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

2019-12-09 02:02卢小兰
赢未来 2019年27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小学数学

卢小兰

摘 要:目前,我国大力推行素质创新教育,所以在进行小学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转换其教学模式,结合实际生活制定出符合小学生个性特点以及成长需求的教学方法,也就是生活化教学。但是因为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出现了伪生活化的教学现象,而这对于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有恶劣影响的。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伪生活化教学现象,同时也针对伪生活化的不同特点来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伪生活化;应对策略

生活化是目前时代教育创新的产物,而伪生活化是生活化教学所面临的一种挑战和难题,在生活化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般会通过情景导入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使课堂效率更高。但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果教师教学手法运用不到位,教学思路跟不上,那么很容易出现教学节奏失控的情况,这时就会产生伪生活化教学,这一现象会使得学生各方面能力受到限制,同时也无法让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一 增加“生活化”学习,避免“伪生活化”

(一)将数学练习生活化

在我国小学的教学当中,数学教学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能够影响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来源都是从课本上得到的,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也会按照课本内容建设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任务,按照教材中的内容编排大致的课程结构,根据课时等客观条件来安排授课的具体内容。因此在进行生活化学习授课的过程当中,教师也需要根据课本中的具体知识和生活化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大部分的知识和课后练习题都是有一定关联的,所以学生如果想要让自身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的聆听教师讲课,同时也要让笔记记录更加严格。

但是,如果想要大幅度提升数学能力,那么课后的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生活化学习以及课本知识相结合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教师需要设计和生活有关的练习题。比如说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讲平均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和生活有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能够互相统计班里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及年龄,之后再利用课堂上所教授的平均数知识,让学生能够求出自己统计的这些数字的平均数。或者是让学生分别求出同学的平均体重,平均年龄,以及平均身高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让生活和学习进行有效的相互结合,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之后的教学过程当中有意识的学以致用。让学生对于生活化教学产生很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之后的教學展开也有很大的帮助。

有效地使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观察发掘能力提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着力于自主解决问题,而且学生也可以在有趣的学习过程当中明白数学的魅力。数学课程这时可以给学生带来较高的吸引力,相比灌输式教学,只是关注学生理论方面的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生活化教学相对而言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综合能力获得提高[1]

(二)避免伪生活化教学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中,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转换教育模式,结合实际生活,制定出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让教学和生活紧密连接,帮助小学生培养更加优质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也要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将生活化教学,按照生活与知识相结合这一方面来理解的同时,也要杜绝片面主义的可能。比如说伪生活化的教学就指的是,一些学校或者教师并没有全面了解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含义,而是简单的按照字面意思将其理解为把一些习题的名字改变成和生活相关的名词。

比如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经典例题,水泥厂中有一个蓄水池在注水的同时放水,如果四个小时可以将蓄水池整体注满,而是三个小时可以将蓄水池完全排空,那么请问同学注满水池需要多长的时间?而一些教师在生活化教学的基础上,把学生并不常见的蓄水池在字面改为家里用的洗菜池等,只是改变名称,但是实际内容并没有改变,这并不是生活化教学的模式,是典型的伪生活化教学,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经常会产生好奇心,问教师为什么要同时一边注水一边放水,会不会造成浪费的行为,可以看出,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避免出现伪生活化,要让实际生活真正的能够和教学模式相互结合,相辅相成[2]

二 体验生活化教学

在新型的教学模式改革当中,对于生活化教学来说,让学生增加对其的关注度和欢迎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要让教师能够真正了解什么叫生活化教学。伪生活化教学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的认知并不全面也并不深刻,很容易产生片面地理解,从而使得伪生活化产生。面对这样的情况,不仅需要给教师进行专业的培养,同时也要让教师了解到什么是生活化教学。因此,学校需要倡导在生活中体验生活教学,比如说将课堂可以合理地转移到教室之外,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没有必要完全将学生拘束在教室中进行教学活动,如果可以利用课外教学,让学生能够了解如何进行自主性学习,而并不只是在课堂接受教师的灌输性学习,那么学生就能够充分的进行思维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学生一起参与有效的沟通互动游戏活动[3]。在活动当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进行课外活动的时候,让学生一起玩丢手绢这一类经典游戏,由学生手拉手绕成一个圈,一个学生绕着圈跑,之后将手绢丢到另一个学生的身边,而类似于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效的应用在人教版六年级教材《圆》这一课当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做活动的时候,向学生提出一些经典问题,比如说如何算出目前同学们所围成的圆的周长,或者是让学生计算跑一圈所使用的时间等。合理的使用这样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了解数学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加深记忆,这样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获得小学生的喜爱,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更加积极,让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通过合理的沟通培养感情。而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教师真正了解什么是生活化教学模式,有效地避免伪生活化的可能性[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提倡生活化教学的教育环境中,因为有些学校和教师对于生活教育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伪生活化的教学现象。教师设计出的很多教学案例,无法体现生活化教学其中的优势。不仅如此,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学习和培训,组织和生活有关的课外学习活动,来全面的了解生活化教学模式,杜绝伪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林勇.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7(4):169-169.

[2] 罗小林.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西部,2017(6).

[3] 罗春梅.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7(7).

[4] 古玥.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7(10).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小学数学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