异常明显,且根据项目组研究结果发现此处可能是最早设计秦始皇陵地宫的准确位置。进一步讲,如果最初陵墓地宫设置在该位置(骊山北麓山前地带),按照最初的设计理念,考虑到该位置的地质构造情况,该区域是无法下挖一定深度作为地宫修建皇帝陵墓的。

尽管说从多个角度、多个问题看骊山北麓位置并不适合建造秦始皇陵园,但在秦始皇本人的强力推动下,陵园还是在此建址并进行了精心设计。目前陵园的所有子项目都建造在大小不同的台地上,作为当时秦帝国政治体制的理想化中心与地下帝国,它在选址以外的其他方面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权威性[2]。

二、秦始皇陵的布局研究

秦始皇陵作为中国古代面积规模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园,它的整个建筑布局都体现出了一种“事死如生”的基本原则理念。在整个布局规划建设方面,它高度模仿了秦都咸阳城的整体布局,在陵园的中部偏南位置设立了陵园,而在北部位置则设置了礼仪性建筑与陪葬墓,在东部位置则是大量的兵马俑坑、马厩坑与陪葬墓区,西侧主要为加工陵材、烧制砖瓦的生产工作区。在嬴政13岁时,刚刚继位的秦王就已经开始着手建造陵寝,这也说明了我国古代是非常重视死亡礼制的。而陵寝内建筑功能、设计风格与嬴政皇宫宫殿别无二致,这也凸显了上文所提到的古代君王“事死如生”的陵寝建设理念原则[3]。

在布局上可以看到秦始皇的陵寝是坐西向东的,这与中国古代君王“南面而王”的思想理念不相匹配。后世学者认为这是因为秦人不同于他人,他们的原始宗教信仰就是崇尚东方,而学者叶文宪则根据《史记·秦本纪》中的记载考证发现秦人祀少敖之神,其为嬴姓始祖,居住于东方,因此秦人崇拜神所在的东方,对东方有特殊感情也就说得通了。

更有学者认为,秦始皇坐西朝东是因为他一生的梦想都是东灭六国,统一天下。而秦国历时九年完成了前无古人的所有功勋,这是秦始皇一生的丰功伟业,因此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的所有布局都是面朝东方,也表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信心与决心,后世则理解为他对于自身卓越功勋的颂扬。从秦始皇陵整体的布局来看,它还是体现出一定的布局合理性,因为它规划了从望峰向磁北的南北中轴线引线位置,且在这条中轴线上也从景观角度确定了秦始皇封土的所在点位置,颇为讲究。

综上所述,秦始皇陵作为中国古代第一座帝王陵寝,其规模巨大且地位颇高,历史人文文化背景也非常深厚,在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礼制的精髓之处。虽然具体的象征含义仍众说纷纭,但秦始皇陵的价值是涵盖礼制、艺术、思想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它无愧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值得后人长期景仰膜拜和深入研究,透过它了解秦国时代的历史内涵。

参考文献:

[1]张卫星,付建.秦始皇陵的选址、规划与范围[J].文博,2013(5):40-45.

[2]朱学文.试论秦始皇陵园选址的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10(6):50-55,72.

[3]王刃馀.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展示系统构造研究[J].博物院,2018(5):86-92.

作者简介:陈添(2001—),浙江杭州人,衡陽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墓葬文化。

猜你喜欢
规划建设选址布局
关于场地因素影响下滑道结构的分析
浅析变电站规划建设法律手续办理常见问题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商业地产选址评价体系构建与实例分析
基于GIS的银行网点布局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
医疗布局决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