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设计下的服装系列设计方法研究

2019-12-08 13:18张雨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04
流行色 2019年8期
关键词:廓形服装设计面料

张雨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服装系列设计是指具有相同或相似元素,并以一定次序和内在关联构成的各自完整而又相互联系的两套及以上服装设计作品。以我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工作室课程为例,通常要求完成一个系列(至少4套)服装设计作品。系列服装通过主题分析,提炼关键设计元素进行设计,系列服装体现的是同一个设计元素在不同款式之间的融合运用,这种设计元素可以在服装廓形、面料图案、服装色彩搭配上得到呈现。

作为审美形式的服装设计,母题、品类、色彩、廓形、材质、结构、工艺是7个具体的形态要素。服装设计是把变化多端、交相辉映的7个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其形式表达追求逻辑性。这里在服装廓形设计、色彩设计、面料设计三大设计要素的基础上,将母题、品类、结构和工艺也作为设计要素来考虑。系列服装设计归根结底就是融合这7个层面的组合设计。我们可以将这7个要素归纳为设计三步骤,第一步首先确定设计主题和服装品类,第二步为服装核心三要素设计,即服装廓形、色彩和面料设计,第三步为服装设计的成衣转化,即服装结构和工艺的设计。

一、服装主题和品类的确定

主题的确立必须具有对问题的明确指向性,对事物深刻的隐喻性与多领域知识的关联性,对探明事物本质的导向性。工作室课程的主题要根据课程大纲的内容要求来确定,要能够体现完整性、独立性、可行性和职业规范性。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工作室课程的主题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类: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的项目、反映社会问题的项目、企业合作项目、针对市场特殊需求的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等。学生获得主题后,首先分析主题内涵,形成自己的故事板,通过提炼关键词,寻找设计的切入点。

服装品类可以根据穿着场合、季节的变化以及产品本身的功能要求来确定。根据主题切入点的不同,通常情况下工作室课程的系列服装设计受市场和季节的约束较小,服装可以多种品类组合搭配,如衬衫、裙子、外套、半裙、连衣裙和裤子的组合设计。在服装品类的设计过程中同时也确定系列服装的艺术风格。服装的艺术风格有前卫、休闲、运动、都市、乡村、民族、浪漫、中性、简约、未来等风格,而作为毕业设计的系列服装风格,在以上服装艺术风格的基础上,有时候也会出现具有夸张艺术造型的舞台创意类服装。

二、服装核心三要素设计

1.服装廓形设计

服装廓形的设计是最直观体现服装风格的一个设计因素,尤其是在系列服装设计中,廓形的变化对设计效果的影响尤其明显。

(1)影响服装廓形的因素

纵观中西方服装的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服装廓形的变化。中国服装廓形的发展受到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及中式裁剪技术的制约,服装廓形以直线型廓形为主。而西方服装在廓形上的变化则更为明显,西方服装廓形的变化反映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及人们的审美趣味,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女性服装风格开始简化,服装弱化胸部和臀部的曲线造型,胸部变得扁平,同时腰部放松并降低腰线至臀部,臀部合体使得臀围与胸围、腰围形成直线型造型,以此造型来弱化男女的性格特征。到20世纪50年代,Christian Dior推出以“花冠”命名的时装系列,这个系列服装采用柔和的肩部线条,收紧腰部,裙摆放大,造型强调女性胸腰臀的“S”曲线造型。人们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女性工装制的单一服装装扮,女性服装廓形又开始体现出女性优雅美好的身姿,因此Christian Dior的这个系列被称为“New Look”。自此开始,Christian Dior推出了不同廓形的多个服装系列,并开始以英文字母A、X、H等来代表不同的服装廓形,这就是用字母来进行服装廓形分类的来源。

(2)服装廓形的分类及风格特征

服装廓形一般有A型、H型、X型、T型和O型五种类型,不同的服装廓形体现不同的服装风格。如A型服装体现活泼优雅的服装风格,多用于连衣裙、斗篷、外套的设计;而H型服装体现稳重简约的服装风格,适合职业装、休闲装设计;X型服装最能体现女性的曲线体型特征,体现出性感、烂漫的服装风格,多用于礼服、连衣裙、外套的设计;T型服装强调肩部的夸张造型,体现阳刚、大方、洒脱的风格,多用于工装风格外套的设计;O型服装造型腰部松量放大,收紧下摆,体现宽松、休闲的服装风格,适合休闲装的设计。

在系列服装廓形设计时,为了体现系列服装风格的统一,有时会运用同一种服装廓形,使得系列服装整体协调统一,但在服装的长度比例及宽松度方面可以加以变化,以此达到在统一中求变化的设计效果。大多数情况下,系列服装设计会运用到不同的服装廓形,以追求更加生动丰富的T台视觉效果,甚至有的时候追求创意的舞台效果,服装廓形会脱离常规廓形而极其夸张。

