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久必合,从大变强

2019-12-09 14:45徐华旭
现代国企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国资委集团公司一流

文=徐华旭

相对于这几年的央企重组,南北船从动议到启动似乎是慢了一些,国资委的答复是“成熟一户、推动一户”。据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完成20组38家中央企业重组,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数量已调整到97家。但重组之后如何打造一流企业,何时能获得不只是中国而是全球业界的一致性认可,如何从大变成强,成为摆在南北船等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的背景下,国务院国资委进行了一系列的动作,促进了数十家央企的重组,打造了一批高质量发展的大型集团公司。

2014年12月30日,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双双发布重组公告,正式宣布双方以南车换股吸收北车的方式进行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更名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5月29日,中电投总部召开“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干部大会,宣布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合并后,正式成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2016年2月18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重组而成。

2016年6月2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中国冶金科工有限公司重组大会在北京召开。

2016年12月1日,宝钢集团与武汉钢铁(集团)实施联合重组,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揭牌成立,采取上海、武汉“双总部”模式。

2017年11月20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京召开重组大会,两家公司合并重组,正式成立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个个巨无霸相继诞生。但相对于这几年的央企重组,南北船从动议到启动似乎是慢了一些。而国资委的答复是“成熟一户、推动一户”。

据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完成20组38家中央企业重组,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数量已调整到97家。国资委提出,重组整合,数量上是做减法,但质量上却是做加法,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产生的是“1+1>2”的效果。

当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进入转型期,国企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同质化发展等问题,需要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一一解决。对此,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了三大方向:第一,重点围绕国家战略落实,继续做好集团层面重组。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企业的战略性重组。第二,重点围绕央企整体资源效率提升,深入推进企业之间的专业化整合。通过无偿划转、有偿收购、组建股份制公司等方式,打破企业边界推进专业化整合,实现资源向优势企业、主业企业集中。第三,重点围绕协同效应发挥,切实加强重组后的内部整合融合。通过加强专项督查、开展重组效果评价等途径,指导推动重组企业加快同类业务横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纵向整合,加快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并同步做好管理、技术、市场资源等整合协同,实现“1+1>2”的重组目标。

大方向已定,实际操作和运行已然成为重点,也是难点。

2018年7月,在“2018(首届)中国管理模式全球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作了“中国企业能向世界贡献一流的企业管理方式吗?”的演讲,其实,这也是一种提问和自问。

在黄群慧看来,一些中国企业中的“百年老店”,像华润、招商局等,影响还不够;而有些新锐企业,像BAT,华为等,成立的时间较短,国际化程度也不够,“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任何一家企业能确信在世界市场竞争浪潮中获得持续领先的竞争力”。国有企业能不能成为世界一流企业?黄群慧的基本判断是,“除非走混合所有制、深化改革的道路,否则很难”。

这个回答掷地有声,却也值得思考。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确实是个难题。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那么,什么是世界一流企业?即“要在重要的关键经济领域或者行业中长期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的市场竞争力、综合实力和行业影响力,并获得全球业界一致性认可的企业”。

无疑,央企的重组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今的南北船也是一样。但重组之后如何打造一流企业,何时能获得不只是中国而是全球业界的一致性认可,又如何从大变成强,成为摆在南北船等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毕竟,先前重组完成的“中国神车”、“中国神矿”、“中国神电”们也还在追赶超越着。

猜你喜欢
国资委集团公司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关于国家控股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探析
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问题分析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H5 智联韵动版
陕西国资委出台措施指导企业降本增效
国资委开查央企境外“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