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文化建设如何助力精准扶贫

2019-12-08 18:41彭静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营销界 2019年34期
关键词:农民群众农村

■彭静(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当前,我国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已经逐步建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不仅让人们的业余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也使城乡居民的精神追求得到了满足。但是,很多艰苦的农村地区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还比较滞后,从而使城乡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差距越来越大。

一、促进乡村先进文化发展的作用

(一)增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促进乡村先进文化的发展,对引领和团结农民群众进行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以及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十分有利的。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可以让农村群众随着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以往的粗放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改变;同时还要让农村群众从原来固有的个体空间中走出去,与他人进行充分的交流。并在基层政府的带领下将生产经营活动新模式建立起来,具体的形式如:公司+支部+协会+农户。这样农民群众才能够将自身利益、团体利益以及行业利益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维护,这有利于农民群众将现代农业产业化团队合作精神中的风险意识、集体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树立起来,从而使其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拼搏力得到有效的增强,最终使乡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有效的建立起来[1]。

(二)为乡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要对农村固有的传统文化进行适当的改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其中,从而使农民群众小富即安、满于现状的观念能够得到彻底使得改变,最终使乡村地区的封建迷信活动、高价婚礼以及赌博活动等得到遏制和摈弃。要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使农村群众能够对乡村文化的特点,如传承性、地域性、原生态性以及融合性等有更加充分的认识,这样在传承乡村文化的过程中才能够引导农村群众吸收和继承其中的精华,并摈弃和剔除其中的糟粕,不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要引导农村群众不断改造自己的思想观念,始终坚持科学的理念思维,从而能够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和文化的侵蚀加以有效的抵制。

(三)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广大的农民群众是农村发展的关键,更是农业改革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而要促进农民群众自身的发展就要将现有的矛盾逐步化解,将现有的问题一一解决,将固有的藩篱统统打破,解放农民群众的思想,并使他们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政治思想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要以乡村先进文化的建设为中心,使农民群众的现代农业生产知识、经营管理知识以及现代商务知识得到全面的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当代的新型农民,能够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从而使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建设进程能够加快,这样才能够在现代商务世界的激烈竞争心中立于不败之地[2]。

(四)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

在农村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只对一些硬件设施进行城市化改造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使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能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具备城镇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生产经营模式,最终使农民群众的整体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够在城镇化空间里生存和发展[3]。

二、乡村先进文化的发展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一)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保证扶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乡村先进文化建设要全面加强,首先就要建设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并依托乡镇,重点放在各个村组,对象主要是农户,对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如乡镇文化站、村组文体活动中心以农村书屋等进行完善,使广播电视村村通得以实现,从而使短板能够补齐,盲点得以消除[4]。

(二)持续提升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

人民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关键,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则是扶贫攻坚的核心。因此,扶贫攻坚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农民群众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以现代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特点为依据,加大力度培养新型人才,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完善的建立起来,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活动有机的融合到“双百工程”之中,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工作会议要定期的召开,对工作要点进行研究和讨论,将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明确下来,之后将具体的工作目标制定下来,并将工作任务布置下去,这样才能够将服务体系完善的建立起来,从而使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得到有效的推动,并促进农村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还要对农民群众进行培训,强化他们的职业技能,从而使他们能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发展相适应[5]。

(三)加快发展乡村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

要将乡村传统的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将农村文化有机的融合到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中,使之配套发展。将文化之魂注入到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田园风光以及历史古迹等不同的形态中,从而将乡村物质与非物质特色文化产业有效的打造出来,这不仅能够使当今社会文化轮回探究欲望和精神追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还能够推动乡村文化制品、饰品以及雕刻、刺绣、奇石等货物的贸易,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这能够使新乡村文化由以往的输血转变为造血,使新乡村文化的发展不断向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以及专业化方向迈进。

(四)突出社会和经济效益,提高新乡村文化的水平

要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精准扶贫扶持政策用活用好,将具有先进文化管理理念的人才队伍打造起来,使新乡村建设水平、经营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首先,农村文化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力度要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其次,在农村特色文化产品的打造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使现代社会返璞归真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样不仅能够使大都市的人们暂时摆脱快节奏的生活,让心灵与精神得到慰藉,还能够使新兴村的文化建设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另外,在充分发挥帮扶机制作用的前提下,要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充分的激发出来。通过多种方式,如政策扶持、民办公助等,引导农民群众将秧歌队、曲艺队等建设起来。同时把节日、集市以及农闲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这样农民群众在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时就会更加的方便,从而更加科学的推动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帮助人民群众早日摆脱贫困[6]。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促进乡村先进文化的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促进乡村先进文化的发展,助推精准扶贫这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个方面主要分析了促进乡村先进文化的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作用,第二个方面主要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促进乡村先进文化发展,如何助力精准扶贫。

猜你喜欢
农民群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多让群众咧嘴笑
饸饹面“贷”富农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