2.服装色彩搭配设计

色彩色相、纯度、明度的不同,体现不同的色彩情感与特征,明度和纯度较高的色彩呈现出活泼、开朗的服装风格,明度和纯度较低的色彩呈现成熟、稳重的服装风格,而大红、金黄、靛蓝等颜色呈现明显的东方服装风格。

(1)色彩搭配设计方法

色彩的搭配设计方法有同类色搭配、类似色搭配、对比色搭配设计等,或者是高明度搭配、中明度搭配、低明度搭配设计等。但主题教学方式下的系列服装色彩设计,色彩首先是来源于主题的灵感源图片,从灵感源图片中提取相关的色彩,再通过对不同纯度和明度的各种色彩进行面积调整、装饰色块的部位运用,设计出适合款式风格特征的色彩搭配,一个系列的服装在色彩运用上必须是相互呼应又相互变化的。

(2)服装色彩的实现途径

服装色彩和服装廓形要通过服装面料这个载体来呈现,面料的色彩五彩缤纷,但设计师在选择面料时往往会选不到适合自己设计作品的色彩,这时需要设计师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面料的色彩,传统的印染技艺和现代先进的喷绘技术为设计师实现设计需求提供了多元的技术支撑。设计师所需的色彩可以通过印、染、绘等手法实现,印指丝网印和数码印,染指平染、扎染、蜡染等,绘指手绘和数码喷绘,通过这些技艺实现服装色彩的同时也可以呈现服装的图案设计效果。

3.服装面料设计

(1)服装面料的风格特征

服装面料由于原材料、织造工艺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感官效果与触觉效果。例如棉麻织物质地坚韧、透气,给人质朴、舒适、随意的感觉,适合休闲田园风格的服装;丝绸织物质地柔软、滑爽、有光泽,给人轻盈、飘逸、华丽的感觉,适合精致优雅的礼服;毛织物质地厚实、耐磨、有弹性,给人稳重、端庄、高贵的感觉,适合通勤职业装;皮革质地紧密、硬朗、韧性好,给人粗犷、豪放、坚强的感觉,适合中性风格的服装。

(2)系列服装的面料设计方法

系列服装的面料设计首先要适合服装风格,所选面料能够支撑服装的廓形,例如烂漫风格化服装选择轻薄、透明、飘逸的纱质感面料,而未来科技风格的面料要选择具有光泽感和金属感质地的图层面料等。系列服装中面料的种类不能过于单一但也不能过多,一般选择3至5种面料进行搭配设计为佳,同时面料的质地要软硬结合、厚薄相宜。

主题教学方式下系列服装面料设计通常会将市场现有面料进行再设计,面料再设计有装饰性设计与破坏性设计两种方法。装饰性设计通过印、染、绘、绣、缝、拼贴、堆积、填充、编制等手法,在基础面料上进行附加装饰设计,强调面料的装饰效果,以此加强女装造型的表现力。破坏性设计通过剪切、撕扯、镂空、抽纱、磨刮等手法,先将面料进行破坏,再进行组合设计,破坏性设计手法随意自然,形成的面料风格极具表现张力。

三、服装设计的成衣转化

服装从二维的设计图变成三维的实物,服装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是完成这一转换的重要技术手段,服装成衣转化是将平面的面料通过科学的分割剪裁,分成若干小裁片,再使用专用设备,将不同裁片缝合起来,完成既符合人体工学又具有设计美感的服装作品。

服装设计的成衣转化是系列服装设计的难点,系列服装的设计造型往往不是常规的成衣廓形,服装内部结构为了达到更好的成衣展示效果,也要求具有独特的设计感,因此在成衣转化尤其是服装结构设计这一环节,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很难实现设计造型,这就要求设计师平时注重制版知识的积累。服装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平面结构设计、立体结构设计来实现以及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平面结构设计适用于常规造型的服装,而立体结构设计适用于具有立体变化造型的设计,通常情况下平面与立体结合的方式能更好地体现作品的适穿性和艺术性。

服装效果的艺术性和服装工艺设计也是分不开的,服装工艺的优劣在作品的展示中也起到关键作用,设计作品要达到较高的工艺水平,设计师勤学苦练、熟能生巧是唯一的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主题教学方式下的服装系列设计,既要考虑服装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又要针对主题,实现系列服装的设计要求。系列服装设计主题和品类的选择会比较宽泛,服装核心三要素设计是系列服装设计的重点,廓形、色彩、面料设计是体现服装设计创新性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系列服装的展示效果,结构与工艺设计是实现毕业设计作品可穿性与艺术性的技术手段。系列服装设计方法的7个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独立设计,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性设计。

猜你喜欢
廓形服装设计面料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意在轻闲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
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